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魔共舞,前苏联反噬其身


一战后,作为战败方的德国,其势力得到了相应地削弱,但这种削弱似乎还远远不够,它没能按住德国人复仇的种子。果不其然,在短短不到二十年,德国就重新获得了震撼欧洲的实力。尔后,一个叫希特勒的魔鬼迅速按下了战争机器的启动键。

德国人之所以能迅速恢复实力,源于战胜国之间各自不同的政治诉求,在如何处理德国的问题上,美英法三方起了严重的分歧。

深受强邻侵害之苦的“高卢雄鸡”提出了最为苛刻的条件,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来自东北方的麻烦。偏欧一隅的“天字号第一搅屎棍”非常不乐见因处置德国而给法国人在欧洲独大的机会。远离欧亚大陆而猥琐发育的“超级畗二代”给出的建议比英国还宽松,希望在安抚德国的同时能收回战争债务,并继续和他们互通有无搞贸易。

《凡尔赛和约》是各方妥协后的结果,虽然德国的情绪没得到安抚,但总体来说,条约对德国较为有利。

一方面,德国人的情绪没得到安抚。而另一方面,德国的实力也没彻底地削弱。重建经济还得到了来自英美的帮助,这就为纳粹军国主义崛起埋下了伏笔。

早在1937年6月,纳粹德国就有侵捷计划。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而此时,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后波及自身,对德采取了绥靖政策,他们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了纳粹德国。

战争机器的启动键一旦被按下,就很难停下来,区区苏台德区岂能满足纳粹德国的胃口?尝到甜头的希特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于1939年3月出兵直接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兵锋直逼波兰,世界一片哗然。

英法两国立刻假装强硬起来,声称不会看到德国威胁波兰而坐视不管。他们虚张声势的目的是想利用战争的威胁吓唬德国。因为英法两国深知,虽然德国工业能力强大,但这个国家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他们缺油少粮,产钢的铁矿石也是从北方的瑞典大量进口而来,一旦实施封锁,则必自溃。

希特勒当然不是吓大的,他可不吃这套。英法的叫嚣唬不住德国,因为就在不久前,希特勒刚与苏联达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可以为德国提供丰富的资源,尤其是东欧黑土地上的粮食和外高加索地区的石油。

你很难想象,这两个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还互相攻击,彼此把对方描述成魔鬼的国家居然能苟合在一起。两个国家的元首却都声称找到了彼此的共同点,条约签定后,斯大林和希特勒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赢了,并深信自己是更聪明的这个人。白纸黑字上写的东西都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看谁先玩死谁。

苏联讨好德国是为了用时间换空间,以便从那场造成数百万人口饿死的恐怖饥荒和严重的内斗消耗中缓解过来,斯大林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重新塑造这个国家。而希特勒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世界强国,他迫切的需要资源,资源,资源,要得到资源,就必须把目光转向东方。

当然,各怀鬼胎的苏德双方在当时也有利益高度一致的时候:那就是肢解瓜分倒霉的波兰。

波兰一直是苏联的肉中刺。《凡尔赛和约》把之前属于俄罗斯的一片土地划分给了波兰。关键的是,苏共在夺权时还曾受过波兰的军事危险,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波兰同时也是德国的眼中钉。同样是《凡尔赛和约》把德国的波森和西普鲁士割给了波兰,意图称霸欧洲的希特勒又岂能长期忍受如此之奇耻大辱而放过波兰呢!

苏德结盟使双方都能够收回《凡尔赛和约》中失去的土地,这是一桩划算的合作,何乐而不为!

刚开始,双方的同盟关系很是顺利。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后不久,斯大林就把当年乌克兰的粮食收成送给了德国,这就给希特勒继续扩大战争提供了莫大的信心。希特勒坚信,斯大林是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自少目前是。毕竟这家伙曾信誓旦旦地以自己的名誉担保过对同盟的忠诚。

可是,瓜分波兰使得苏德两国逐渐转入了现实的麻烦之中。因为德国的边界线大幅度向东推进,而苏联的边界线却大幅度地向西推进了,也就是说,双方被拉长的防线开始变得异常脆弱。针尖对麦芒不可避免,原本各怀心思的同盟关系因此提前破裂是大概率的事。德国人强在陆军,稍弱的海军实力不足以跑到中东和地中海去抢英国人的地盘,唯有在陆地上硬推才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德国的人海上力量斗不过英法,只能一手以渗透和策反的方式不断拉拢中东的穆斯林;一手积极鼓动苏联介入阿富汗,从而扰乱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的布局和利益。

而英法的策略则是以切断德国的供应链为主,例如:他们计划进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样做可以断绝瑞典对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再配以空中打击破坏里海地区,使其不能为德国提供石油。这些看似完美的计划在德国对法国发动的闪电战中彻底泡了汤;德国人进攻的速度之快令世人瞠目结舌,而法国人投降的速度之快也同样令世人面面相觑。

强悍的德国让大英帝国在垂死的边缘上挣扎,同时也让东方的苏联心生恐惧。斯大林开始故意拖延给盟友交付资源的时间,这让资源匮乏的德国人感到无比的焦虑,并慢慢觉得这是一种来自东方的威胁。

无论如何,自己绝不能让潜在的对手掐住脖子,志在欧洲的希特勒决定再次铤而走险,干脆入侵苏联。在希特勒看来,那里有肥沃的平原、广袤的农田、以及非富的矿产,如果把那个富得流油的地方占为己有,别说欧洲,称霸天下亦指日可待!

与魔鬼共舞,其结果必然遭魔鬼反噬,苏联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然,东方不止有非富的资源,还有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战斗民族。而在太平洋东岸,猥琐发育的“超级富二代”此刻正密切地关注着欧亚大陆,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凡尔赛   英法   斯大林   希特勒   波兰   苏联   和约   德国   前苏联   德国人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