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李仙洲特赦后见到周总理:我有个问题,13年都没弄明白

194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莱芜战役中围歼了五万国民党军队,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被俘。

往后的十几年岁月中,李仙洲一直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改造、服刑。

不过在监狱中的这些年,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李仙洲,让他迟迟想不出答案。

直到1960年,李仙洲因为在狱中表现优异被提前释放,并受到周总理接待,这个萦绕在他脑海十三年之久的疑惑才被解开。

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困顿了李仙洲13年?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又暗藏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莱芜战役突围失败

1946年12月至1947年1月,蒋介石部队在华东战场接连遭遇失败,华东野战军先后在宿北、鲁南重创国民党军69师、26师、51师。

暴怒的蒋介石将这一切归咎于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的指挥失误,遂派遣心腹大将陈诚前往徐州坐镇,誓要剿灭华东战场上的解放军部队。

陈诚到达徐州后,精心谋划了一个鲁南会战的计划,准备调8个整编师共计31万大军,分成南北两线,直指山东解放区。

陈诚得意地夸下海口:“这次我要跟陈毅在临沂一决雌雄,此次鲁南会战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与此同时,陈诚命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

“调遣三个军的兵力南下,以防南方解放军部队支援华东,限2月8日之前占领新泰,据城守卫,为鲁南会战做准备。”

得到命令的王耀武不敢怠慢,随即派出四十六军、七十三军、十二军整装待发。

只不过,素来老练的王耀武并不认为陈诚鲁南会战的计划天衣无缝,因此他不敢贸然按照陈诚的计划实施,只能一边拖延命令一边向蒋介石发电反应。

没想到的是,急于在战场上取胜的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王耀武的话,反而责怪他没有第一时间响应陈诚的命令。

蒋介石电令王耀武:“此次鲁南会战关系重大,有关两党成败!若鲁南失败,山东也不能独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王耀武的心里有诸多不情愿,也只能听从命令行事。

于是,第二绥靖区三个军的兵力开始南下,为了尽可能保证作战成功,王耀武特地派了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作为总指挥。

李仙洲对于此次出兵同样心有顾虑,虽然大军很快按照命令攻占了新泰城,但由于三个军呈一字长蛇阵摆开,战线拉得太长,后勤部每天要动用200辆卡车为前线输送物资。在这样收尾不能相顾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敌人分割围剿。

李仙洲的担忧是对的,相较于鲁南战场31万国民党大军,明显南方战场一字排开的四十六军、七十三军、十二军兵力更弱、破绽也更多。

陈毅、粟裕两位将军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在觉察到陈诚鲁南会战的意图后,果断选择了正面避战。

毕竟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华东野战军都远远赶不上国民党军队。

陈、粟二人深感无法在鲁南找到机会,便准备转战新泰,将南方战场李仙洲部作为战斗目标。

华东野战军的作战计划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后,陈、粟立刻指示华野参谋长韩世渠,率领两个纵队在正面战场防御,摆出一副要与国民党军决战的架势。

而另一边,华野主力大军却悄悄沿着沂蒙山山路,昼伏夜行向李仙洲扑去。

骄傲自大的陈诚根本没有识破华野的动向,还在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的计划即将实现。

当他反应过来华野主力早已撤离鲁南时,李仙洲部已经陷入了我军的重重包围。

1947年2月20日,华野对李仙洲三军的围歼战正式打响,这便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莱芜战役。

战前,陈毅、粟裕做出指示:

把李仙洲总部、七十三军、四十六军、十二军全部吃掉!不让一个人漏网。

同时,陈毅做出指示:

“先打其他两个军,韩练成的四十六军留到最后。”

当晚十点半,战斗正式打响。

李仙洲部在华野猛烈的进攻中,只能不断收缩防线。

次日晚间,李仙洲接到王耀武集结部队、准备突围的命令。

李仙洲随即召见三军军长,共商突围之事。

在场众人仔细分析了突围和坚守的利弊,除了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之外,其余人等均同意撤退。

最后,众人还是达成了突围撤退的决定。

不过韩练成表示:“现在部队仍然较为分散,集结全部主力尚需一定时间。”

这话落在李仙洲等人的耳中,引得大家直皱眉头,毕竟现在大军处于华野包围之中,突围自然是越快越好。

但考虑到四十六军本就战斗力最强,在此次突围当中必然要充当第一进攻箭头角色,李仙洲也只好顺了韩练成的意,同意等待一天再突围。

可华野解放军就像提前预知了李仙洲部的动向一般,在22日夜间发动了猛烈进攻,并死死卡住了国民党军突围的咽道。

经过一夜血战,等待李仙洲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华野的关门打狗战场形势已经成型。

焦急万分的李仙洲慌忙指挥各部按照命令集合突围,不过众人在指挥部足足等了韩练成一个多小时也不见他的身影。

旁边的参谋不断催促李仙洲:“再不走就走不掉了!”

