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掘墓人 俄罗斯首任总统 叶利钦

1993年九月21日晚八点,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下令解散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一小时后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在白宫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终止叶利钦总统权力的决议,这两个在819事件中的亲密盟友终于还是为争夺最高权力而翻脸。

十月四日,支持叶利钦的军队炮轰白宫,哈斯布拉托夫等人投降被捕,两个月后新宪法通过全民表决,总统权力被无限扩大,至此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叶利钦把俄罗斯推进苦难。

生在斯大林时代发迹于勃列日涅夫治下,被戈尔巴乔夫一手提拔上去的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大家好,我是流年,喜欢的老师和朋友们可以点赞关注我。

1931年,苏联农业集体化如火如荼之际,叶利钦出生在乌拉尔地区布特卡村,出生前一年他爷爷被划为富农,土地和牲口充公,老两口被流放,没几年死在异乡。叶利钦三岁时,老爹又因抱怨苏维埃,被送进古拉格,改造了三年,家里条件一落千丈经常挨饿,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叶利钦对苏联应该是没什么好感。读书时的他成绩很好,长年是班长就是脾气倔好斗,这可能跟他老爹给他取名鲍里斯有关,鲍里斯在俄语中是斗士的意思。

七年级时,叶利钦因公开指责班主任体罚学生被开除,在当地教育部门帮助下得以在另一所学校继续学业,中学时期正逢苏联卫国战争,武器弹药管理不是很严格,调皮的叶利钦因为偷手榴弹玩,失去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他也以此免于兵役。

1955年,24岁的叶利钦毕业于乌拉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被分配到 斯维尔德 洛夫斯克市建筑局,从工人一路做到总工程师,期间他的作风一直桀骜不驯,与工友和下属关系很好,却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局长,因此叶利钦当上局总工程师后,上升通道几乎已经没有了,不过他虽然好斗却极其聪明,事业遇到瓶颈期该怎么办呢?

1961年三十岁的叶利钦加入苏共,新世界大门就此敞开,作为刺头,很多上级都不喜欢叶利钦,但有一个却是例外。这人就是时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第一书记的里亚博夫,他很欣赏这个跟下属打成一片的大个子,在他提拔下叶利钦一路高升。里亚博夫担任州第一书记后更是把他调到身边做秘书,有意培养。

1976年十月,里亚博夫再次升职调往莫斯科,他建议叶利钦接任自己留下的空缺,时任苏联一把手的勃列日涅夫亲自约谈叶利钦后,认同里亚博夫的建议,于是45岁的叶利钦成为当时苏联最年轻的州级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当时肯定想不到这个人将会成为苏联掘墓人。

在州书记任上叶利钦作风亲民,时常与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座谈,根据他们的意见调整施政方案,工作有声有色,不过他的职位使他能接触一些西方出版物,受这些书籍以及童年经历影响,他的观念发生转变,认为苏共已经从内部开始腐败,必须要彻底改革,但当时他位卑言轻,只能在自己治下进行一些不触动根本的变革。

八十年代初,叶利钦养成了不提前通知而出现在工厂商店的习惯,以便近距离了解民众生活,同时他还在电视节目上跟民众互动,回答各种问题,这种在当时看来极为新颖的方式,受到许多保守派反对,不过莫斯科方面没有表现出担忧,反而授与叶利钦列宁勋章,表彰他工作出色。

1985年三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大力提拔年轻的改革派人士。叶利钦的春天到来,四月跟戈尔巴乔夫同岁的他被调进莫斯科担任苏联建设部部长,六月进入苏共中央书记处负责建设和投资,十二月在戈尔巴乔夫支持下担任莫斯科第一书记,并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坐着直升机升职的叶利钦踌躇满志,保持了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任职时的做法,鼓励民众提意见,明察暗访,厉行反腐,一次就撤换了莫斯科33个区委书记中的23个,并且他上下班不坐专车,而是自掏腰包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他这些做法很受民众欢迎,却被苏共保守派批评为作秀,沽名钓誉,年过半百的叶利钦依然没改好斗脾气。

