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贺龙找29岁的王震:王胡子,北大学生给你当老婆,要不要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秋,正在前线抗击日军的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王震从前线战场返回120师师部,计划商讨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以有效打击山西的日军,弛缓日军的侵略锋芒,从而配合全国抗日战场的建立。

晚间,120师师长贺龙专门把王震叫到自己房间,王震原以为师长亲自接见自己是有什么特殊的作战任务要布置,不料贺龙开口便问道:“王胡子,介绍北大的女学生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王震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让我党著名将领贺龙元帅都挂念他的亲事?他与北大女学生的这桩战火中的姻缘后续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战火中的爱情

1927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入低潮时期的一年,这年,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先后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和“715反革命政变”,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惨遭屠杀和追捕,中国革命道路陷入阴霾,前途未卜。

在此等危难时刻,王震仍能不改初心,坚定入党,足可见其对于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共产党与国民党放下恩怨,再度合作,建立了全民族统一抗战路线。王震调任八路军120师,任359旅旅长,奔赴前线抗击日军。

王震在抗日战争初期,于晋北地区数次伏击日军,破坏日军运输要道,配合正面忻口战场,取得了重大战果。

在将近十年的土地革命中,共产党的年轻将领们大多都在革命队伍中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比如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就是一对经过了严峻革命形势考验的神仙眷侣。

王震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大小战事无数,此时已年近三十,却还是孤身一人,这让他一直受到身边革命同志的调侃,也急坏了当时的120师师长贺龙。

就在几个月前,北平沦陷,在北平的大学生们也随着撤退部队撤往了山西等地,这其中就有不少参加过学生运动的人,来到山西后,直接加入了八路军。

而八路军总部机关觉得前线对于那些女大学生们来说太过危险,就把这批人安排在了八路军各支部队的后勤机关。

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大学生难得可贵,知识分子格外受八路军战士尊敬,尤其是女大学生,这种不惧危险,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更是令人佩服。

贺龙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趁王震回师部参加会议之时,想介绍女大学生给王震认识,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幕。

王震感动之余,也担心抗战还在困难时期,此时成家未免难以顾上。贺龙却以保家卫国并不冲突作为回应,王震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

王震是革命队伍里的一员虎将,而贺老总给王震介绍的北大女学生,也是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

这位女大学生名叫王季青,1913年出生在辽宁沈阳,幼年丧父,“九一八事变”后王季青随母亲流亡至北平。在北平读完了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王季青就常常参加学生运动,较早接触到了先进的马克思思想。1935年,王季青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平沦陷后,王季青就参加了八路军,在120师民运部工作。

隔天,120师召开干部大会,120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萧克都早早地到了现场等候,贺龙还特意安排了王季青站在一旁。

不一会儿,120师各级干部陆续到场,王震也骑着一匹军马从远处飞奔而来,身着一席军装,满身烟尘却难掩英雄气概。

王震到现场,矫健地从马上跳下来,快步走向贺龙,向120师的领导一一敬礼、握手。随后,王震发现师长的身边还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同志,联想到贺老总昨晚的话,王震隐约感觉到这莫非就是要给自己介绍的人?

但心中不敢肯定,也只好敬礼握手,一时间有些局促,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王震见此更是不好意思,脸都红了半边。

干部大会开完后,贺龙再次留下王震,王季青也一同留在这里,贺龙开门见山地说道:“怎么样呀,你俩年纪相差不大,又一文一武,我看很是般配嘛。”

王季青有些害羞,没有说话,王震仗着脸皮厚些,笑了笑,接过了话茬,同王季青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有了贺老总的“拾窜”,两人渐渐打开话题,王震对王季青很是有好感,见面的第二天就主动出击,找王季青说话,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周后,王震与王季青彼此感觉良好,情意正浓的他们决定结为夫妻,连关向应都打趣王震,说他是早有预谋。王震对此哈哈一笑,笑称道:“爱情就像打仗,速战速决才是取胜之道,”

二人在师长贺龙的亲自主持下,于岢岚河畔举行了简陋的婚礼,洞房则是河畔边一间简陋的农舍。对此,王季青并不在意,王震感慨道:“你这个北大学生,一介女流,能不辞艰险来到前线抗日救国,这就很不简单,你我二人都有革命救国之志,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缘分!”王季青莞尔,也由衷地佩服王震这份宽厚豁达的心境和豪爽的气概。

痛击日寇、家国两全

两人成婚第二天,由于前线战事紧张,王震马上便要返回359旅。贺龙打趣地问王季青:“季青同志,你既然与王旅长结了婚,那就是359旅的人啦,你是愿意继续留在师部工作呢,还是要到一线的作战部队去?”

