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5年授少将衔,曾任浙江军区司令,两个儿子误入歧途被判死刑

正所谓,养而不教,父母之祸;教而无方,父母之过。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语,可见,父母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国家栋梁,而缺失的教育则将孩子引向深渊,甚至使其成为祸害之人。而现在要讲的这个故事,正是由于没有作出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孩子从“熊孩子”一步步堕落至罪不可赦的社会恶人,最终受到了社会的惩罚,结局令人叹息。

故事的主人翁名叫熊应堂,在1911年9月的一天来到了世上。他的家境清苦,从小和父母、弟弟妹妹住在湖北黄安的一个小破屋里。日子虽然辛苦,但一家人相依为命,生活还算过得比较安稳。然而,意外降临了,在他6岁左右,父亲撒手人寰,原本尚算稳固的家庭突然之间失去了坚实的顶梁柱。

由于父亲的离世,糟糕的家庭情况变得雪上加霜。看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单薄的母亲只好紧咬牙关,以一己之力扛起所有的重担。但还是遭到了现实的打击,最后只能带着孩子过着乞讨的生活。让她没想到的是,上天对她的打击仍未停止。

不久后,熊应堂的哥哥因染上重病而死。面对再一次亲人离世的事实,他的母亲感到悲痛欲绝。实在是走投无路的她向丈夫的家人发出求救的声音,希望他们能为她和两个孩子提供一些帮助。而他们不仅没有搭把手拉她一把,反而还彻底将她推向了深渊。

他们竟将她卖了,所获得的钱财则全部收进了自己的口袋,只留下两个懵懂的小孩呆呆地站在原地。可怜的熊应堂在9岁时再次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身旁只剩下妹妹。为了活下去,他只能让妹妹去别人家里做童养媳,而他自己则开始了艰苦的打工日子。后来,因学到理发的手艺,开始走上街头为别人剪头发。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他偶然遇到了红军的招兵处。在思考过后,他毅然报名参军,从此,成为了红军的一员。

进入部队后,他刻苦努力,开启了积极向上的新生活。22岁那年,他志愿入党,中国共产党党员变成了他其中之一的身份。不怕苦不怕累的他不断向上攀登,最终从一个无名小兵,变成位居高层的官员。

时过境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任中国空军第四军军长的他被调往浙江,担任浙江军区司令。后来,他更是被授予少将的军衔,无尚光荣。可惜的是,自己这么优秀,两个孩子的命运却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熊应堂和妻子结婚后,两人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叫熊北平,另一个叫熊紫平。时常忙于工作的熊应堂无多余的精力关注两个孩子的成长,而妻子又是位慈母,所谓慈母多败儿,她对两个孩子过分溺爱,甚至他们犯了错也不管教,还帮忙隐瞒。

在经历了长期的父亲缺位、母亲过度溺爱的成长过程,兄弟俩不断地变本加厉,越来越无法无天,成为当地臭名昭著的恶霸。

仗着父亲的特殊身份,他们在学校里经常欺凌别人,出来社会后更是到处惹事生非。后来,熊应堂把他们送进军队里,打算磨练磨练他们,结果两人依然肆无忌惮,丝毫不把军规军纪放在眼里。

因为顾忌到熊应堂的身份,起初大家都只是敢怒不敢言。但渐渐地,随着他们犯的事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愤怒也越积越多,最终父亲的身份也无法帮他们掩盖,消息被传到了中央。经过中央的严查,兄弟俩都得到了法律的惩罚,熊北平落得死缓的下场,最后在狱中自杀,而熊紫平则以被死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看到两个孩子这样的结局,熊应堂悲伤痛苦后悔的情绪一涌而来。他觉得有愧于组织和百姓,深觉自己无法再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于是决绝地辞去了职位。

在85岁那年,熊应堂带着遗憾和愧疚,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浙江   北平   误入歧途   慈母   少将   溺爱   军区   司令   死刑   儿子   父亲   母亲   父母   身份   妹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