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被妻子锁门外,冲动下要离婚,周恩来找到张茜:给你提个建议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深夜,即将入睡的周总理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起,与敲门声同时传来的还有男子的喊声。一听这音色周总理就知道来者是谁了,可他听清喊话内容后,却是惊得“面色一变”。

这是发生在建国初期的一幕,敲门者不是别人,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陈毅,陈毅喊了些什么让素来沉稳的周总理都忍不住惊讶?

这天,刚刚完成外交任务回国的陈毅,在深夜中带着一身疲惫只想安心休息,却发现被妻子锁在屋外,进不了家门。怒意涌上心头,他怒喊道:“离婚!”转头就去找周总理。

周总理看到这老朋友怒气汹汹地来找自己,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让陈毅先在他这里住下,等明日在处理。

这一夜周恩来总理辗转难眠,他知道陈毅夫妇“矛盾”由来已久,如果没有一个妥善的法子,就算过得了明天也过不去以后。

不管为公为私,他都不希望看到陈毅夫妇离婚。心中忧愁使他难以入眠,直到天亮时,他看到几个孩子在外面玩闹,这才一拍手心,暗道一声“有了。”

陈毅到底做了什么让十几年的妻子一点不念旧情将他拒之门外?

周总理又是想到了什么办法让面临离婚的两人重归于好?

情路波折,终得佳偶

要说陈毅将军是少有的青年才俊,文武双全,但他的感情路却坎坷不平。

青年时与胡兰畦女士相爱,两人郎才女貌,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天作之合,但平生不过七尺躯,已许国,难许卿。

在那个年代,两人都是有抱负有决心的英雄,只能是以国家为重,无奈错过。

1930年,陈毅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肖菊英

这是一位人品和能力都很出众的红军女战士,两人相知相爱,直至成婚,可好景不长。

1931年,陈毅外出迟迟未归,在家里殷切盼望的肖菊英得到消息说陈毅已经死了,这样的噩耗让她难以接受,这个性格刚烈的女子竟选择跳井自杀。

而不久后陈毅归来,众人才知道消息是假的,但等待陈毅的却是新婚妻子的死讯。

陈毅先生悲痛欲绝,恨不得也随着肖菊英去死,可他死了革命事业又该怎么办?在众人的劝阻下陈毅放弃寻死,可心中悲痛无法制止,于是他挥手写下

“泉山渺渺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芳影如生随处在,依稀门角见冰姿。”

是将军也是诗人,一首诗词说尽心中无限悲伤。

陈毅的伤痛战友们看在眼里,后来战友们又为他介绍了名叫赖明月的同志。

许是天意弄人,1934年,因为战事,两人再度失散,多方打听下得来的却是对方的死讯,明明两人都健在人世,却因为消息的落后而无奈错过。

人生无常,就在陈毅以为自己一生注定孤苦时,老天爷非要对这位情场失意人百般捉弄。

1938年初,他再次遇到了胡兰畦。面对青年时的爱恋,两人互诉衷肠,在得知对方此刻都是单身之后,两人当即决定上交结婚申请。

厄运偏找苦命人,哪怕历经坎坷,可感情还是不肯放过双方。

此刻胡兰畦女士因党籍问题,党组织拒绝了两人的结婚申请。

陈毅又能说什么呢?革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革命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未来,他只能将苦涩借着苦酒咽下。


三段感情都走向失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许是天公开恩,陈毅遇到了陪伴他一生的女人,张茜。这叫陈毅如何不爱惜、不珍惜自己的妻子?

总理巧言解夫妻矛盾

可这样的感情又为何会发生开头的一幕?

