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设下圈套,连周总理都中计,只有毛主席保持清醒,成功破解

1936年1月,此时元旦才刚刚过去没几天,两个戴着宽边帽子、身着冬季大衣的神秘男子突然出现在了陕北我军根据地,他们的着装和这里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军哨兵在发现这两个形迹可疑的人以后,立刻感觉到部队,于是上前询问这二人是什么人,这两个人说道:“我们是中共地下党员,特意来见毛主席的,有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件,要马上交到毛主席手里!”

战士们半信半疑,随后二人拿出了身份凭证,并在接受了搜身,身上没有携带武器,战士们这才把二人带进了根据地,并在路上告诉两人:“毛主席现在在山西前线,周恩来同志在刘志丹同志那里。主要领导人都不在,只有林老先生在!”

蒋介石

于是二人便被带到林伯渠面前,林伯渠在见到二人以后,立刻接过了这封密信,结果看完信中的内容以后,林老先生竟然大吃一惊!原来蒋介石竟然主动提出合作抗日!此事事关重大,林伯渠赶紧把毛主席、周恩来等重要领导人召回了延安。

毛主席在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决定开一次会议,专程讨论信中内容,参会的七位中央委员,大多都表示赞同,就连周总理也不例外,然而毛主席将这封信看了又看,却发现背后似乎有个巨大的圈套!

那么这封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送信的这两位地下党员又是何人呢?联蒋抗日是我们最先提出的,如今蒋介石主动提出合作,毛主席为何认为这封信是一个巨大的圈套呢?

毛主席

日本的巨大野心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人侵华的序幕,从这一天以后,东北儿女就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抗争之中。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就一跃成为了亚洲最先进的国家,在世界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强国!

国力急速膨胀以后,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昭然若揭,他们利用军国主义思想来武装国民,以侵略他国为自己的目的,日本自身土地稀少、资源紧缺,他们只有通过侵略战争才能扩张自己的实力,在世界上称王称霸。

明治天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开始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他国,东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当老大哥,不过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此前已经显露的淋漓尽致。

日本利用这一点逐步蚕食朝鲜半岛,随后打响了甲午中日战争,此后对中国的入侵日益加剧。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认为只要占领朝鲜,就能以此为跳板,进逼东北地区,之后日军就可以一路南下占领中国,甚至还图谋印度,胃口可见一斑。

甲午战争

1931年,日本人加速了自己侵略的进程,开始向中国东北进兵,东北三省很快就沦落到了日本人手中。

中国的有识之士都看出了日本人的野心,纷纷四处奔走,呼吁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合作抗日。

只是此时的民国政府并不这样认为,尤其是蒋介石,当时的蒋介石把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当作自己的头号目标,剿共是蒋介石最大的心愿,他甚至为了剿共,可以和日本人达成合作,对日本人的侵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蒋介石

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围剿可以说无比残忍,无数的革命志士在这个过程中光荣牺牲,而我们的红军也不得不选择进行长征转移,来到了穷苦落后的陕北,当做自己的根据地。

一方面是蒋介石对我们的围剿日甚一日,另一方面,日本人也在紧锣密鼓地暗中筹集军队,他们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到了1935年这一年,日本人的全面侵华仅仅是时间问题了,整个北方大地都被笼罩在巨大的危机之下。

九一八事变

毛主席作为一位英明的领袖,他看出了日本人的下一步举动,意识到民族危机已经空前的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1935年12月,毛主席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呼吁国共进行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击日军。

这样的呼吁在当时可以说至关重要,随着毛主席的一声呐喊,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合作抗日的一阵热潮,各高校学生、各地工人都集结起来,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放弃内战、抗击日本人。

毛主席

抗击日本人在此时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蒋介石却如坐针毡,他还不想统一抗日,不肯放弃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但他又很纠结,日本人如狼似虎,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华大地,要是真的全面侵华,自己能否顶得住也是个问题;更何况国民党内部很多将领,也因此对蒋介石产生不满,要求他抗日;最后,英、美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在中国的利益,也要求蒋介石抗日。

就在蒋介石犹豫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要求蒋介石抗日,这个人正是蒋介石的亲信陈立夫。

陈立夫

宋庆龄帮寻地下党

陈立夫希望能够合作抗日并非是出自于民族大义,更多的是考虑了现实因素,他们分析了日本人侵华以后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以及对他们自身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最终决定抗日。

而且陈立夫刚开始并不想找中国共产党联合,而是想和苏联人进行合作,利用苏联强大的军队制衡日本人,并在中间作梗,破坏我党和苏联的合作关系。

蒋介石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妙计,就安排陈立夫出访苏联,与苏联人达成合作。

陈立夫

但谁也没想到,日本人竟然误打误撞地帮了我们一个忙,陈立夫来到西北以后,日本的间谍就行动起来,跟踪陈立夫,陈立夫害怕被日本人谋害,这次苏联之行就没有达成,只能另寻良机。

和苏联的合作没有成功,那就只能考虑一下共产党了,毕竟求人不如求己,国民党和共产党本就是中国人,达成合作将更加容易。

虽然想和共产党合作,但如何和共产党联系上,已经成为了一大难题!

