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回乡探望女友,女友已结婚,雷锋:没想到你会结婚,不等我了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爱情,雷锋同志有爱情故事吗?他的爱情故事如何?笔者为您慢慢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谈起雷锋,大家想到的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雷锋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雷锋镇简家堂一户贫困农民家里。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1943年至1947年),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哥哥相继死去,年幼的弟弟饿死家中,7岁的雷锋成为了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的帮助下,艰难地活了下来。

时代的洪流推着雷锋向前走。解放后,雷锋的命运有了转机。他先是当了儿童团团长,土改后,雷锋分到了3.6亩耕地,后来在乡政府党支书的帮助下,上了学。

1954年他考入了清水塘完全小学,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5年,雷锋转入荷叶坝小学。1956年7月15日,小学毕业。

16岁的雷锋,一毕业就工作了。他先是在生产队当了3个月的秋征助理员,主要是征收公粮。之后在乡政府干过通信员,在望城县委当过公务员。

雷锋同志工作特别积极,热心助人,由于表现优异,在1957年2月8日,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1958年春天,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工作。期间,他学会了开拖拉机。当时,望城县团委提出捐献一台拖拉机,雷锋省吃俭用,带头捐款20元,是当时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

9月,雷锋响应号召到辽宁鞍山当一名推土机手。1958年11月12日,雷锋和一批青年坐上北上的火车,向辽宁鞍钢出发。

当时,雷锋与易秀珍、杨必华、张月棋编在一个组,组长是雷锋。一路上,雷锋热情开朗、助人为乐,给易秀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车上,大家互相介绍,易秀珍知道了雷锋,原名雷正兴。为什么又改名叫雷锋呢?雷锋怀着满腔的热情要去鞍钢了,时任望城县委副书记赵阳城帮他改了名字,意思是:“要到鞍钢去打冲锋。”

这是雷锋的第一次远行,雷锋掕了一个暂新的苇编提篮和一个棕色皮箱子,皮箱里面装着一本书——《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还有一把口琴。从雷锋的装扮看,雷锋还是很“潮”的,富有文艺范。

每个时代都有向往的职业,在当下,有个稳定的工作可能就是最好的工作,疫情反反复复,挣钱很难,所以体制内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当时“钢铁工人”就是年轻人最向往的工作。

怀着同样的梦想,易秀珍在火车上与雷锋相遇。易秀珍比雷锋小一岁,家庭出身很贫困,鞍钢在湖南招工时,她正在长沙二中读高一,下面还有四个弟妹,考虑可以直接工作,还能为家里省一笔开支,能挣钱,易秀珍一咬牙就报了名。

易秀珍如果上完高中,也是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在那个时代,高中生是很有文化的人,找工作不发愁。

作为父母,肯定不想让女儿走那么远,易秀珍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考虑家里很难,还是坚决地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当时,湖南招了六七百人,他们公社招了十二三人,易秀珍是唯一的女孩。

巧合的是易秀珍与雷锋分在一个组。这就是缘分。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雷锋一行人终于到达鞍钢。

雷锋满怀期待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鞍钢工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人生就是这样,你越想怎么样,反而不一定能怎么样。

雷锋到了鞍钢,由于工作需要被分配到了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驾驶员。之前开的是拖拉机,到这开的是推土机?雷锋不是特别情愿,还是特别想去炼钢。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领导也会安排我们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有的人可能就上手就做了,有的人耍性子撂挑子。其实,工作本无贵贱,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它的意义与价值。

雷锋心里不情愿,还是接受了领导的安排。我们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敬业负责,默默地奉献着。

1959年的春节,当地工人都回家过年了,雷锋和易秀珍两个南方人在鞍钢过年。

当时,雷锋19岁,易秀珍18岁,这个年龄在当下是上大学的年龄,还是个孩子,易秀珍特别想家,又到了过年,更想父母,想兄弟姐妹,就哭了起来。

大年初一,雷锋跑到易秀珍宿舍叫她吃饭,易秀珍没有心情,反而哭得更厉害了。雷锋一直在外面等着,辽宁的冬天很冷。雷锋说:“小易!快起来,我们一起去食堂买点好吃的。”

