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恐编辑遇上《打招呼》

儿童绘本《打招呼》插图

文章作者:萍子

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社恐人士,有人脸识别障碍,所以从来不敢主动和人打招呼。

比如,小时候分不清伯伯家的两个姐姐,不记得对面的邻居是叫叔叔还是伯伯,上学后班里同学从来叫不全名字。最搞笑的是上初中时,开学都一个月了,有一次奇怪地问同桌:为什么咱们的数学老师,上代数课总是穿红裙子,上几何课总是穿白裙子?同桌大惊:那根本就是两个老师好不好?

上大学时曾经和好友走在校园,遇一同学打招呼,连忙点头示意,好友问:是你们班的吗?回答:不是吧!一会儿和好友在班里聊天,她突然说:你看,刚才遇见那人在你们班座位上翻东西!我顿时窘得无地自容。

毕业后回老家学校教书,当班主任,最困难的事就是记清班里每位同学的名字和样子,所以每天上早自习,学生们在读书,我就拿着名单绕着教室和人对号记样貌,好不容易一学期下来记住了,新学年来了,来了新学生还要重新记,那曾经是当三年老师期间最大的噩梦……

终于逃脱教师生涯来到北京当编辑,一晃已近20年了,感觉编辑这个职业真是最适合社恐人士了,只用天天和书、稿子打交道即可,合作的作者、插画师等也只用通过电话、微信和QQ、邮件等现代化联络手段沟通即可,几年也难得见一面,实在是深得我心。

但是,社里的同事还总是要天天见面的,和人打招呼依然是个尴尬事,一直很羡慕那些自然而然和你打招呼的人,上班时遇见会问“早上好!”“吃早了吗?”下班时会说“再见!”“慢点走!”而我,做同事这么多年,好像从来都没主动和谁打过招呼呢,每次遇到热情招呼的人,都是下意识回应,而从来不会主动,虽然每次都在内心里说:下次一定要主动打招呼!但明天依然还是如此低着头匆匆而过。唉,打个招呼为什么那么难?

当然,有这样的妈妈,孩子会怎么样呢?酉同学小时候性格还算活泼,见人三分钟就能混熟,玩得不想回家,还想着太好了,终于没有养出个社恐儿子,不错不错!但是上了小学,问题就出来了,在二年级时,就有班主任反馈他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和别人玩不到一块儿去。就因为同学关系紧张,所以有一段时间他还总是说不想上学了,学习也一落千丈,数学老师还向我反馈,说布置家庭作业一天五道题,而他有一百道题不写的记录。当曾经的担心变成了现实,我这个妈妈又开始焦虑了!

幸好在三年级时分班了,他遇到了一位学心理学的好老师,这才慢慢转换过来,有了朋友和玩伴儿,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学习也慢慢赶上来了,到初一时已到班级前十。

因为养育孩子过程所经历的挫折和冲突,我也开始在策划儿童书之余,关注育儿书,特别是从心理学角度能给家长帮助,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少走弯路。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所以,要找出人格心理问题的症结,只能从人的童年时期入手。每个孩子都无法重新长大,你也无法重新当一次父母,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就帮助他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当孩子长大,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勇敢,以及能与他人合作、正常交往, 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首要任务。

所以,当看到《打招呼》这本绘本,看到小狐狸和狼叔叔为了每天见面谁先打招呼而发生的一系列纠结、误会、尴尬,心有戚戚焉,因为那不就是我的写照吗?因为不擅长人际交往,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造成很多误会,即使你再小心翼翼,也难免会被人说成是“目中无人”“不合群”“情商不高”……所以,从妈妈这个角度,我就想如果早点给孩子从“打招呼”这一件小事开始,让他从中知道,即使这每天最寻常的举动,可能也会影响以后很久的生活和学习。设想一下,在家里和亲戚、邻居相处,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相处,参加工作和同事、领导相处,哪一天不需要打个招呼呢?有时候只是小小的心理障碍,但是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别看这只是小小的一本绘本,却是心理问题的一部分,让孩子早点了解,不把“打招呼”当成心理负担,而是形成自然而然的日常行为,那以后岂不是生活得更轻松、更舒服、更快乐?

打开这个绘本吧,看看小狐狸和狠叔叔一天天的“打招呼”历程,解读他们的心理活动,希望以后不会经历这么尴尬、难受的眼色角力游戏吧!

故事开始了——

《打招呼》——培养孩子社交意识的趣味绘本

书 名:打招呼

作 者:[韩]金声美

译 者:张嘉慧

版 别: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122-1458-3

开 本:16开

定 价:49.8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班里   叔叔   人格   招呼   小时候   同事   主动   编辑   同学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