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级战斗英雄、铁道游击队创造人徐广田,为何却在抗战胜利后投敌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3年的夏天,山东军区召开了“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山东一农家小伙徐广田被列为甲级战斗英雄。他带头创立的铁道游击队,更是闻名于全国。

徐广田年轻时,扒火车、抢物资,打日本鬼子、救乡民于水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却在抗战胜利以后选择了投敌,转而加入了国民党的队伍。

1960年,他在一个小山村里没能熬过贫困与病痛的双重折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徐广田究竟经历了什么?成为抗日英雄后的他为何做出叛逃这样荒唐的决定?晚年的徐广田又怎会落得这贫病交加的凄凉境地呢?

家乡被占,抗日之始

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山东枣庄,那正是徐广田的家乡。因为日军的侵略,山东百姓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徐广田一家也因此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正值青壮年的徐广田为了全家温饱,加入了国民党崔五的队伍,开启了他的抗日生涯。徐广田想将侵略者赶出家乡,恢复往日的正常生活。

徐广田参加抗日队伍的初衷是谋求全家人的衣食温饱,但是当时崔五的队伍却并没有积极抗日,也没有给徐广田一家带来物质生活上的改善,更没有让一腔热血的徐广田看到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希望。

于是在崔五的队伍里待了几个月之后,徐广田就离开了国民党,看准时机捡起来自己的老本行,准备通过扒火车单干抗日。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东枣庄作为较早通了火车的地方,这里的人自然也能靠铁道“吃”铁道。

徐广田以前就在煤矿做过矿工,后来成了铁路专线上的擦车工作。几年时间足够他摸清火车的情况,还练就了这扒火车的本领。

正值青壮年的徐广田不仅胆子大,身手也是顶好的,在来往飞驰的火车上爬上爬下根本不在话下。

起初,徐广田只是拿走一些干粮衣物,用以补贴家用。日军并不是没有察觉,只是损失实在不大,又算不得上重要物资,所以并没有大力调查。

数次得手却并没有被狡猾的日寇查出来,这带给了徐广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他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开始观察火车上的情况。

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逐渐摸清了日军运送物资的频率、种类,甚至把守人员和换防时间。那时的徐广田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重要的情报,只是在扒上火车拿物资之余顺带记下的。

1939年秋,罗荣桓率部挺进鲁南,这一战略布局使鲁南地区的抗日形势迎来高潮,引起了日寇的疯狂反扑。

日军运送物资的火车班次频繁起来,物资也渐渐以武器弹药、药品补给等前线稀缺物资为主。

在铁道上早已如鱼得水的徐广田自然意识到了这些变化。从日军侵占山东算起,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山东在日寇的迫害下民不聊生,激起了人民的奋起反抗。

这一年里,徐广田也想了无数次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山东,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作为一个动荡时代的普通人,徐广田只能靠扒火车勉强维持生计的。

但是形势会逼人成长,徐广田在看到火车上多起来的枪支弹药后,迅速意识到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

铁道英雄,戎马半生

1939年10月,徐广田和王志胜、洪振海等人一起谋划着要干票大的。几个年轻力壮又头脑灵光的青年周密地谋划着行动。

这天,他们打听到晚上将有一辆列车载着物资从枣庄通过。几人商量过后,决定在当天夜里行动。

趁着夜色,他们几人配合着攀上了火车。几个身手利落的青年,借着夜色的天然掩护相互配合着,在敌军飞速行驶的火车上搬运日寇物资。

而这一切,竟丝毫没有被守夜的日军发现,最终他们全身而退。

后来经过盘点,他们一举拿到了日军十几支步枪、两挺机关枪以及一些子弹手雷,可谓是收获颇丰。

在敌人不知不觉间能拿到这么多稀缺资源,在当时可是大功一件,给物资贫乏的前线战士送去了急需的补给。

也正因如此,徐广田等人的英雄事迹在山东地区流传开来。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在山东有这么一支队伍,身手敏捷,能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拿东西出来。

渐渐地,隶属于八路军的铁道游击队正式开始形成,逐步由一支十几人的松散队伍发展到了上百人的步枪中队。

现在说起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是一段传奇往事,让人佩服那些铁道英雄独有的峥嵘岁月。然而实际上,在铁道游击队的初创时期,条件却是极其艰苦的。

活跃在铁道沿线的游击队没有固定的驻扎地点,没有足够的食物药品,更没有可以与敌军正规部队对抗的武器弹药

徐广田等人只能抓住机会和敌人打游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凭借着这种方式抢夺弹药和物资。