李仙洲也只能放弃寻找韩练成,下令突围。

只是,没有韩练成的带领,四十六军就是一盘散沙,在战场上像无头苍蝇一样来回逃窜,很快李仙洲的五万大军全部陷入混乱之中。

中午时分,国民党大军在慌乱中闯入解放军布下的口袋阵,犹如困兽之斗般做着最后的挣扎。

战至傍晚,国民党军全军覆没,李仙洲为首的国军高级将领,除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之外,尽数被活捉。

“隐形将军”韩练成

作为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自然受到了解放军的重点关注和控制。

北平解放后,李仙洲被转移到了功德林监狱改造、服刑。

在我军的感化和教导之下,李仙洲逐渐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对自己这些年来在战场中犯下的错误进行了总结和悔过。

面对军事法庭给李仙洲定下的20年有期徒刑,他坦然接受刑罚。

不过在监狱服刑的这些年,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李仙洲,那就是:莱芜战役突围前韩练成究竟去了哪里?

后来,他在监狱中通过报纸得知,韩练成突围成功了,并且顺利回到了国民党部队。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仙洲更加疑惑了,自己率领五万大军都没有突围成功,韩练成又凭什么单枪匹马冲出解放军的重重包围?

在功德林的这些年,李仙洲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情,当然也不会有人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直到1960年,原本被判20年有期徒刑的李仙洲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得到了提前释放。

出狱前,李仙洲作为优秀战犯代表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一番寒暄过后,李仙洲还是忍不住问出了那个萦绕自己脑海多年的困惑。

周总理听完之后微微一笑:“韩练成同志现在就在北京居住,你可以自己去问问他。”

闻言,李仙洲顿时陷入了沉思,从周总理对韩练成的称呼中,他似乎已经隐隐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李仙洲猜想得不错,韩练成将军早就秘密成为了共产党方面的同志,在莱芜战役突围前的消失,也正是因为他赶在包围圈形成之前,顺利抵达了华野司令部。

其实早在国民革命时期,韩练成就有幸接触到了中共党员刘伯坚创办的政治训练班,并跟随西北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刘志丹同志进行了学习,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种子就是在那个时候悄然种下。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的消极抵抗、桂系军阀的腐败作为都被韩练成看在眼里,他对此咬牙切齿,并认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真面目。

在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和了解,韩练成坚定地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未来,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于是从那时开始,韩练成就通过好友秘密联系上了周恩来总理,向总理表达了自己弃暗投明的决心和请求。

对于韩练成的投诚,周总理自然是欢迎的,不过对当时的局势来说,韩练成留在国民党内部作用更大。

就这样,韩练成在周总理的示意下,在蒋介石身边悄悄埋伏了下来。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韩练成领导的国民党四十六军被调往山东战场。

在路过上海时,韩练成专门秘密会见了董必武先生,再次向共产党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组织考虑到两军即将在华东战场兵戎相向,董必武同志专门为韩练成与华东局建立了联系。

所以,当陈诚调遣31万大军欲与华东野战军决战鲁南时,韩练成第一时间就把陈诚的战略意图和部署传递给了陈毅将军。

陈毅、粟裕决定先集中兵力吃掉李仙洲部三个军时,也是韩练成为其提供的情报。

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抵达莱芜外围,与韩练成里应外合完成了对李仙洲的包围。

当初,李仙洲想要尽快突围,韩练成之所以以集结部队需要时间为由反对,就是因为华野布置的口袋阵尚未完成,他必须要为接下来的围歼战争取时间。

从李仙洲集团南下新泰、陈毅将军率主力对莱芜地区形成包围态势、再到莱芜战役全面打响,陈毅将军与韩练成的协同配合非常密切,也为这场大胜奠定了基础。

2月22日晚间,当李仙洲等人还在筹划着次日清晨的突围行动时,韩练成已经趁着夜色悄然出城,向着华东野战军部飞驰而去。

战役结束后,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将军、政治部主任唐亮第一时间赶到司令部与韩练成会晤,几人相见甚欢。

这便是韩练成在莱芜战役中消失的真相。

不过李仙洲刚出狱时恰巧韩练成出差公干,二人未能在北京相聚,直到多年后才从韩练成的口中了解到这段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韩练成在莱芜战役结束后,并未直接光明正大地回归组织,而是再次悄悄回到了南京国民政府,他想要继续潜伏在蒋介石身边,为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不过,经历了莱芜战役全军覆没这样的惨败,韩练成是否会受到蒋介石的惩处?

