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庚子赔款》是美对中国的宽容,大家没必要愤青

1901年,中国蒙受不白屈辱,八国列强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并于同年9月签署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要求中国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

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共计9亿8223万8150两。

史称:“庚子赔款”。

在签订过程中,清朝驻美大使之一的梁诚,在拜会国务卿海约翰后指出:赔偿实在太多了,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势必让百姓困苦,大局受到动摇。

对方沉默一阵:来了一句:"庚子赔款实属过多........."

但也有附加条件。

这样的一幕,看似对方“施恩”减轻中国负担,实则是为了长期的利益考虑。

然而,100年后高晓松却拍手叫好。

他在节目中侃侃而谈:《庚子赔款》是美国对中国最大的宽容,大家没必要愤青。

并表示:美国是向着中国的,还用退还的款项帮助中国建立了学府。不可否认,美国是帮助中国,但但真实目的有待商榷。

有网友说: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这都是外国对中国的剥削,是国耻啊!但从高晓松的字里行间,他认为庚子部分退还款,是对方发来的善意。

理由是:美国减免了中国近一半的赔偿款,并用来建立学府。若不了解过去,他说这一番话似乎没多大问题,但这并非是对方动了恻隐之心。

根本目的,是为了更远长期的发展和攫取。

细水长流,这才是深谋远虑,这才是真正的可怕。而迫使对方同意这一建议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民间掀起的“抵制美货运动”,为避免竭泽而渔,才忍痛割舍。

只是,在高晓松的这里却成了,慈悲、友好、善意的形容词。

记得,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没有任何方式能比培养一批学生那样具有更直接的效果,他们今后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

可见,心思之细腻。

那么,高晓松的话有几成可信?他的佐证是否有据可言呢?

这里,我拿一些数据佐证观点。

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赔款合计7.3亿两白银,算上利息总计约13.3亿两。

若按照当时折合美元计算,约为88亿。

在中国抗战期间,美方确实对中国有过援助,高晓松的依据是1937年到1940年这个期间,美方向我们提供的物资、和装备。

另外庚子赔款也减免了一半的赔款。

但是任何的帮助都需要条件交换,比如,中国每年派遣100名学生到美留学,接受西方教育。抗战期间,美方一共分6次向我们购买了价值1.38亿美元的白银储备。

以及1940年,中国获得美国合计1.45亿的贷款,和1941年向我们提供的价值4500万美元的器材,作为援助的租借物资。

总计不会超过5亿。

这么一对比,中国对方赔款的数目远远高于美方。值得一提的是,高晓松说的是“捐助”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真金白银换来的。

那么高晓松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来,对方援助中国是对外赔款的三倍的?

赞美是美德,但也要看事实!若把对方塑造成了一个慷慨大方的,热心肠的这么一个人设!也要看情况不是?

但不管如何,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谁也无法美化。

后来,网友们渐渐地看清了高晓松的,听懂了他话中有话!反正就是有人支持、有人不喜欢!因此在之前的一场直播——名人读名著的线上。

高晓松刚开播不久,就被迫中断。

为何了?联系此前他的说的种种,就明白大家为什么不买账了。尽管如此,还有一部分人支持他的观点。不管怎样!事实就是事实。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庚子赔款   鸦片战争   中国   目的   美方   佐证   美国   学府   条约   宽容   事实   高晓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