徐广田等人凭借着胆识智慧和百姓们的帮助,在侵略者的眼皮底下抢物资、打洋行、炸桥梁、拆铁路,力求悄无声息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抗日的前线和敌人斗智斗勇,交锋不断。

他们是军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为八路军大部队提供了作战时间和有效补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而日军在游击队与八路军的配合下,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徐广田等人立下大功,一时间成为了乡民们交口称赞的大英雄。

知名作家刘知侠听说铁道英雄们的事迹后,以他们为原型创作了《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是敬佩这位英雄的,所以在作品中就有一个人物以徐广田为原型。然而抗战胜利后不久,刘知侠听到有人这样说:“徐广田叛变了,不能去写《铁道队》了。

谁能料到,徐广田这样一个在山东刚刚沦陷就走上抗日道路的英雄,竟会在抗战胜利后踏上叛变这条不归路。而其实,他的叛变,早就有迹可循。

一念之差,投靠国军

1943年夏天,山东军区召开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徐广田凭借他的贡献被评为甲级战斗英雄。以徐广田为代表的铁道游击队名声大噪,甚至在军区引起轰动。徐广田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山东军区的英模表彰大会之后两年,时间到了对中华民族意义非凡的一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

这胜利是在艰难困苦中拼搏出来的,是千千万万个徐广田这样无畏牺牲的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徐广田走上抗日道路以后,他的兄弟就相继加入了抗日队伍。

不幸的是,徐广田的哥哥在任务中终身残疾,他的弟弟更是壮烈牺牲,永远留在了在战场上。就连徐广田自己也几经生死、多次身负重伤,身体早已被严重透支。

组织自然看到了徐家的贡献,任命徐广田为长枪中队长,等同于部队里连长的职级。

徐广田的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了,往后他或者继续为国效力、或是凭着功勋安享余生都是圆满的结局。

但是徐广田却并不满足组织给予的这些,1946年,徐广田选择了投靠国民党,叛逃了!

其实仔细想来徐广田的叛逃是早有苗头的。铁道游击队初建时期,因为队伍规模庞大,所以徐广田、王志胜、刘金山等人都有各自的中队,相互配合、不分上下。

然而抗战胜利后,刘金山、王志胜分别被任命为枣庄铁路管理局的局长、工会主席,就算是原来游击队的普通队员也成了段长、点长。

只有徐广田还在原地踏步,自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看着昔日同僚甚至下属一一升迁,徐广田那因为荣誉日渐膨胀的内心根本难以接受这样的差距。

其实,在得知这个任命结果后,徐广田就曾大闹过。

“为什么我只能当中队长?而他们能当局长副局长?”

他来到领导的办公室中,大喊着诉说自己心中的不痛快,更是放出自己要离开部队的狠话。

徐广田内心愤愤不平,一会儿认为是向来不和的刘金山阻拦他升官,一会儿又想起来了哥哥的残疾和弟弟的死

气愤之下,他竟然真的离开了部队,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但他回到家里,看见的又破旧的茅草房和面黄肌瘦的父母妻儿,内心的愤恨又多了一层

徐广田想要再去铁路上谋生也无路可去,因为受到战争和形势的影响,铁路也被拆除了,他又一次失去了“饭碗”。

看着父母无法安享晚年和哥哥的残疾,常常听着妻子抱怨家里又没有米粮了,还有身上多年征战落下的病痛也折磨着他那脆弱的神经。

而此时,一个人的到来,似乎带给了他“希望”。

叛徒乔秀峰知道徐广田与组织闹了矛盾,心有不平,便主动找到了他。

乔秀峰大摆宴席,还给了徐广田一些钱财让他补贴家用。谈话之间,乔秀峰屡屡说起国民党的待遇如何之好,俸禄如何之高。

本就对如今的状况不甚满意的徐广田自然动心了,而乔秀峰更是开出了高条件,许诺他更多。

“只要你愿意加入我们,保证你得到的比现在的多,职位肯定也比现在的高。”

起初,徐广田是不同意的,因为毕竟自己在八路军游击队已经多年,还是很有感情的。

但他每每想到自己坐“冷板凳”,组织不给自己升职这件事,就显得更加气愤。而对于组织派来劝说他的人,他更是一句话也不听,只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

最终徐广田背叛了组织,听信了叛徒的保证,走向了国民党的队伍。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徐广田去了国民党的队伍之后也并不是如鱼得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事实上,他根本无法适应在国民党的生活。

当时的国共两党关系紧张,解放战争即将打响。徐广田如果留在国民党任职,那他可能会面临与昔日战友刀兵相见的境地。徐广田虽然想要钱财官位,但他并不是冷血的人,做不到朝昔日的战友开枪。