突围前消失不见,韩练成又是否会引起国民党的怀疑?

“救驾”蒋介石,深得宠信

其实,韩练成之所以有底气再次回到南京,主要是因为他曾救过蒋介石,这些年来蒋介石一直对他信任、礼待有加。

1930年中原大战时,蒋介石在归德车站指挥战斗。

不料,冯玉祥部郑大章率领骑兵奔袭40公里,奇袭了归德机场,紧接着又向蒋介石杀来。

此时蒋介石身边只有200余名警卫战士,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郑大章麾下彪悍骑兵大队,能用来逃亡的飞机也被尽数炸毁。

一时间,蒋介石被吓得脸色惨白。

危难之际,韩练成率部赶到车站支援,击退了郑大章。

绝处逢生的蒋介石激动地握着韩练成的手说道:“你很好!你是哪期黄埔生?”

闻言韩练成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从未读过军校,就连高中文凭也是假用他人名字“混来的”。

不过蒋介石毫不在意这些,回去后他特地下了一道命令:

“六十四师团长韩练成,见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许军校三期毕业,列入学籍...”

从此韩练成成为了蒋介石的嫡系、心腹。

1935年2月,韩练成考入南京陆军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国民党军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并从此与桂系搭上关系。

“卢沟桥事变”后,韩练成找到白崇禧,表示自己愿意加入桂系带兵上前线。

白崇禧对此事表达了支持,不过这还需要蒋介石点头同意。

韩练成对蒋介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蒋介石思考了一下点头应允,他希望韩练成成为桂系当中的一颗“钉子”,替他监视白崇禧、李宗仁。

在桂系的几年之间里,韩练成从一个参谋一步步做到了十六集团军参谋长,深受桂系将领的信任和重用。

1943年,韩练成被蒋介石重新调回南京,任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侍从参谋。

临行之前,已经把韩练成当做自己人的白崇禧特地叮嘱:

“帮忙留意蒋介石的行动,一旦蒋做出对桂系不利的决定,请及时告知。”

而此时的蒋介石同样视韩练成为心腹,韩练成无疑成为了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润滑剂。

可他们殊不知,韩练成早已经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后来,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之后,韩练成一路“逃回”南京。

果不其然,蒋介石仍旧对他信任有加,非但没有以莱芜战败之事责怪与他,反而以“突围后第一时间回归南京”对其进行了表扬。

1947年底,蒋介石亲自任命韩练成为国民政府参军,进入国民党军核心机要部门。

韩练成在蒋介石身边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凡是送给蒋介石的情报都要先经过韩练成的手,蒋介石下达的指令,韩练成也最先过目。

可以说,这时的韩练成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

孟良崮战役时,蒋介石对于张灵甫七十四师是守是走一事犹豫不决。

韩练成了解到解放军正在策划对七十四师的围歼,于是在关键时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共军善打运动战,我们在鲁南就是这样吃的亏。”

就这一句话,让蒋介石下定了死守决心,结果七十四师全军覆没。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随着韩练成向外传递的情报越来越多,他的身份也逐渐引起了众人的怀疑。

后来,何应钦一度掌握了韩练成莱芜战役中“通共”的证据,危急时刻韩练成躲过何应钦追踪,在地下党同志的掩护下潜入香港地区,并于1948年11月辗转来到了解放区,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接见。

至此,韩练成这位“隐形将军”的潜伏生涯宣布结束。

结语

时间来到1975年,周恩来总理邀请李仙洲回到功德林监狱,为那些执迷不悟的战犯做思想工作,李仙洲这才得以与韩练成相见。

对于当年之事,韩练成多少有些许愧疚在心,于是主动上门拜访了李仙洲。

时隔多年二人再次相见,韩练成一进门就放低姿态,向李仙洲表达了歉意,并向他讲述了当年莱芜战役的经过。

早已经回头是岸的李仙洲,对此事也早已释怀,并大度的表示:“我还要感谢你,没有你我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两人就这样握手言和,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了共同建设祖国的战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新泰   莱芜   野战军   南京   蒋介石   国民党   战役   解放军   战场   鲁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