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邓小平接到澳门的一封来信:我是国父之女,希望得到帮助

前言

1968年6月的一天,北京的天气如同往常一样炎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突然收到了一封来信。信是孙中山先生的女儿孙婉写来的,她在信中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经历,希望中央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看着眼前的这封信件,邓小平不竟陷入了沉思。随后他做出了批复,并让新华社澳门分社给孙婉一家送去了部分资金,极大地改善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孙婉

因婚姻一事发生争执,父亲致电女儿:婉儿应该好好反省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受到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尊敬。孙婉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女儿,自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1896年11月12日,孙婉出生于美国檀香山,她是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所生,也是孙中山最小的女儿。可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深,而是异常的冷漠和疏远。

孙中山

其实,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因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得罪了满清政府,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为了不连累家人,一家人团聚的机会比较少。在12岁之前,孙婉只与父亲见过两回面。

孙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过的,她们一家只能靠大伯的救助来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在1907年,大伯因为鼎力相助父亲的革命事业,导致经营的农场倒闭,一家人无法继续在美国生活,母亲只好带着她和姐姐来到了香港艰难度日。

由于孙婉与父亲见面的机会很少,再加上清政府为了给民众洗脑,时不时地就会张贴各种通告,来污蔑和诋毁孙中山先生,对于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来说,孙婉将“反抗政府”的父亲划入了“坏人”的行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可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孙中山为了大局着想,只好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把权力交给了袁世凯。

辛亥革命爆发(油画)

为了收买人心,袁世凯特意让孙中山之子孙科以“勋人子弟”的身份赴美留学。同时,他还给孙婉争取到了前往美国加州国立大学学习的机会。

由于孙中山之前刚刚痛失了大女儿孙娫,所以对小女儿孙婉格外的关心,于是他让部下黄兴专门安排一个人,来照顾异国他乡的小女儿。黄兴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委托王伯秋前去美国进行照看。

王伯秋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后来又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他一直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己任,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黄兴觉得王伯秋是一个可靠的人,于是便把保护孙婉的 任务交给了他。

在学校里,到了孙婉下课的时候,王伯秋就会准时等着她,接过她的作业,护着她离开。到了下雨天,王伯秋还会精心准备好雨伞,这让身处异国他乡的孙婉一次次萌生出温暖。

王伯秋

王伯秋比孙婉大十几岁,曾经在日本和美国留学,是一名知识分子,谈吐不凡。此时的孙婉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在一点一滴的相处当中,孙婉逐渐被这个温柔体贴的男子所吸引,将他当成了一个可以依赖的大哥哥。

不久之后,两个人坠入了爱河,几年后他们生下了女儿王纕蕙,白天的时候孙婉在家中照顾孩子,王伯秋则出去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幸福。

时间一久,他们的生活情况发生了变化。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选择回国,回国之后的他们马上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婚事如何才能得到父亲孙中山的认可。

思考再三后,王伯秋决定先带孙婉前去日本,然后在想办法。在前往日本的邮轮上,孙婉又生下了儿子王弘之。

孙中山先生

来到日本后,稳定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孙中山得知自己的女儿和下属走到一起后,心中极为生气。

原来,王伯秋在早年与老家的一名女子李澄湘结了婚,婚后,他才遇到了孙婉。孙中山一直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想要打破旧中国的种种封建制度,自然不允许有“一夫多妻制”的传统陋习存在。

可孙婉却不这么想,即使王伯秋告诉她自己已经有了妻子时,孙婉仍然坚定地要与王伯秋在一起。就这样,孙婉与父亲发生了争执。

孙中山在给女儿的电报中说道:

“新政与旧婚姻是有冲突的,尤其是做小一事,婉儿应该好好反省......益速速回国,把事情处理妥当。”

孙婉回到国内后,与父亲多次发生争吵,可孙婉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孙中山一时之间没有了办法。

王伯秋

反观王家一方,当远在家乡的母亲知道儿子与孙婉成婚的事情后,王老太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多次让人通过书信,要求儿子即刻返回老家。

王老太太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她的心中满是拥护帝制的封建思想。在她的心中,孙中山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更是离经叛道的想法,而现在儿子却娶了孙中山的女儿,觉得会给王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极力反对这门婚事。

在母亲的压力下,王伯秋最终决定与孙婉离婚。孙婉得知丈夫下定决心离开自己时,深深地沉浸在了痛苦当中,于是她便每日给丈夫写信,期待他能够回心转意,可没有等到什么好的结果。

孙婉

之后,王伯秋又在老家娶了另一房妻子,这让孙婉的心中更加痛苦。

孙中山先生逝世,临终前不断呼喊女儿

王伯秋另娶他人后,孙婉彻底明白了,丈夫已经不可能回到自己身边了,于是他决定离开上海这个伤心的地方,前往澳门与母亲一起生活。

在孙婉的心中,自己的这段婚姻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父亲的干涉所导致的,所以她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怨气。

在澳门的这段时间,孙婉一直陪伴在母亲的左右。不久后,她的感情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哥哥孙科的介绍下,孙婉认识了从美国回来的戴恩赛。戴恩赛年轻有为,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深受众人的称赞。