易秀珍哭得更厉害了,还是特别想家。雷锋见易秀珍始终不出来,就说道:“你这样不吃饭会生病的,过完年你怎么上班?你如果不起来吃饭,我就一直站在这里等着。”雷锋是一个热心人。

易秀珍从房间走了出来,看见雷锋,哭得更伤心了。两个老乡在遥远的异乡,那一刻,易秀珍感觉一股暖流涌进了心头。

雷锋看她情绪不高,就去帮她买了饭,一起过了个难忘的年。他们也结下了最纯真、最深厚的友谊。

时间一是把磨刀石,磨出了人世间的真情,也见证了年轻人的成长。1959年的夏天,鞍钢化工总厂决定在辽阳县新建一座焦化厂。

建新厂需要一批新人加入,白手起家,而且在大山沟里,一般人肯定不愿意去这样的地方。

雷锋和别人不一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是他的学习目标,在动员会上,雷锋积极发言:“苦点算什么,我们年轻人应该经得起风雨,如果领导批准我去,我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就这样雷锋去了没有工人宿舍、没有娱乐场所、没有厂房的弓长岭。

1959年8月20日,临走前,雷锋送给易秀珍一个笔记本。上面有一行赠言:“船,能够乘风破浪才能前进;人,能够克服困难才能生存。”

雷锋鼓励自己的老乡要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他是这样希望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还说,去了弓长岭,有时间我会给你写信。

雷锋走后,易秀珍心里空落落的,说不上是一种什么感觉,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虽然当时二人没有表白,在易秀珍的心里,已经有点喜欢雷锋了。

只要有从弓长岭回来的工人,易秀珍就打听雷锋的情况。大家对雷锋的印象很好,他还想以前那样工作卖力,没白天没黑夜地干,顾不上洗脸也顾不上吃饭,到了夜里还要点灯学习看书、写日记。

易秀珍等待着雷锋给她写信,可日子过去好多天了,始终不见信。

易秀珍在等待中煎熬,在煎熬中等待。她茶不思饭不想,最后,下定决心要去弓长岭上班。为的就是能够见到雷锋。

9月10日,易秀珍的申请报告通过了。她特别高兴,就将户口和粮食关系都转了过去。一到工地,他就到处打听雷锋的工作地址,恨不得马上就见到雷锋。

雷锋正在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干活,忽然听到一个女生叫他的名字“雷锋”,一看是易秀珍,高兴地笑了。易秀珍埋怨他,为啥不给她写信,雷锋半天没说话。

在易秀珍思念雷锋的日子里,雷锋同样想念易秀珍。他为什么没给易秀珍写信,心里还是有些埋怨,怨她为啥不跟着他一起报名到弓长岭。

见到易秀珍,雷锋有些羞涩。他把手上的泥在衣服上擦了擦,笑着问道:“小易,你怎么来了?”

易秀珍说:“我怎么不能来,这地方就只许你来吗?”雷锋说:“这一批来了多少人?”

易秀珍说:“就我一个人,嫌少了吗?”雷锋说:“不少不少。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雷锋心里乐滋滋的。

易秀珍当时能去弓长岭,还是受雷锋的影响,尽管她心里喜欢雷锋,但选择去这样一个艰苦的地方确实需要下狠心,就像当初她选择来到鞍钢一样。

因为这里的条件太艰苦了,一般年轻人打死也不会来。几十个人一间宿舍,食堂是临时搭建的席棚,吃水很困难,还得到很远的地方,很不方便。

而且弓长岭在荒郊野岭,还有蛇,有个同志到了弓长岭,忍受不了当时的环境,最后回老家了。

雷锋以苦为乐,每天都是乐呵呵地,在苦难面前,他从不低头,他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就像他自己说的:“人,能够克服困难”。他的表现也感染了易秀珍,感染了周围的人。

易秀珍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条件实在是太恶劣了。雷锋知道后,鼓励她克服困难,还给她买大米饭送到宿舍,而自己则吃粗粮,在雷锋的鼓励下,易秀珍抗过了那段艰苦岁月。她下定决心,一定像雷锋那样积极工作。

在焦化厂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雷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节约能手、红旗手。”雷锋还出席了共青团鞍山市委召开的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雷锋成为鞍山的榜样与典型。