陈毅早年征战沙场难免受伤,建国之后本就逐渐衰老的他接连两任都是不得不忙、不能不忙的职务,这让他的身体日渐虚落。

深爱着他的妻子张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丈夫的身体着想,张茜一方面学习多国语言,想要分担丈夫在工作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为陈毅制作了严格的生活管理方案。关于这个严格的生活管理方案还发生过两件趣事。

有一天,陈毅和朋友外出游玩,临散场时陈毅突然向朋友要了一盒烟,抽出几根放在自己的烟盒里,也不点燃,似乎只是为了看个数。

朋友们不解,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陈毅本来不想说,但顶不住朋友追问,只能如实告知。

原来张茜对陈毅每天能抽多少根烟有明确规定,每日都会检查。陈毅今天抽得有些多了,只好先借朋友的烟装一装样子。

这个答案说出口,且不言朋友们的嘲笑,就连陈毅自己也觉得没面子。想我是什么人物,堂堂元帅如今连几根烟都要数着抽了,心中自是“不满”。

第二件事则是周总理自掏腰包请几个老朋友喝酒。总理请客又都是多年好友,几人难免多喝几杯,在这期间张茜就频繁地轻踩陈毅的脚,想让他少喝一点。这陈毅那能同意?次数多了又不免心烦,脑子一热就当着众人的面说道:

 “周总理请我们喝酒,我多喝几杯你老是踩我做什么。”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都很尴尬。各位若是自己抽烟喝酒可以想一想,若是都不沾可以问一问身边朋友。倘若自己被这样“管制”会是如何心情?要是自己的丈夫妻子当着大家的面说这种话又是何想法?

更何况陈毅本是戎马一生的将军,战场上都来去自如,自由惯了的人物如何能接受这样的“管制”。

张茜为了帮助陈毅也是放弃了自己一生的话剧梦,转而从事外交工作,这是何等付出却不被理解,心生怨气也是合情合理。再这样的情况下,在深的感情,在默契的夫妻也难免争吵,难免生出“事端。”

终于,在这一天,两人“矛盾”爆发。

这日张茜千叮咛万嘱咐要陈毅少喝酒早点回家,而满口答应的丈夫却在深夜带着一身酒气敲响家门,张茜终于忍无可忍决心要给陈毅一个教训,因此不管陈毅如何敲门她就是不开。

但她也不曾想,陈毅会说出离婚的话语,毕竟两人厮守多年夫妻关系很好。那一夜张茜一直都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不该管陈毅?想起过往,她不敢相信自己丈夫会说出这样绝情的话。

第二天,周恩来邀请陈毅夫妻前往公园散心。张茜本是不想去的,但当初加入党组织时就是周总理给办的申请,这份情分在总不好拒绝。而且周总理和他夫人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张茜也想知道两人是怎么维持感情的。

几人走在公园里,陈毅和张茜虽然都对昨晚的事心生悔意,但还是不肯搭理对方。周总理见状就指着风筝问两人,知不知道放风筝要注意什么。

如何放风筝他俩当然了解,但周总理问这话肯定有他的深意,看着放风筝的孩子,两人陷入沉思。

不久后张茜恍然大悟,明白了周总理是想提醒她,管理陈毅身体健康要注意分寸,就像风筝一样留的线太多飞不高,可绷直了线又容易断,如果自己管的太严太死,那陈毅就像绷直线的风筝一天,早晚有一天会飞走。

张茜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果然周恩来边听边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陈毅的身体自然要管,可如果像张茜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这就是周总理的高明之处,如果由他直接说出口,且不说两人碍于面子会不会接受,但总没有自己感悟得出来的记忆深刻。凡事也都如此,不管旁人说千百遍,当事人都更信服自己得出的结果。

周总理又看向还在思考的陈毅,笑道:

“你不是一向自诩文武双全吗,怎么现在哑火了。”

陈毅早就习惯了朋友的打趣,也不羞恼,而是提起了自己和张茜刚认识的时候,并看向张茜说道:

“如果没有你,我恐怕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一生漂泊。”

他郑重地向张茜道歉,批评自己一时冲动,差点造成大祸。

真诚的话语感动了张茜,让她也难免想起两人相见相爱的过程。

天公作美,白头偕老

抗日战争时期,在一场慰问演出上,那是陈毅和张茜的初见。就如金庸先生所说:“一见钟情,一见终生误。”

