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媒人”还有哪些别称吗

自古,婚姻介绍人都被称为“媒人”。这类人一直在我国婚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时代,婚嫁年龄的男女青年都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媒人”的别称非常多。除了“月老”外,还有如“伐柯”(出自《诗·豳风·伐柯》)、“媒妁”(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保山”(出自《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冰人”、“红娘”“红叶”等。这些别称还有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冰人”这个别称来自《晋书·索统传》:相传晋时有个叫索沈的人,善于解梦,预卜吉凶祸福。有一次,一个叫令狐策的人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一个人说话,不知是何征兆,就请索沈为他解梦。索统了解了梦的情节后,解释说,冰上为阳,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却和冰下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应当为人做媒,如果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后来,令狐策当真给太守的儿子做媒,碰巧婚事竟成功了。所以,后来“冰人”就成了“媒人”的代称。


“红叶”的别称,来自唐代的爱情传说。唐僖宗时,有个叫韩翠苹的宫女,身处深宫,渴望得到男女爱情,便冒着生命危险在红叶上题诗,并让红叶随御河水传到宫外。哪知宫外有个书生偶然拾得这片红叶,为其幽情感动,也于红叶之上题诗,并借流水传到宫中,因韩翠苹常偷空跑到御河边上,也就得到了回赠的红叶诗。但两人虽都心怀爱慕,却无缘相识。


也许是天作良缘,后宫释放三千宫女到民间,使有情人终于得以相见。后来他们还求宰相韩咏做他们的媒人,二人遂结为伉俪。婚礼上,感慨万端的韩翠苹,题诗一首:“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情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所以此后,人们便把媒人称为“红叶”。


“红娘”这个别称出自唐代元稹①的《莺莺传》。讲的是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里一见钟情,相互爱慕。但莺莺家族长辈认为两人门不当户不对,于是百般阻挠。但是这两人不顾封建势力的阻挠,极力挣脱礼教的束缚,尤其是在善良、热心、勇敢的侍女红娘大力帮助下,经过各种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后,大胆心细、成人之美的红娘就成了“媒人”的代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别称   媒人   晋书   代称   冰人   幽情   冰上   宫女   红娘   红叶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