白天工作,晚上学习,雷锋顾不上关心自己,衬衣脏了没时间洗,外衣破了没时间补,吃的是高粱米饭窝窝头咸菜,过的是最朴素的生活。

易秀珍看见雷锋这么忙,就想替他分担点。帮他洗洗衣服总可以吧。在那个时代,易秀珍还是顾虑很多,怕别人说三道四,心里很矛盾。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易秀珍心疼雷锋,怕他干活太累没时间照顾自己。有一天她鼓足勇气向他说:“雷锋,我给你提个意见。”

雷锋说:“提吧,我保证接受。”易秀珍说:“也谈不上意见,就是个建议。

我这个人很落后,你经常给我谈革命理想,教育我读书的方法,还教我如何记日记。以后,你的脏衣服拿来让我洗,破衣服让我来补。你买饭我买菜,买的饭菜一块吃等等。”

雷锋说:“我们小易回算计人了。”易秀珍红着脸说:“就这么定了,拉钩。”写到这里,读者一定期待后面的故事了。但是雷锋拉了钩,并没有兑现诺言。

她并没有让易秀珍帮助他洗衣服,他愿意帮助别人,但不想去麻烦别人。所以,他还是自己洗衣服,尽管他和易秀珍已经走得很近了。

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来不愿意去麻烦别人。雷锋,帮助别人做好事的事情还有很多。

他一心想着工作,想着别人。有一次,在工地上,天空乌云密布,马上就要下雨了,雷锋看到工地上还有一堆水泥没有盖好,他就招呼同事,叫来了20多个小伙子,大家拿着雨布就开始盖水泥。

等到大家把这个雨布盖到水泥上的时候,天空就开始下了雨,但是,还有一块水泥没有盖布。盖布全部用完了,而且雨已经下了起来。

在这个关键时刻,雷锋就脱下了身上的棉大衣,盖在了淋着雨的水泥上。可是棉大衣太小了,还是盖不好。

他就转头跑回宿舍,抱出了自己的被子,盖在了水泥上。7200袋水泥全部得救了,财产没有受到任何损失,但是雷锋的被子却被雨水淋透了。

第二天,易秀珍就听说了雷锋抢救水泥的事,就立刻到了现场。她看到大家正在七手八脚地帮雷锋把那个大红花被子和大衣从水泥车上拽下来,大家都夸雷锋舍己为公。

焦化厂的团总支书记看到易秀珍,就跑过来了,对她说,“小易,拆洗被褥的任务交给和技术员小于吧。”易秀珍爽快地答应了。

为了让雷锋早点盖上温暖的被子,易秀珍连早饭也顾不上吃。赶紧拆了被褥,开始洗起来。正当易秀珍拿起水桶准备去挑水洗被子时,雷锋回来了。

他给易秀珍拿了两个火烧饼,一手夺去了她肩上的扁担,说:“你吃点儿东西吧,歇会儿吧,我去挑水,回来我自己洗,你帮我缝好被子就行了。”

易秀珍说,“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你昨天晚上没睡好觉。”雷锋说:“没有事儿,我不累。”雷锋挑水回来,又催着易秀珍去上班。

易秀珍忙了整整一个上午,被子面洗干净了,但是里面晾干却很难。因为当时连续下雨,下的很急,被子棉花又重又粘,不容易烘干。

而且经过雨水浸泡的棉花,烘干了以后,硬邦邦的,不柔软。易秀珍心想,这样的被子太不舒服了,盖上不暖和怎么办?

去买一床新的吧,当地没有卖的。再向单位要一张新的,雷锋肯定也不会答应。

易秀珍想了一个主意,把自己的棉絮悄悄的给换了,以后有机会进城再买新的吧。雷锋这个人总是想着别人,从来不想着自己,如果让他知道了,他肯定不同意。

易秀珍将缝好的被子送给了雷锋,到了晚上,雷锋向他表示感谢。雷锋高兴地拍着铺好的被子,好像感觉到不一样。他用手挠了挠头,莫名其妙地“嗯”了一声。

雷锋问身边的伙伴,“你们说连续被雨水泡过的被子,还会柔软吗?还是会变硬?大家说当然会变硬,怎么会变软?”