当时张茜不过十七岁,穿一身新娘衣装,眉如远山、眼含秋水,是演出团里最美的人儿。而陈毅已经年近四十,是当时军中风头最盛的人物之一,又是文武双全。美女配英雄,两人本是很般配的一对,但恋爱过程却不算顺利。

原因无它,只是相差年龄太大。

二十一岁的差距让张茜望而止步,毕竟不是谁都能承受那些流言蜚语,更何况一个十七岁少女。张茜很担心,自己如果答应会不会被其他人说是趋炎附势。

而陈毅虽然一直在给张茜写信加深感情,却也不敢有进一步举动。他很担心张茜会误认为自己在借权势“强迫”他。

就这样,眼看着两人的感情就要胎死腹中,许是老天也不想看到陈毅的悲伤,事情迎来了转机。

陈毅日常便有写诗的习惯,在得知张茜也喜欢诗词后,不时就会写一首诗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意,却是不敢送出去,只能随手扔在衣服里。

这天,张茜跟着组织来团里演出慰问,但是找遍团里还是缺一件军大衣作为道具,负责人就让张茜去找陈毅借,这一借借出来一段千古良缘。

心上人来借衣服陈毅自然不会拒绝,而在演出结束,张茜整理衣物时却发现了那首诗,这本是陈毅随手放在衣服里的,却是两人定情之物了。

诗名《赞春兰》,张茜看到名字的一瞬间就愣在原地,春兰正是她的小名。 

“小箭含胎初生岗,似是欲绽蕊吐黄。娇艳高雅世难受,万紫千红妒幽香。”

透过诗她看到了陈毅的爱意和小心,她决定不再拒绝这个男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面对这样的巧合,陈毅更加坚定热切地向张茜发起追求。面对陈毅这样的男人,不再决心抵制的张茜难免动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互相了解后,两人都明白对方就是自己的良配。

1940年,两人顺理成章结为夫妻。

婚后的日子虽然还是散多聚少,但在两人共同努力下也是甜蜜不断。陈毅不止一次地公开说道,张茜是自己一生的知己。


而张茜也是默默地帮助丈夫工作,心疼丈夫身体的他多次请周总理为陈毅换一个轻松一些的工作,为了丈夫她放弃话剧梦投入到陌生的外交工作中,并取得了中国外交夫人的名誉。

两人携手并进,从战争走向和平,一路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都不曾说放弃,何况此时?

想起这样的往事,两人只感觉什么怒气委屈都散尽了,他们的经历足够波澜壮阔,所以由衷的珍惜现在平淡的日子,哪怕争吵的时间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之后的日子里,两人始终铭记这次的“教训”,夫妻和睦,白头到老。

1972年,陈毅先生病逝。这位一生波澜壮阔的老人在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想来就是同样年老的妻子。

在陈毅病逝后,张茜不管其他人的反对,拖着抱病之躯亲自整理陈毅一生所作诗词,汇编《陈毅诗词选集》

这本书被她给予了超越生死和病痛的情感,想来她透过这本书看到的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赞春兰》时脸红心动的自己,是过去英姿勃发的陈毅。

两年后,张茜去世,两人再次相聚,而这一次只晚了两年。

三十四年间,相濡以沫携手共进,张茜为陈毅孕有三男一女,而陈毅一生都在为有这样一个妻子而骄傲。


对他们来说,人生最宝贵的回忆不是成功或者失败,而是和对方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这种平淡却又幸福的日子恰恰是他们最稀少的,最缺乏的。

结语:蓦然回首,人生恰如初见。

六十年甲子,人生大事都经历过,到头来不过平淡夫妻。和睦是夫妻,争吵也是。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人,多陪伴,多包容,莫要老来空悲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周恩来   春兰   妻子   文武双全   团里   诗词   冲动   丈夫   夫妻   感情   建议   朋友   陈毅   张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