戴恩赛夫妇

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孙婉对眼前的这个男人产生了好感,一来二去走到了一起。在征得双方家人的同意后,戴恩赛和孙婉决定在澳门结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孙婉却提出要求,那就是不允许父亲孙中山参加自己的婚礼。

在婚礼当天,宾客们都在祝福着这对新人。可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她却拒绝父亲的出现,将对方送的4000多元礼金全部交给了母亲卢羡贞,甚至连一封回信都没有,这也表明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

而不知道情况的外人,还以为孙中山先生是忙于国事,没有抽出时间来参加女儿的婚礼呢。

戴恩赛夫妇

幸运的是,戴恩赛风华正茂,又擅于处理人际关系,深受孙中山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可以帮助这对父女进行沟通对话,这也极大地缓和了孙中山与女儿之间的关系。

婚后,两个人的生活十分甜蜜,并生下了一子一女,而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孙中山起的。女儿的名字叫做戴成功,寓意为革命取得胜利,而长子的名字叫做戴永丰,用来纪念当初的中山舰,可是孙中山对两个外孙的名字有多么的看重。

在孙婉的心中,她对父亲的怨恨没有消失。每当她想起上一段的婚姻,还有两个苦苦不能相见的孩子,她的心中更加难过了。

1924年,孙中山在北上的途中突然病倒,经过一番治疗后病情稳定了下来。到了1925年1月中旬,孙中山的病情一度恶化,肝硬化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癌细胞四处扩散,牵连了很多的器官。

孙中山病逝

在孙中山先生病情严重的这段时间,戴恩赛主动来到了北京,照顾孙中山,替自己的妻子尽孝。

戴恩赛一直贴心照顾在孙中山的左右,在此期间,孙婉经常给戴恩赛写信,信中满满都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却没有表示出一种女儿对父亲的关心。

手术过后,孙中山的病情依然不乐观,医生只能想尽办法来延续他的生命,可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办法,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1925年3月,孙中山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在生命垂危之际,他不断地对着身边的人喊道:“婉儿快来,婉儿快来,这辈子我亏欠你的最多。”

孙婉

守在病床前的人们纷纷落泪,可直到孙中山先生闭上眼睛,他最牵挂的小女儿却还是没有来到病床跟前探望,见父亲这最后一面。

在孙婉的心中,还是挂念父亲的,只不过是放不下心中的那段过往。就在父亲去世后,她还多次来到中山陵进行祭奠。而父亲曾给她留下了一张照片,她也一直保存在身边,想念父亲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上一眼。

建国后给邓小平写信,希望获得帮助

1927年,戴恩赛被任命为“广东省治河督办”。两年后,国民政府鉴于戴恩赛在外交战线上所做出的贡献,又任命其为驻巴西公使。不久,孙婉便与丈夫一起启程前往巴西。

在前往巴西之前,戴恩赛夫妇还参加了国民政府所举行的奉安大典。大典上,孙婉来到了中山陵,回想起了曾经的一幕幕往事,脸颊两旁的泪水不竟夺眶而出。

孙婉一家人

1933年,孙婉与丈夫一起返回了祖国。之后,戴恩赛又来到了广东等地工作,先后担任了财政部厦门海关监督、粤海关监督、中山纪念中学代理校长等职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调集重兵入侵广州。在八年抗战期间戴恩赛没有任何的收入,他们多次向蒋介石等人致信,希望国民政府予以一定的资助,可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而作为哥哥的孙科,对妹妹提出的要求是置之不理。

为了维持家中的生活,孙婉与丈夫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可日子过得是入不敷出,生活极为艰难。

1949年,中国的革命事业取得了胜利。就在广州解放前夕,孙婉跟随丈夫来到了澳门,而长子戴永丰不想离开大陆,继续留在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效力。

广州获得解放

来到澳门们,戴恩赛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55年,戴恩赛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妻子和女儿一起生活。

丈夫的离去,家中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只好卖掉了丈夫留下了公馆,母女两搬到了一个两层小楼里。后来,为了改善生活,她们又卖掉了之前留下的首饰、衣物等贵重物品,勉强为此日常的开销。

由于生活艰难,孙婉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家中的日子过的更加艰难。1968年,孙婉提笔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写了一封信,信中阐述了自己的经历和现在面临的处境。

邓小平同志接到信件后,显的十分重视,他马上找人了解清楚了孙婉的实际情况。随后,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新华社澳门分社接济孙婉一家,在我党的帮助下,孙婉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邓小平同志

因为此事,孙婉的心中十分感激我党。在国家的帮助下,孙婉安然的度过了晚年。

1979年6月的一天,孙婉由于兴奋过度,血压骤然飙升,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

孙中山先生的爱太伟大,他的心中装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却忽视了自己的女儿。也许,孙婉在心中早已经理解了父亲,只可惜人生迟暮,人的一生都是从遗憾中来,又从遗憾中去,心中留下的只有对往事的追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澳门   檀香山   生下   国父   广州   来信   家人   丈夫   父亲   母亲   女儿   心中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