中医中月经不调的分类和治疗

很多女性都会长时间的受到经期不准时,经期出血量过多或较少的困扰,在中医中月经不调大致分为8种,在这给大家分享一下,以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症状,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改善。

黄帝内经中,女性跟七这个数字是密切相关的: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怀而无子也。

这其中的天葵指的就是月经,一次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如果与这个时间相差过大,则可视作月经不调,当然经期出血量过多过少也是月经不调的一种。

月经不调的八种情况大致如下:

1, 脾肾气虚型

此类型患者经期先后无定,既会有提前到来也会发生推迟到来的情况,这类人群通常面色发白,经常感到乏力和疲惫,气息不够用,更有甚者会产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的情况。并且感到小腹寒冷,会有拉肚子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健脾补肾,益气调经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通常会使用举煎元归肾丸。其中包含: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熟地,川续断,补骨脂,菟丝子,艾叶,首乌,当归。

在本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黄芪

2,肝肾阴虚型

此类型患者也会有经期先后无定,既会有提前到来也会发生推迟到来的情况,但面色上两颊潮红,手心脚心发热,并且伴随着失眠多梦的情况,常感到口干舌燥,小便偏黄,量少,大便会出现结块的现象。

这种情况就会用到滋养肝肾,清热调经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二至丸两地汤进行治疗,其中包含女贞子,旱莲草,干地,白芍,玄参,麦冬,山茱萸,菟丝子,五味子。

在本方中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

五倍子

3,气血虚弱型

此类型患者月经周期多为延后的情况,经期内量少,色淡,质稀,面色上显得萎靡发黄,腹部有空坠感,严重者还会感到头晕眼花,心悸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益气养血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滋血汤治疗。本方中包含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鸡血藤,黄精,首乌。

本方中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鸡血藤、首乌、黄精补血养血,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补益气血调经之功。

当归

4,肝郁气滞型

此类型患者也会有经期先后无定,既会有提前到来也会发生推迟到来的情况,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血色紫红,并夹带着血块。会在胸部,两肋,乳房,出现疼痛,胃部会有烦闷感,感到不舒畅,常常打嗝,还吃得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逍遥散进行治疗。本方中包含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香附,郁金,木香,炙甘草。

本方中用柴胡、香附、郁金、木香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调经,茯苓、白术健脾和中。

郁金


5,血寒型

此类型患者月经周期多为延后的情况,经期内量少,颜色暗淡,夹杂着血块,腹部受寒就会发痛,惧怕寒冷,并且四肢发冷。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温经散寒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温经汤进行治疗。本方中包含桂枝,艾叶,熟附子,当归,川芎,炙甘草,党参,白术,牛膝。

本方中用桂枝、艾叶、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调经,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川穹


6,血瘀型

此类型患者月经周期多为延后的情况,经量或多或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经血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不能按压,一触既痛,当血块排除后疼痛减轻。舌头紫暗,并且有瘀点瘀斑。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活血祛瘀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桃红四物汤失笑散,本方中包含当归,川芎,赤芍,熟地,桃仁,红花,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

本方中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

熟地


7,痰湿型

此类型患者月经周期多为延后的情况,血量很少,颜色淡红,但其质地粘腻如痰,患者形体发胖,胸闷,会感到恶心呕吐,并且白带增多,色白,质也粘腻。观察舌头发胖并且有齿印,舌苔发白厚腻。

  在这种情况下用化痰燥湿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苍附导痰丸进行治疗,本方中包含法夏,陈皮,茯苓,苍术,白术,胆南星,香附,枳壳,当归,川芎。

本方中用法夏、陈皮、茯苓化痰燥湿,和胃健脾,苍术、白术燥湿强脾,胆南星燥湿化痰,香附、枳壳理气行滞,当归、川芎活血调经。

茯苓

8,湿热型

此类型患者月经周期多为提前,或者先后无定,经期时间延长,经色暗红,量多或少,质地粘腻,可能伴有臭味,平时白带量增多,颜色黄白,并且小腹疼痛,胸闷,会感到恶心呕吐,小便发黄量少,大便糜烂不成型,舌苔发黄厚腻。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四妙散进行治疗。本方中包含:黄柏,苍术,薏苡仁,绵茵陈,赤芍,丹皮,香附,车前子,败酱草,银花藤。

本方中用黄柏、绵茵陈、败酱草、银花藤清热解毒利湿,薏苡仁、车前子利水渗湿,苍术燥湿健脾,赤芍、丹皮清热凉血,香附理气调经。



大家可以自行对照以上情况,对自身有个大概的认知,但服用药物还是需要详细的中医辩证才能进行服用,不要自己盲目地吃药,以免造成错判误判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白芍   川芎   熟地   白术   党参   茯苓   月经不调   当归   月经   经期   中医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