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彭德怀追悼会,悼词反复修改无人敢下笔,邓小平:我来吧

1974年11月29日,无产阶级革命先锋彭德怀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他的离去让人民群众和党中央倍感惋惜,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彭大将军竟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之伤痛,人民之悲痛。可由于一些敏感问题和错误,彭德怀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晚年生活保障。即使如此,人民也没有忘记或者抹杀他的功绩,因为他曾经在朝鲜战场上,抗日战场上立下过汗马功劳。

彭德怀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主席亲自为彭德怀写的词,这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和耀眼的成绩。可是,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书本,彭将军的去世成了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巨石。

在他离开人民的第四个年头里,党中央决心为他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追悼会以表彰他平生的功绩,可是办追悼会容易,可是写悼词让许多人都犯了难,当时很多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新闻撰稿人都有这个能力为他撰笔,可是如何定基调,如何删减,如何润色,如何措辞成了很多人不敢下笔的理由。

彭德怀

这一份悼词被反复修改,始终没有被一锤定音,最后还是邓小平同志接过了大家期望的纸笔:“我来写吧”。

如此一来众人才放了心,因为只有邓小平写这份悼词才能让众人能够心服口服,这不单单因为邓小平和彭将军曾经是至交好友,也因为邓小平是见证彭将军一生戎马的人。

军队成长 战场历练

生于19世纪末的彭德怀出生于一个贫苦的人家中,他自小就看到了佃农和地主不一样的生活,也看到了那些穷凶极恶的官兵。他在分不清什么是匪,什么是兵,也不明白为何那些外来的日本人能够践踏中国的国土,而中国的人民只能给他们当牛做马。

1923年,彭德怀在湖南省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25岁)

这样的一幅幅画烙印在他的心里逐步在他的反抗的思想里生出萌芽。怀揣着懵懂的期望,彭德怀年少时期就加入了湘军

但是他并非上帝,不能够站在客观的视角上看到历史的走向,他以为自己在湘军里会有救国救民的能力,可没成想北伐战争的失败直接打破了他的幻想,原来,蒋介石和他带领的国民党某些成员是无法挽救中国的。

正当北伐要胜利之时,蒋介石调转枪口把矛头指向了共产党人,这一切变化起了彭将军的极大兴趣。那时候他刚刚结识了共产党员段昌德,也逐步地了解了一些马列主义思想,他逐渐发现他心中的理想仿佛只有这个组织能帮他完成。

段德昌

因为为人民服务和复兴中华民族就是他的愿望。后来他马上地加入了党组织,开始进一步的历练。彭德怀在年轻时期就曾经加入陆军军官讲武堂,在那里他练就了一身的本领,而红军广阔的平台也给了他发挥的空间。

没有人生来就是战无不胜的英雄,也没有生来就是打不倒的战士,彭德怀在我党的队伍初期一并不是十分出色,他是真正的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每一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每一次战斗他都竭尽心力谋划,直到他一步一个脚印升到了排长,连长。

常年的战斗岁月让他落下了一身的疾病,也养成了他这一生中为人诟病的火爆脾气。不论是谁,他都会直言不讳,也不论是怎样的战况,他都要一一指挥。

红军时期的彭德怀

或许在革命战争的岁月,他这样的脾气就如战场上的硝烟一般弥漫一会儿就会散尽,可是当硝烟褪去时,彭德怀的性格难免成了让别人诟病的一个把柄。

可是不论是外部的舆论亦或是复杂的国内环境都打不到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彭德怀是从复杂的军事斗争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也是在弥漫的战火里成长出来的,他的胆略和非凡的军事素养让许多人非常敬佩。

他一步一步地成为了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一步步在军、政、党三方面都有所涉猎。在土地革命时期,他赤胆忠诚,叱咤风云,解决了很多地区的农民被地主压迫的现象,也打到了很多的豪绅,将他们的土地都分给农民,苏区的老百姓只要一听说彭德怀的军队来了,立马夹欢迎,欢欣鼓舞。

彭德怀

在长征时期,彭德怀将军带领小股部队连续突破了敌人层层封锁的四道封锁线,将几十万的国民党军已经远远地甩在身后。在一次的反围剿斗争中,他冲锋在前,奔赴到前线当指挥员,发挥红军的长处,屡立奇功。

最重要的是在遵义会议这一个关键点上,彭德怀将军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主张。他拥护军队北上,完成了红军的胜利会师。后来他对自己的秘书说:“我这一生从来不是为了哪个立场,而是为了人民,因为人民就是我的立场。”

在抗日战争中,他和朱老总率领八路军的军队一起开拔到华北前线,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尤其是百团大战对日军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彭老总也名声大噪,他的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

彭德怀

在他走过的岁月里,邓小平也和彭老总成了至交好友,他是一路看着彭老总从烈火走出来的硬汉将军。虽然他们两个人在解放战争之前共事不多,可是他们却时常给对方写信,探讨对这战争和革命的看法。

抗美援朝 临危受命

“干革命就不能怕吃苦,怕流血牺牲,如果我们不干革命,那么后代就要干革命,如果我们不是胜利者,那么后代就是失败者。”这是彭老将军在带着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地区和高于我军人数十倍的敌军作战时所说的一句话,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如果他们这一代人不拼搏,那么后代的人永远要受压迫,永远要继续做斗争。

彭德怀

所以彭老将军带着战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成功的拱卫了党中央和陕北地区,有效的保护了大部队转移和军队的有生力量。听到了西北地区大捷,邓小平还给彭将军写了一封赞扬他的信,说他“功绩斐然”。

