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凹陷,脾必虚!这种灸法+2食疗方,彻底赶走脾虚、湿气重

入秋后,有人忙着增添衣物,有人忙着补水缓解秋燥,还有一部分人,正在默默承受腹胀、腹痛、腹泻等脾胃不适带来的痛苦。


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生冷轰炸”,进入秋季的脾胃,可能早已疲惫不堪,此时若不注意调养或盲目进补,只会让它雪上加霜。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脾虚吧!帮灸友们赶走脾虚、湿气重!


十人有九人脾虚


为什么“脾虚”的人这么多?脾虚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先天不足会导致脾虚。早产、父母脾胃功能差,禀赋不足均可能导致脾胃虚弱。其次,后天失养也会导致脾虚。



后天导致的脾虚有很多种:


1、饥饱失衡


部分现代人经历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足”的巨变,饮食过饱或经常吃煎烤油炸、辛辣甜腻、过咸过凉之品,增加了脾的负担,导致脾失运化,形成脾虚。


中医认为,过饥则脾胃之气伤,过饱则脾胃运化受阻,加重其负担,所以日常应该食七分饱即可。


2、冷热失常


现代人喜欢喝冷饮,贪凉饮冷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失常。


3、劳累过度


在以前人们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现代人虽然体力活动锐减,又从过劳变成过逸,用进废退会削弱脾气,造成脾虚。


此外,现代人压力大,思虑过度则伤脾,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脾虚概率


如果最近发现自己的胃口变差了,这可能是脾虚造成的。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


脾虚的明显凹点是足三里


《黄帝内经》中记载“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专家解释为身体上的许多实证和虚证,都会在穴位上出现凹或凸的变化,当我们身体处在虚证的时候,对应的穴位常常会出现凹的表现,就像地下水不足时,地面会塌陷。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也就是四指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

如果你摸到足三里发现凹陷时,通常提示有脾气虚问题,常伴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

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调理脾虚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并促进湿气外排。另外兼顾脾俞、中脘、阴陵泉、丰隆,祛湿健脾、化痰和胃的效果会更佳。

可艾条温和灸两侧足三里,每穴各灸25~35分钟,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具体灸量看体质。会麦粒灸的灸友,可以选择适合补虚的麦粒灸来调养。

虚不受补,脾虚应该吃什么补

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个词,其实“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下面介绍一种养脾胃的食方——“清宫八珍糕”。

八珍糕是御用健脾方。明朝中医外科大师陈实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养,寿命达到了80多岁,他留下八珍糕这个方子,并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清朝御医将这个方子献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经常服用八珍糕,如果没有了,还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可见非常重视。后来,慈禧太后也是这样,非常喜欢这种糕点。

罗大伦博士在央视《百家讲坛》也推荐过这个专门调理脾胃虚弱的方法。

八珍糕中的药材作用

①茯苓50克: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

②山药50克:清热,解毒。《滇南本草》:清热,滋补助消化。

③莲子50克:莲子性平、味甘淡,有润肺、养胃、生津、益气、补脑、强心的作用。

④白扁豆30克: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清肝明目等作用。

⑤薏苡仁80克:薏苡仁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⑥ 芡实50克:补脾止泻。

⑦ 党参30克: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

⑧白术30克:健脾益气,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

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

脾虚去湿食疗推荐

我们都知道脾胃主要负责对人体水分进行运输和转变,一旦脾胃处在比较虚弱的状态时,湿气就不能够正常的排出,这便是人体中湿气比较严重和脾虚存在着联系的原因。

说到去湿,很多人会想到红豆薏米汤。相信不少人会发现,尽管喝了不少薏米汤,但体内的湿气还是很重。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些湿气多是气虚和脾虚导致,单纯的祛湿,而没有补气健脾,很难阻断产生湿气的源头。

现在再和大家分享一个补气、健脾、去湿的食疗方:去湿气八珍汤

准备食材:芡实、莲子、白扁豆、山药、小米、燕麦米、红枣、葡萄干,八种食材各15克。

制作方法:用豆浆机打糊(口感好、易消化、省时间,推荐这种)或煮粥。

芡实健脾祛湿,莲子和芡实是双胞胎,放在一起祛湿效果更好,再加上莲子能养心安神,心安才能少思虑;白扁豆不仅去湿,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和胃寒的人吃,被称作“脾之谷”。

山药补气健脾,帮助阻断产生湿气的源头;小米有补气养胃安神作用;燕麦米排毒通便减肥;红枣养脾胃、通经脉、和百药,是最好的调和之品;葡萄干能清除血中多余脂肪和毒素。

这个食疗汤适合做早餐,因为营养全面,又可以去湿,能使人白天精力充沛。同样也适合做晚餐,因为它能养心、安神、助眠。

大家都来做吧,把食疗融入一日三餐,享受美食,吃出健康!

ps: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合作版权图库和灸大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中分享的方子、灸疗方案、手法等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湿气   芡实   补气   方子   脾胃   山药   莲子   虚弱   现代人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