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主席问溥仪:传国玉玺去哪了?溥仪回答引起一片哗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年,溥仪带着几分喜悦和期盼的心情见到了毛主席。一个是末代皇帝,一个是开国元首。

身份的差异,以及过往的落差,使得溥仪在欣喜之余也充满了紧张之感。独自坐在那里,不愿意与人沟通。

敏锐的毛主席一下子便注意到颇受冷落的溥仪,故作玩笑地问道:“传国玉玺还在你那里吗?”

溥仪瞬间被惊得一身冷汗,更是回答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答案,究竟溥仪为何如此紧张?又是如何回答了毛主席的问话?这还需要我们从头说起。

飘忽不定的传国玉玺

玉玺自古是皇帝的专属,是一般老百姓和王公贵族们不能僭越的。而在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王朝中,有大大小小太多的皇帝,可自秦始皇而下,所有皇帝都有一方梦寐以求的玺。

那便是当初由和氏璧制造的传国玉玺,玉玺上雕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那是由秦朝宰相李斯所书。

和氏璧在没有成为秦国的传国玉玺之前,便具有了很深的神话色彩。相传春秋时期,楚人卞和看见凤凰栖落在青石板上,敏锐的卞和断定那下面一定有宝,果然发现一块玉石。

只是在卞和献宝的时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不但没有收下,反而以欺瞒之罪,斩去了卞和的双脚。

可坚信“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卞和近乎执拗地认为自己手中的石头,一定是无价之宝。抱着这块玉石在山下大哭,直到颇为识货的楚文王继位,才相信了卞和。

楚文王命令工匠打磨,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绝世的璞玉,为了感怀卞和,便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其后又经过了许多年,和氏璧流落到了赵国,落入了赵惠文王的手中。秦昭王便假意许以城池来交换,由此引发了我们所熟知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蔺相如完璧归赵

只不过后来,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到了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国手中。

然而本欲传世万年的秦始皇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遗诏会被李斯和赵高篡改,又立了自己虽然宠溺但却极其无能的儿子胡亥为后世之君。

胡亥也果然不负众望地在短短数年便一手葬送了秦帝国,传国玉玺自此又开始踏上了它新的颠沛流离。

公元前206年,刘邦的起义军攻打到了咸阳,已知是穷途末路的秦王子婴率部投降,为了以表诚意,更是献出了传国玉玺。

而本就有意与霸王项羽争天下的刘邦此时自然是大喜过望,暗自收下后,便细心呵护。在建立自己的大汉王朝后,这块玉玺便又成了汉朝皇位传承的象征。

大汉的国祚虽然比起秦朝要连绵不少,但是在西汉末年还是碰到了外戚王莽篡汉。

本还支持侄子王莽把持朝政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知道其竟然准备篡汉自立后,立马勃然大怒,但自己也无力改变现实,气的只得将传国玉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崩碎了一角的传国玉玺送到王莽手上时,他也是又惊又喜,立马命工匠用黄金镶饰。

只是王莽所立的新朝,也果王政君所言,得不到上天的庇佑,很快便兵败身亡了。而玉玺也传入到了东汉建立者,刘秀的手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已经掌控了东汉天子数年的曹家也终于是按捺不住了。

新朝的建立者——王莽

公元220年,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给自己。而为了证实自己得到汉室王朝是天命所归,曹丕竟命人在传国玉玺的刻下隶书大魏受汉传国玉玺

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似乎也没有得到传国玉玺的庇佑。曹魏政权很快便被司马家族取代了,传国玉玺又落到西晋。

此后,传国玉玺又颠沛流离地辗转在许多帝王手中,直到唐朝建立,才享受了一段较为稳定的时期。

然而封建王朝的大势总是合久必分的,唐王朝被朱温篡夺后,玉玺又开始自出流落。虽然最后又落入了后唐手中,只可惜这也是一个短命王朝,没多久便破灭了。

公元937年,被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围困的后唐皇帝李从珂自知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便携带传国玉玺自焚而亡,这块传奇的玉玺自此下落不明,再也无人见到过它的踪迹。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随后的历代王朝都曾私下里寻找过这块玉玺的踪影,只是时间越久,找寻的机会就越渺茫了起来。既然得不到,那不如自己制造,越来越多的皇帝开始刻印属于自己的传国玉玺。

而大臣和民间喜欢趋炎附势的人们也开始制造各种祥瑞,捏造出找寻到传国玉玺的事情。

其中最为有趣的便是前清建立前期,林丹汗的儿子进献给当时意欲灭亡明朝的皇太极手中的“制诰之宝”。

此玺也被附上了一个极其玄妙的故事,言说当时有人在草原上牧羊,看到一只羊三天不吃任何东西,一直用蹄子刨地,主人发现异常,往下一挖,果然获得这枚宝贝。

蒙古人将其视作传说之中的传国玉玺,皇太极与其君臣也认为得到此物,可以吞并天下,立刻将获得传国玉玺的消息编成歌谣,散布民间,为自己将取明而代之的正统之论增加声势。

清太宗皇太极

然而在顺治朝时期,这枚传国玉玺便很少再出现了。大概是此时的汉臣增多,已经有人点醒当权者此非真正的传国玉玺。

等到雍正年间,四川又奏报说发现了“金镶玉印”,而雍正帝为了坚持清朝皇位的正统,一口咬定当初蒙古所进献的便是历代的传国玉玺,如今还藏在大内之中。

这是由于传国玉玺已经被君权神授的思想侵染多年,只有真正地拥有了传国玉玺,谁才是真正的天子,是自秦以来的中原正统。此后民间也广为流传着传国玉玺还在清廷大内之中。

皇帝被赶出紫禁城

民国元年,清朝的最后一帝溥仪并没有像历朝末代皇帝一般或死或亡。而是依旧享受着民国临时大总统给予的优厚条件,居住在紫禁城之中,享受着另一片天地。

溥仪旧照

直到1924年,西北军著名将领鹿钟麟带领军警二十余人冲入紫禁城,要求溥仪等一干人等在两小时内迁出紫禁城。

溥仪众人自然是没有想到民国会突然变脸,但是时代的转变也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只好与他们洽谈希望他们能够通融三个月的时间,方便修葺新的住所,以及打包私人物品。