易秀珍怕事情露馅儿了,立刻就抢过话来,你们这些大外行,棉絮晾干后再用竹竿敲几下,比弹过的棉花还要软呢。

易秀珍当年赠给雷锋的照片

雷锋被糊弄过去了。他向易秀珍表达感谢:“感谢你为我劳累了一天,更感谢你能为我把雨水泡过的被子变暖和了。”易秀珍很开心。

雷锋有一次和易秀珍谈话,二人谈到了将来的打算。易秀珍问雷锋:“焦化厂投产后你是怎么想的,雷锋沉默不语,只是笑笑。”

雷锋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成为一名战士。曾经,雷锋全家5口人被旧社会吞掉4口,每每想到自己的幸福生活,雷锋就想去当兵,以报恩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易秀珍看着笑得很可爱的雷锋说:“别笑呀,赶紧说。”雷锋认真地说:“小易,我想去当兵。”

雷锋跟易秀珍说了当兵的理由。易秀珍心里想:“如果招女兵,我也一定去。”时间在流逝,二人的友情也在加深。

1959年12月9日,弓长岭《矿报》发表雷锋《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1959年12月27日,雷锋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入伍通知书》,这是雷锋最高兴的日子,值得他永远铭记。他向易秀珍分享了这份幸福,易秀珍也替他高兴。

临走时,把易秀珍给拆洗过的被子交给了她,当着大家的面,雷锋说:“替我好好保存。”

之后,又悄悄地对易秀珍说:“山沟里很冷,您不用再盖我的硬邦邦的被子了。”易秀珍很纳闷,就问到:“你怎么知道的?”雷锋说:“第二天我就知道了,我悄悄去了你的房间,发现了这个秘密。”

在今天的辽阳雷锋纪念馆里,有一件珍贵文物,就是易秀珍后来捐赠的——雷锋抢救水泥使用过的旧棉被。这条棉被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人民要不怕牺牲,甘于奉献。

两个年轻人在遥远的北国互相帮助,互诉衷肠,感情又好,早应该在一起了。一层窗户纸为什么没有被捅开。大家看在眼里,也想帮助他们,都觉得是最合适的一对。

雷锋走时,工地的领导把二人叫到身边,问他们,在爱情方面有什么需要帮助吗?意思很明确,就是想撮合二人的好事。

易秀珍脸红了,一时不知所措。她这么远追到这里,心里早有了雷锋。这时,雷锋回答了:“我和小易是老乡,我们像兄妹一样。我们都还很年轻,从来没有谈过这个事。我参军后,我们会继续互相帮助的。”

雷锋走的当天,易秀珍去的很早。领导安排他专门给雷锋戴了大红花,领导可谓用心良苦。易秀珍很激动,比雷锋还激动。

别人都是父母兄弟送行,雷锋是个孤儿,易秀珍就成了他最亲近的人。这种感情很特别,易秀珍想哭又想笑,感觉精神支柱走远了,看着拉新兵的大卡车慢慢走远,易秀珍早已是泪流满面。

这一年,雷锋19岁,而易秀珍更年轻,只有18岁。雷锋参军后,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好战士。

1960年1月8日,雷锋在日记里写道:这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光荣的日子。

我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穿上了黄军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好几年来的愿望在今天已实现了,真感到万分的高兴和喜悦,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他仍然关心弓长岭焦化厂的生产,也牵挂着易秀珍,他给她写过几封信,关心她的成长与进步,但是易秀珍始终没有等到雷锋的表白。

1960年11月上旬,雷锋外出执行任务,顺道回到了弓长岭焦化厂。易秀珍的股长陈日东专门给她放了一天假,让她陪着雷锋转转。

二人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还一起看了牧羊老人,唯独没有谈到爱情。

晚上,雷锋要坐火车走了,易秀珍一直送到车站。临走时,雷锋拿出一张照片,赠给了易秀珍。

照片上的雷锋已经是一名战士,怀抱着手风琴,显得很有文艺范。照片上面写着“青春之歌”,这或许就是雷锋表达爱情的方式吧,一种淡淡的爱。

之前在弓长岭焦化厂,雷锋就曾经送给易秀珍一张照片,当时二人拉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雷锋写了个一个纸条,内容是:小易同志,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我们,生活是何等幸福,前途是何等的广阔,希望你努力的去追求它,向往它。易秀珍当时也回赠了一张照片。