蒋介石

就在1935年,蒋介石对上海中央特科发动了一次袭击,无数的共产党员和地下党同志在这场浩劫中殒命,随后蒋介石还对国民党内部进行了一番彻查,可以说当时留在国民党内的地下党员已经寥寥无几!

也因为这个原因,蒋介石都很害怕共产党不肯与自己达成协作,他对此感到很头疼,于是拜托陈立夫去寻找共产党员。

平时在国民党那边,大家都说剿共、剿共,结果到了这种紧要关头,一个共产党员都找不到。

陈立夫

陈立夫找了好多人,也没有找出来个共产党员,就在无可奈何之际,宋子文前去拜访了蒋介石,似乎看出了他的难处。

宋子文说道:“虽然我们不好找共产党,但有一个人一定能行!”

蒋介石听到以后也很好奇,赶紧问是谁,宋子文说道:“当然是我姐姐宋庆龄啊!”

宋子文

蒋介石这才想起来,宋庆龄女士一直都是一位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合作密切,只是由于自己这些年坚持反共,这个姐姐都不怎么搭理自己。

如今到了这种关头,自己突然去求宋庆龄,面子上也抹不开,既然宋子文是她弟弟,那就让宋子文代表自己去走一趟吧!

于是蒋介石修书一封,把书信交到了宋子文手中,对他说道:“这封信要交给你姐姐,让她想办法送到共产党那里!”

宋子文

就这样,宋子文接过了使命,趁着1936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宋子文以庆贺为由,登门拜访了姐姐,并且将蒋介石的想法,转告给了姐姐。

宋庆龄听完以后也很高兴,她知道在当前的阶段,国共两党应当摒弃争端,全新合作,才是当务之急。蒋介石在这个时候能够认清大势,选择合作,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于是宋庆龄在几天后,将一个人叫到了自己家,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红色特工董健吾。

宋庆龄

董健吾是上海世家大族的子弟,又是宋子文的同学,目前在上海的一家大教堂当牧师,而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中共特科地下党员。

很早以前,董健吾就怀揣着报国救民的理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我党领导人大多都是无神论者,马克思主义也是唯物主义,董健吾牧师的身份无疑是极好地掩护。

董健吾等级很高,他受周总理的直接领导,在特科遭受灭顶之灾以后,董健吾也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

董健吾

此时的他正在想办法去陕北看看,结果宋庆龄这一次,恰好帮了他大忙。

宋庆龄找到董健吾之后,让他把这封蒋介石亲笔密信亲手交到我党领导人的手中,并且说这是最高机密,千万不可落入日本人手里。

董健吾知道事关重大,于是马上收拾行装,前往陕北根据地,当然找到我们的根据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还要找一个人领自己去,这个人就是我党在西安的地下工作者张子华。

张子华

周总理欣喜万分

1936年1月,董健吾从上海赶到了西安,他知道西安的张子华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也是一位地下党员,目前在张学良身边工作。

张子华是西北当地人,他的叔父在国民党那边当高官,所以一直是我党和国民党沟通的一个桥梁,他对张学良的影响巨大,经常宣传我党的思想,后来张学良西安事变也是受过他的影响。

张子华接到董健吾以后,也知道了来龙去脉,恰好他有一封书信,要交到林伯渠先生那里,于是二人收拾行装,前往陕北根据地,还得到了张学良签发的通行证,这才一路畅通无阻。

张学良

二人就这样带着密信,前往当时党中央驻地——陕北瓦窑堡,到了以后,他们却没有见到毛主席等人。

原来,毛主席、张闻天、周总理等人当时都在东征战场的前线,中央根据地是由林伯渠同志负责。

林伯渠同志接待了两人,随后看了看蒋介石的信件,这才发现事情非同小可!蒋介石竟然破天荒地提出国共合作,这可令人感到意外!