而且国民党一直以正规军自居,有较为严格的训练。而徐广田因为抗战已经透支了的身体,很难完成这些训练任务,病痛缠身让他无法接受。

国民党高级领导本就多疑。尤其徐广田在铁道游击队声名大噪之初,曾经拒绝过国民党的橄榄枝,让国民党本就不痛快。

徐广田投靠之后也不肯为国共交战出力,国民党高层就更怀疑他是不是诈降当卧底来了。

因而,在种种的原因之下,徐广田在国民党蹉跎了两个月不到就离开了。

之后的几年因为解放战争打得火热,组织上无暇顾及徐广田的叛变。

所以他过了两三年不知所踪的生活,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叛变的报应找上门来。

1949年4月,枣庄地区迎来了解放,公安部门以叛逃组织的罪名将徐广田逮捕。

晚景凄凉,自作自受

上级考虑到徐广田确实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叛变后也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所以最后只判处了徐广田两年有期徒刑,这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出狱以后,徐广田被安排到了陶庄煤矿当矿工。而后又弃工务农,被分到了几亩薄田,劳作谋生,一直生活拮据。

直到1960年,不到五十岁的徐广田因病逝世,结束了这跌宕起伏的一生。

徐广田的故事到此落幕了,一代英雄潦草收场。按照徐广田前半生的贡献,他本该享受英雄待遇,至少衣食无忧地过完下半生,但是最后他却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徐广田这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徐广田正当年时,赶上了最动荡不安、山河飘摇的年代,为抗击侵略者贡献了最好的年华。

然而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徐广田却在彻底的光明到来之前,叛逃到国民党。

而后一步错,步步错,从锒铛入狱到贫病交加,难以想象这些竟会发生在一个抗日战争中的甲级战斗英雄身上。

徐广田叛逃的事情虽然让人感觉惋惜,但是这一切倒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徐广田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在山野里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的家庭条件一般,根本没机会接受教育,他可能大字都不识几个,更遑论爱党爱国这类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且虽然徐广田生性果敢直爽,但他目光短浅,不能读懂组织的深意。面对组织的“雪藏”,他更是心有不平。

但他根本不知道,组织上并没有打算埋没人才,更没有人阻挠徐广田的升职。归根到底,这一切还是在徐广田自己,他既是看不懂,也是拎不清。

徐广田看不懂组织的安排另有深意。

组织让他还管着长枪对是因为徐广田对这些武器装备了如指掌,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且上级已经着手安排让徐广田去军区学习,加强他的思想政治水平,学习结束就要给他升职

而那时的徐广田已经没法相信组织的安排了,最终走上了叛逃的道路。

徐广田拎不清的是国内的形势。

日本侵略者作为国共两党一致的敌人已经被赶出了中国,所以两党间本就岌岌可危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临界点,战争一触即发。

而徐广田在这个当口为了一时得意选择叛逃,无疑是自绝生路。好在他还算及时地迷途知返,没有给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失,才能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只被关了两年就揭过了投敌的事

不知道徐广田后来间或路过铁路会不会想起那段在阳光下厮杀的日子,不知道在午夜梦回时徐广田会不会梦到年轻时在黑夜里跳跃的过往,更不知道徐广田后来有没有见过之前的战友、会不会后悔走上了投敌的不归路。

我们只知道,1966年的寒冬,徐广田却在贫困与病痛交织的折磨中离开了人世。

曾经的甲级战斗英雄、铁道游击队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就这么在一个小山村里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徐广田的故事传奇又精彩,正当年时他从一个农村青年到甲级战斗英雄的经历是让人热血沸腾的。

在那个山河破碎、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年代,人能活着就已经足够不容易,能够奋起反抗并且取得这样功劳的人物都是让人敬佩的,是他们在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刻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他的前半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的崛起,那是一段激励人心的峥嵘岁月,告诉我们拼搏进取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创造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

抗战胜利后,徐广田的人生走向却是出乎意料的,但是仔细想来又在意料之中。

在功绩和嘉奖中滋生出的骄傲自满,是要不得的。

徐广田在一次次的功劳和嘉奖中迷失了自己。他固守着自己的认知,根本认识不到在思想上落后,更不愿意去学习新思想。

没有得到重用他没有在自身上找原因反而怨天尤人、自甘堕落,就因为一时失意而背叛组织,最后落得凄凉落幕的下场绝不可怜,只能说看着英雄走下神坛是可悲可叹的。

一代英雄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却没有鲜花与祝福,只留下一声叹息:那人曾经是个英雄,但也只是曾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游击队   铁道   枣庄   英雄   山东   日军   国民党   队伍   物资   组织   徐广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