这种朴素的情感放在今天依然很珍贵。记得有一首歌《从前慢》写的很好:“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易秀珍的同事与领导很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几次问她,你和雷锋在个人生活上有什么想法,需要帮助吗?易秀珍满脸通红,不好意思说出口,一直深深地埋在心底。

雷锋像大哥哥一样照顾她,呵护她,关爱他,这种情感二人心里早已有了对方,只是差一个合适的时机表达。

雷锋还会像以前一样给她写信,鼓励她工作、生活。雷锋后来的信少了,他说:“部队很忙,我应该追求更大进步。”但是这层窗户纸仍然没有人捅开。

等待,等待!

但是,特定的情景就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可能希望就来了。有些事,不想发生但发生了。

弓长岭焦化厂后来停产了,工人也被分散了,易秀珍没有选择回鞍山,想着在弓长岭等着雷锋回来退役,后来她被安排到了弓长岭机修厂作铣工。

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技术员詹恒义,1962年2月,俩人结婚。1962年4月,雷锋第二次回弓长岭看望易秀珍,此时已是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易秀珍想不到雷锋会回来,但是其一切都晚了,二人仅仅握住对方的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一句话。

易秀珍哭了,雷锋也哭了。雷锋最后说:“小易,我没有想到你会结婚?你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意,我们从长沙到鞍山,又到弓长岭,这么久了,我们虽然有好多心里话没有表白,但我们是很要好的朋友。

你很善良,也很聪明,有些话不说你也应该明白。我的理想是先国家,立业,最后才能考虑我们。”

易秀珍哭着对雷锋说,“你也应该理解我的心意,明白焦化厂领导对我们俩的心意。你写信一字不提,也不表明态度。

我在单位遇到了困难,遇到了烦心事儿,烦恼事儿。我又该对谁说,又能和谁商量呢?你当兵两年多,在这段日子里,我为你伤了多少心,为你流了多少泪。”

雷锋回弓长岭看望易秀珍,当时带了很多的礼物。但是她什么也没有收,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资格去接受他的任何礼物了。

当时正是六二年的生活困难时期,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她给雷锋做了一碗面条,在面条里放了两个荷包蛋。雷锋只吃了一个荷包蛋,把面条吃完了,剩下一个,留给了易秀珍,让他吃。

叶秀珍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背叛了雷锋,辜负了雷锋的一片心意,哪有心思把这个荷包蛋吃下来?她拿起筷子,默默地流眼泪。

后来,雷锋就走了,没想到这次分手就成了永别。1962年8月15日,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电线杆。

这根杆子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0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

雷锋因公牺牲,在收音机里,易秀珍听到了雷锋牺牲的消息。易秀珍特别难过,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一想到和雷锋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他的影子总是浮现在眼前。

雷锋虽然走了,但是雷锋的精神仍然鼓励着易秀珍继续前行。她时常会想起雷锋,给她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

1965年的2月,易秀珍的丈夫由弓长岭调到了鞍钢设计院,她也回到了鞍山。在鞍山市政公司下属的铸钢厂当了一名铁铣工。

1968年易秀珍抱养了一个出生三天的男孩儿,1970年她又生下一个女孩儿。如今,易秀珍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

雷锋,虽然只活了22岁零四个月,但是在短暂的生命中,他活得非常有价值。他虽然死了,但他仍然活着,他永远活在易秀珍的心中,也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雷锋走了,易秀珍依然会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到抚顺给雷锋扫墓,或者是到辽阳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雷锋。

她说,“我和雷锋之间的故事,除了我老伴。外人很少知道,儿女也是近几年才了解,但是孩子们从不干涉,反正都是过去的事的。”

每当她走进雷锋纪念馆,就有一种感觉,雷锋还是那么阳光、英俊、帅气,作为老乡、工友、好朋友,易秀珍为他骄傲,为他自豪。

雷锋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雷锋的爱情故事很凄美。人世间,很多的事阴差阳错,对于易秀珍,一生值得铭记的人,就是雷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长岭   鞍山   焦化厂   鞍钢   回乡   工地   被子   水泥   没想到   女友   领导   时间   工作   雷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