林伯渠

林伯渠不敢怠慢,赶紧联系了前线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毛主席也明白这件事特别重要,所以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根据地,1月29日,毛主席返回了瓦窑堡。

在见到送信的董健吾以后,毛主席盛赞道:“你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随后就让张子华、董健吾下去休息,而后众人召开会议,仔细研究蒋介石的这封密信。

参会的主要人物有毛主席、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邓发、林伯渠、陆定一等人。

毛主席、周恩来

蒋介石的这封信大体内容如下:如今国难当前,民族正值存亡危急的关键时刻,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冰释前嫌,达成合作。

蒋介石说的这些话似乎都没有毛病,然而要真的想达成合作,仅仅靠这些内容来说,真的太过无力了!所以毛主席让张子华前往南京,让国民党方面拿出一个书面的方案,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们的要求主要有这样几点: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武装不分红白,一致抗日;二、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三、容许全国主力红军赶赴河北,抵御日寇迈进;四、释放政治犯,容许人民政治自由;五、内政与经济上实行初步与必要的改革。

毛泽东

张子华领命以后,马上前往南京,他也成为了自“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第一位国共之间的联络人。

张子华到了南京,通过叔父的关系联系到了陈立夫,并将毛主席的五点意见告诉给了陈立夫,让他告诉蒋介石。

陈立夫和蒋介石不可能答应我们的要求,他们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因此在不久后,就将自己的四条意见返了回来。

董健吾

张子华又带着这四条意见回到了延安,请毛主席过目,在场的不光有毛主席,还有一众领导人,毛主席让大家互相传阅,看看蒋介石的要求。

蒋介石是写了这样几条要求:“一、欢迎共方的武装队伍参加对日作战;二、共方武装队伍参加对日作战时与中央军同等待遇;三、共方如有政治上的意见,可通过即将成立的民意机关提出,供中央采择;四、共方可选择一地区试验其政治经济理想。

这四条要求看上去颇有诚意,周总理看完以后特别高兴,给毛主席说蒋介石的信“很有诚意”,以为蒋介石终于开窍了。

周总理

周总理一向淡定从容的人,这次都没有冷静下来,足以见得当时这封信在党中央产生了怎样的强烈反响,只是有一个人显得忧心忡忡,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看出端倪

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这封信的到来而感到高兴,反而想起来了《水浒传》,《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以后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知道,死的死、伤的伤,好汉最后也都散了。

要知道过去的十多年的时间里,蒋介石一直是反共急先锋,是国内最大的反共头子,如今一说要合作,怎么可能说合作就合作呢?他肯定是在玩一些圈套,内容不可全信!

毛主席

于是毛主席让张子华重新回南京交换意见,结果张子华这次一去不返,原来山西的阎锡山听说国共两党最近往来密切,误以为蒋介石和共产党要围剿自己,所以派人给蒋介石施加了压力。

与共产党合作这件事八字还没一撇,更何况蒋介石不是真心合作,可阎锡山毕竟是自己的老朋友,他还指望阎锡山在山西牵制共产党呢!蒋介石不想就这样得罪阎锡山,因此就把张子华给关了起来。

张子华这条线走不通,我党只好找潘汉年帮忙,著名的特工潘汉年兜了好几个圈子,才联系上了陈立夫,要求进行新一轮谈判。

潘汉年

果不其然,国民党果然是在玩文字游戏,虽然允许你共产党用自己的军队抗日,可他给军队人数设了一个上限:3000人!

更离谱的是,蒋介石要求共产党把干部全部解散,让国民党录用,几乎是摆明要把共产党给吞并!要知道我们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采用的党内合作,不少共产党人加入了国民政府,最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大批共产党人被屠杀。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能丢了枪杆子,把人都让给国民党!这无疑是自取灭亡!蒋介石包藏祸心,用心极其险恶,我们自然不会答应!

蒋介石

而且蒋介石还联系了共产国际,欲图给我们施加压力,毛主席也明确地指出:“共产国际只是一个国际组织,无权干涉我们的道路!我们要提高对同盟者的警惕性,保持党的独立性!中国共产党只能为中国百姓的利益说话!”

毛主席头脑清醒,继续指出:联合南京政府一起抗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除了和南京谈判以外,和国民党的各派、以及国民党之外的其他党派谈判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要保持警惕性,争取来群众,排斥汉奸,让国民政府真正走上抗日的道路!

毛主席、周总理

毛主席无疑提醒着大家,要保持戒心,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联蒋抗日没那么容易,恐怕我们必须要逼蒋抗日!

事情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不久后,蒋介石见我们没有答应他提出的几点要求,不缩编军队,蒋介石急眼了,露出了险恶面目,开始围剿我们陕北红军!

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坐镇指挥,没想到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最近如毛主席预言的那样,联蒋抗日变成了逼蒋抗日,国共这才达成了合作!

蒋介石、张学良

还好有毛主席的先见之明,才没让我党遭受损失,这件事突出体现了蒋介石的狡猾与毛主席的睿智,恐怕头脑如此清晰的,这世上除了毛主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而张子华同志在不久后被放出狱,继续为党工作,然而他却英年早逝,1942年就不幸去世!送信的董健吾活到了七十年代,因胃癌不幸去世!

他们都是伟大的功臣,是无私奉献的地下党员,最后我们也要向他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瓦窑   蒋介石   陕北   苏联   我党   日本人   根据地   圈套   国民党   中国   共产党   清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