王季青内心早有了答案,见贺龙发问,她笑着回道:“既然我已经是359旅的人,那我就去359旅吧,总不能还赖在娘家。”

就这样,王季青跟随贺龙一道回到了359旅,在王震忙于指挥前线作战时,王季青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任务,同时还会教359旅的战士们读书识字。虽然前线战火纷飞,两人却也相濡以沫,感情十分牢固。

1938年2月起,王震率领359旅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收复宁武等7座县城,还成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日军更是将其视为眼中刺肉中钉,多次调集重兵妄想消灭,但都在我党各级指战员的英勇领导下一一化解。

同年秋天,王震的儿子出生,此时的王震正在前线和日军激战,没来得及陪在王季青的身边。当一位参谋把这个消息告诉王震时,王震哈哈大笑,只道是:“革命道路再添新兵,我打鬼子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只是此时的晋西北并不安全,日寇时不时就会对八路军的各个根据地进行大大小小的扫荡,王季青经常要跟随旅部进行转移,无力照顾孩子,只得把孩子寄养在了绥德的一个老乡家里。

1939年初,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王震在半年里指挥359旅打了80多场战役,不仅每战必胜,还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打击,为此连续获得“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等称号。

1940年,为保卫延安安全,王震率部进入延安,驻守在南泥湾,守卫陕甘宁边区的南侧。此时,他和王季青才能把长子王兵给接回来,一家人难得团聚在一起。

而延安的生活也不太平,此时国民党顽固派正掀起第二、第三次反共斗争,延安遭遇层层封锁,物资供应极为困难。

但即便如此,王震依旧靠着拼搏的毅力,带领所在部的官兵亲力亲为,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将南泥湾的30多万亩荒地开垦出来,用实际行动贯彻实施了毛主席所说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主席更是为他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

在大生产运动中,王震同志率领各级干部坚持在开荒第一线,担负着与战士一样的生产任务。王震早些年在前线激战时曾受过伤,不能沾染风寒,每当丈夫出门时,王季青总会特意叮嘱丈夫戴上她亲手缝制的羊皮护膝,只为王震能在劳作时少受些磨难。

镇守边疆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震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我解放区。

在面对国民党胡宗南部重兵压境的危急情况下,王震率部先后参加了吕梁战役、汾孝战役,牵制了国民党大批军队对延安的进攻。

1947年春,王震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先后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打得胡宗南晕头转向。

随后,在陇东三边和榆林、沙家店等一系列战役中重创敌军,彻底粉碎国民党企图将解放军歼灭在陕北的不切实际的妄想,巩固了西北解放区。

而在这一系列战事中,王季青没有听从建议留在后方,而是始终坚持陪在王震的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震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他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在新疆,王震将军领导剿灭土匪、土地改革等工作,医治战争创伤,培养民族干部,改造和团结起义部队,建立地方各级政权和党的组织,迅速稳定了新疆的社会秩序,实现了新疆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在王震率军进入新疆时,王季青也没有离开,一直跟随在王震身边,西北边疆环境恶劣,气温严寒,王震将军曾多次负伤,幸有王季青悉心照顾,才没让身体出现问题。

在新疆期间,王季青一边操持家事,一边不忘对新疆地区的民众宣传我党政策,并积极开办学校,开展群众扫盲运动。

1953年,王震调往北京,担任铁道兵司令员,妻子王季青随同一道返回北京,阔别这座古城多年,王季青感慨良多,当初正是在这里,她积极投身学生运动,随后走上革命道路。

一路浴血,这个古老的国度终于迎来了新生,中国人民第一次建立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权,而王季青自己,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万幸多年战火始终没能让她和王震分开。由

于丈夫是司令员,王季青自然有很多位高权重的职位可供选择,但王季青没有贪恋权势,只是选了一所普通中学,当起了校长,继续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

1993年3月12日,王震将军病逝,享年85岁。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将被撒在新疆天山之上。

4月4日,王震的骨灰由王季青及子女从北京送抵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数万名各族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沿街夹道迎接。

2007年12月24日,王季青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4岁。

王震将军与妻子王季青,是一对在革命岁月中仍能真诚以待相濡以沫的神仙眷侣,二人都出身贫寒,因怀着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不满和对侵略者的痛恨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和千千万万为了国家强盛的革命者一样为革命事业奋斗了终身

在战争期间,二人相识相恋相互扶持直到革命最终胜利。即使身居高位,夫妇二人依旧没有脱离群众,始终坚持与群众在一起。就像王震将军的骨灰洒在了新疆天山一样,王震夫妇二人这种为国家奉献了自己满腔热血的革命主义精神,也洒在了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南泥湾   北平   抗日战争   延安   司令员   新疆   师长   日军   国民党   胡子   前线   老婆   北大学生   贺龙   王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