鹿钟麟面对清廷的纠缠,颇为焦急,毕竟他只带了二十余人前来,而清廷这边还有护卫二千多人,如果发生意外,只怕是不堪设想的。

急中生智的鹿钟麟立马高声对身旁的手下喊道:“虽然时间已到,但事情尚有商量的余地。传我的命令,先不要开枪开炮。”

溥仪等人听到此言,大惊失色,知道是无法再推脱了,便只好在《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上签了字,并交出了自己“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两方印玺。

鹿钟麟

而拿到两方印玺的鹿钟麟反而满脸愠色地看着溥仪,冷冷地说道:“我要的是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不是这两方。”

但是溥仪那里见到过真正的传国玉玺,身为清朝皇室的他,自然是知道当年的老祖宗皇太极他们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吞并明朝,才谎称得到的是传国玉玺。

只是其中的事情只怕是很难同鹿钟麟说明白的,他百般解释,也不能得到鹿钟麟的信任。

鹿钟麟在搜寻无果后,也只好放溥仪离去。只是威慑他若还是想当皇帝称孤道寡,自己绝对会想办法枪毙了他。而若只是想做一介平民,自己这些军人也一定会保护好他。

溥仪虽然在鹿钟麟面前一口答应要做一个顺民,却又为了自己的复辟皇帝梦不惜出卖民族利益,很快与日本人勾结在了一起。甘当起日本侵华的帮凶,在东北地区建立起伪满洲国。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伪满洲国很快便覆灭了,溥仪也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沦为了苏联的阶下囚。

可苏联对这位曾经的皇帝陛下,还是颇为优待的,不仅可以享受单独用餐,还不需要像其他犯人一样劳教。

1950年,溥仪被引渡返回中国,与其他伪满洲国的战犯一同被关进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在狱中溥仪终于是开始忏悔起自己前半生的所作所为,思想也开始逐渐进步了起来。

1959年,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首批特赦名单中赫然写着溥仪的名字,而政府也考虑到他自小便与整个社会脱节,便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工作,后来又任命他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

之后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对这位曾经的末代皇帝都有不少的关照。

周总理与溥仪等人

开国元首与末代皇帝

1962年,毛主席在中南海的颐年堂设了个私宴宴请溥仪,还特意请来了章士钊,程潜几位社会名流作陪。

溥仪与毛主席之前并不相识也未曾谋面,但毛主席还是如同见到老朋友一般,主动迎上去握手,并对众人开玩笑地讲道:“这可是我们曾经所有人的顶头上司,我们都还当过他的臣民。”

章士钊等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那位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与开国元首其乐融融的会面,这在千百年来只怕是头一次。只不过毛主席等人虽然言谈甚欢,可作为今日宴请主角的溥仪却显得有些拘束。

毛主席宴请溥仪

于是毛主席便开始向溥仪介绍起面前的宴会的菜肴,溥仪也是这才发现,一国元首的宴席竟是如此的简朴。

只有几碟湘味的辣椒、苦瓜、豆豉类的小菜和大米加馒头,唯一好像上些档次的便是桌上的葡萄酒。

毛主席又指着陪同的程潜几人,说他们能吃辣,所以才敢造你的反。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就连溥仪也融入了这氛围之中。毛主席见大家谈笑甚欢,便又开玩笑地问溥仪传国玉玺在哪里。

这下可把溥仪惊出了一身冷汗,面色紧张地站了起来,认真地答道:“毛主席,我也不知道传国玉玺在哪里,大概是真的丢了。”

堂堂传国玉玺,国之重宝,竟然真的丢了。参与宴会的众人无不捏了一把冷汗,毕竟那可是中华文明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见证。

毛主席笑了笑,言道:“丢了便丢了吧,反正也不是封建时代了,不讲究受命于天了。不过,现如今我们也有一块代表新中国的玉玺。”

毛主席口中的新中国玉玺其实并非真的是由玉石雕刻而成的,而是由纯铜制造。这枚国印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力,象征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威。

饭后,毛主席又邀请溥仪等人合照,还特意又与溥仪单独照了一张。而溥仪拿到这张合照之后,也是格外地珍视,总是将它摆放在床头之上。

后来照片虽然遗失了,但是溥仪却总是对亲友们提起毛主席对自己的帮助,让亲朋好友们也一定要记住党和主席对他们的优待与厚爱。

而毛主席在会见溥仪之后,也是更为关心起了这位曾经的末代皇帝。当知道溥仪每月的薪水非常微薄之后,毛主席便想将自己的稿费抽出一部分,赠与溥仪,想要改善一下他的生活。

溥仪在收到章士钊替毛主席送来的稿费后感动不已,虽然自己百般推辞,但还是拗不过章士钊的热情,只好收下了这笔钱。并当即口占一诗曰:“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

传国玉玺在封建王朝虽然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但是在新时期,在我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我们再也不需要秉承什么君权神授的思想。

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的政党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玉玺   和氏璧   王莽   紫禁城   太极   王朝   末代   元首   皇帝   手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