1950年,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帝就对我国的新政权虎视眈眈,他们想要将新中国扼杀在襁褓之中。中国的边境不但有了危险,唇亡齿寒的道理也让党中央的领导们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那就是必须出兵援助朝鲜人民。新中国的政权不容被威胁。

可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去支持大规模的军队作战,而领导这次战争的人也头顶着千难万难,但就是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刻,彭大将军再次披甲上马,光荣出征。

彭德怀与金日成交谈

当时美军的武器是世界上现代化度最高的武器,甚至人民志愿军根本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军海陆空三方联合作战,和人民志愿军比起来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但是彭德怀临危受命,带着志愿军浩浩荡荡开拔了朝鲜。在出发之前,党中央有许多领导并不赞成这次决定,因为新中国的艰难是有目共睹的,而美军的强大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

可是彭将军毅然决然地拥护着毛主席的决策,因为他和毛主席一样,都认为这次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若是能打好了,中国人民将在界上扬眉吐气,若是打不好,那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罢了。

1950年十月,彭德怀将军慷慨出发,他以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职位率领10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异国作战,和鲜人民一道迎战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

彭德怀在朝鲜前线

在前三次战争,因为我军不了解美军的作战方式,的确吃了不小的亏,可是当后勤补给线能安稳下来的时候,彭德怀将军立马利用这一优势扭转了我军不利的局面,在以后的数次战斗中,彭德怀将军坚持重拳出击,把美军打的落花流水,让其退回三八线上,不仅如此,我军还占领了汉城,这一结果令美军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非常惊讶。

在作战的时候,彭德怀将军坚持将自己的司令部设在前线,因为他要时刻知道前线的战况,他不允许自己坐在大后方享受着战士们的荫庇,他必须要冲锋在前才能极大的提高士气。

后来美军三易主帅,彭德怀将军陪他们玩了一轮又一轮,最终在板门店上两方停战签字。这一战让世界人们都为之惊叹,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被人民志愿军打败了,彭老将军的名号再次震惊全世界。

1954年,朝鲜,彭德怀与陈赓(左)和邓华(右)在坑道内合影

一片丹心 深切悼念

即使有如此汗马功劳,彭德怀将军也没有借此邀功,伸手向党中央申请什么,他一直是淡泊名利。多年的行军生活让他孤身一人没有妻女,但是他对待自己的侄子侄女却像亲生子女一样疼爱。

1955年,当彭德怀有了第一笔津贴的时候,他马上领取出20元钱寄给侄子,侄女。要求他们好好读书,读出成绩来好好为国效命。在彭德怀的教育之下,他的侄子侄女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建国之后,彭德怀将军以年老的身躯仍然奔赴在全国各地。像那些一线的革命干部一样为人民谋福利。

彭德怀

在1955年彭德怀去山东视察的时候,他在出发之前坚持要让秘书把自己那辆旧汽车换来,因为他发现相关部门竟然给他配备了一辆新轿车,这让他有些无法接受。后来,招待所所长在他的屋内摆满了高档的水果以及日用品,彭德怀将军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他说:“国民党升官发财,结局呢?难道我们也要学着他们一样?”

在彭将军手底下的兵都知道他的作风和火爆脾气,因此也没有人敢主动染指彭德怀的清廉。当彭老将军以为自己的生命将会为人民燃烧到最后一刻时,天有不测风云,他在晚年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那时的他被疾病缠身,后来在忧郁愤懑中去世了。

彭德怀

伴随着他的离开,许多的共产党员为之惋惜,因为彭老将军的革命品格以及平生功绩都是有目共睹的。当彭老将军离开的时候,邓小平在自己的家里悲痛万分,他握住妻子的手,眼泪忍不住地掉了下来:“老彭,你怎么就走了呢?咱们还没喝完酒呢。”

斯人已逝,浩气长存,尽管彭德怀的身体已经陨落,可是他的思想和灵魂仍然游荡在党组织里。邓小平数次对自己的秘书说:“虽然彭德怀这个人他脾气是有些暴躁,可是他给人民打了不少的战争,这个国家能够建立也是有他的一份功劳的”。

所以众人想要给彭德怀办一个追悼会的时候,邓小平是鼎力支持的,因为他觉得彭德怀配得上大家的哀悼,也配得上众人的崇敬。

彭德怀

恰逢这时由于受到彭德怀事件影响的彭德怀侄女看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这篇文章,她预感到,一个追求真理、平反昭雪的时代就要带来了,于是她鼓起勇气给党中央写下了一篇长信,还列举了自己的伯伯在“八万长言”里写下的种种事实,有了她的举证和证实,党中央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始处理这件事情。

后来经过一系列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彭老将军的功绩还是要比错误多,所以,为他办一场追悼会是所有党中央领导共同的心愿。

可是这个追悼词却成了大家不好落笔的地方,毕竟彭德怀将军有很多地方被世人诟病,但他的功绩也实在是太过耀眼,于公,他从未做过损害国家任何的事情,于私,他并没有在自己的职位上为自己谋福利,反而是将自己的侄子侄女都送到了前线,忠于本职。

邓小平在彭总追悼会上致悼词

所以还是邓小平淡然地接过来为彭德怀写悼词的笔,他洋洋洒洒地写了数十句,里面包含了彭老将军平生的功绩,也包含了他作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品格。

“彭德怀同志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这样的悼词中肯、客观、真实地评价了彭老总的一生。也高度地赞扬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悼词   党中央   朝鲜   志愿军   功绩   追悼会   侄女   美军   前线   将军   军队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