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了吗?出小区也算的话”十一过后,旅游业还能撑多久

先问下,这个国庆你出游了吗?再问,顺利回来了吗?

国庆的七天黄金周,很多人盼了很久。

和朋友约了出游,结果临放假几天前,她被单位要求不能出市。

前两天,数据中心发布了总体统计。综合来看,今年十一假期旅游市场整体失衡。

一冷一热的国庆旅游市场,回暖乏力

这个国庆,许多曾经的热门旅游地,不再游人如织。

冷:

很多人受疫情影响,想出门,但有临时管控,和严格的防疫政策的限制

比如新疆、云南、四川等地。还有九寨沟国庆爆冷的新闻,据说10月1号整个景区只有一个游客。妥妥的包场待遇啊!

#九寨沟国庆“爆冷”:7天迎客211位#

“热”:

“就地过节”的背景下,许多大城市人们的度假出行热情不减,纷纷在周边郊区找寻新玩法。

有些京郊民宿“睡到自然醒”,而上海郊区露营一个帐篷难求。

露营热、近郊爆满,是这个假期的常态。人们,除了探亲、回家,不出远门了。


到底走多远算出游?出小区、回老家算吗

不出远门了,那到底统计出游的时候,这数据怎么算的??

前几天,在知乎关于今年国庆出游的问题下,看到这么个回答。

更有一些网友说:


虽说出门,也就算一种出游。

但这出游的质量,创造的经济收入可是没得比。

十一假期的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收入比人次的降幅还大。

出游人数“恢复至”2019年的约60%,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的约44%。 这一看比例,“假日经济”没能生效。

消费降级很明显。


“出游”,以前可能指的是,出国、跨省。至少出市。

这种高消费、高水平的出游,带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旅游。现在呢?


纯靠游客的民宿,还能回暖吗?靠天吃饭,不靠谱

疫情三年,“黄码”、“带星”、“隔离”,完全成了旅游行业的紧箍咒。

从一些民宿老板的呼喊来说,我觉得“只恢复到了疫情前的30%”,一点不夸张。

本身就靠“旺季盈利”支撑“淡季成本”的民宿业,毁灭性的打击就没成功恢复过元气。

“又有几个同行在上个月关门了”

“一直没有客人,现金流只能撑到下个月了”……

归根结底,许多民宿行业大多都是租赁房产,即使没有客人,房租等固定开销还要持续支出,防范风险和抵御危机能力极差。

海南景咖美宿有套新模式——“零租金托管”,疫情期间即便没有游客依然能够创造收入。

靠的就是它和数字化工具的配合。做的主要就是帮助房主维护房屋,吸引缴纳保证金后为其托管。

他们1200套海南的民宿房源,全部线上管理。包括订房、清洁、维修等。

从“签约收房→装修设计→门店运营→房主账单计算”整个流程统一数字化标准运营,打造连锁体系。

伙伴云-民宿运营系统—房源信息管理

这类通过数字化工具,如伙伴云对于民宿业务的改造,让景咖的数字化水平可以媲美拥有百人IT团队的大企业,疫情期间实现了业绩的7倍增长


所以也不是说“死路一条”,但躺平是要不得的。

根据现在的情况,不然及时止损。

不然,找新方法,能有稳定收入比什么都强。



欢迎关注@伙伴云,持续分享更多新闻深度解读,行业前沿内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国庆   海南   房主   远门   疫情   旅游业   假期   多久   游客   伙伴   收入   小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