1987年十月苏共大会上,他公开批评高层改革缓慢,提出二十多点意见,场面非常尴尬,结果可想而知,不久后叶利钦陆续被解除实权职务,贬到建设部做闲差,他的政治生命似乎已经终结。

但人生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叶利钦与苏共闹翻,既收获许多支持改革的民众支持,也引起美国人注意,美国驻苏联大使也开始频繁与其接触,极力称赞他的行为。

同时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最高苏维埃代表差额直选,又给了他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1989年,叶利钦以近百分之九十的得票率当选最高苏维埃代表,成为最高苏维埃中的反对派实际领导人,普京的恩师索布恰克当时是他的战友,随后叶利钦便受邀访问美国,具体谈了什么我不知道,但回来后他底气十足,大有不瓦解苏联势不罢休的势头。

1990年五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同年七月苏共28大上,叶利钦代表反对派提出改造苏联的措施,被否决后他宣布退出苏共,1991年6月,叶利钦以无党派人士身份高票当选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最高苏维埃主席一职由他的盟友,车臣人哈斯布拉托夫接任,这时的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折腾下早已失去民心,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已经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离心离德,戈尔巴乔夫倒是不想苏联就这么垮了,他准备搞个新联盟,用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几字之差,天壤之别。

这意味着苏联不再是个整体,戈尔巴乔夫陆续跟希望保留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首脑达成协议,其中就包括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原计划八月二十日签约,苏共保守派再也忍不住,于八月十九日发动政变

正在克里米亚度假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保守派成立全国紧急委员会,宣布苏联进入紧急状态,副总统亚纳耶夫代替戈尔巴乔夫行使权力。叶利钦被军队包围在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大楼白宫内,但不知是保守派经验不足,又或者是不想造成流血冲突,迟迟没有命令进行下一步行动。致使支持叶利钦的莫斯科民众聚集在白宫周围。而且最关键一点,保守派没有完全控制住电台和电视台。进退两难的叶利钦,孤注一掷询问包围白宫的士兵,获得同意后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说

指责紧急委员会是非法的,要把国家带进深渊呼吁军队倒戈,民众罢工,哈斯布拉托夫领导的俄联邦最高苏维埃,坚定支持他,叶利钦的形象被媒体无限放大,早以对苏共失去信任的人们也纷纷支持他,紧急委员会的命令无人听从。这场为挽回苏联的政变,不到六十个小时便宣告失败,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但此时叶利钦已经是俄罗斯最有权势的人,戈尔巴乔夫没有了任何影响力,他主张的主权国家联盟自然也不了了之。

十二月八日叶利钦主导与白俄罗斯乌克兰领导人签署别洛韦日协议成立独联体,随着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陆续加入,苏联已经事实上解体。25日光杆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宣告了苏联正式解体。

入驻克里姆林宫后,叶利钦却忘记了初心,不再是那个跟民众打成一片的大个子,唯西方马首是瞻,推行经济休克疗法的同时,他因实行总统制还是议会制与曾经的盟友 哈斯布拉托夫 产生矛盾,随着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经济崩溃,哈斯布拉托夫开始不断指责叶利钦,双方从文斗最终变成武斗。爆发了咱们开头所说的炮打白宫事件,此事过后叶利钦推动通过了新宪法,权利空前扩大,可以不经过议会任免总理或者军队高层,并且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再也没有人能反对他。

炮打“白宫”事件

而与他同岁的苏联解体另一个罪人,戈尔巴乔夫于2022年8月31日去世。今天就说到这里,喜欢的朋友,请关注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叶利钦   苏联   俄罗斯   戈尔巴乔夫   苏维埃   车臣   莫斯科   掘墓人   保守派   首任   白宫   民众   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