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网:新书《重塑:AI心理引擎驱动金融创新》发布

《重塑-AI心理引擎驱动金融创新》一书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书记王欢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晓飞副教授、上海观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方彤、观识AI心理研究院院长刘敏博士共同担任主编。该书共19万字[],结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性和先进性、经济管理学院“新文科基地建设”的积累、观识团队AI心理在金融行业的方法论和应用案例、鲁汶团队在心理学前沿研究的贡献,是心理引擎驱动行业数字升级的有益实践。


(2022年5月份发布)

此书由鲁汶大学组织心理研究中心主任Martin教授亲自从心理学角度写序,Martin教授是欧洲[]组织心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巴黎银行和巴林银行的顾问,担任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客座教授,对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结合的意义与价值颇为乐观,并积极推动AI心理引擎实验室的研发与应用工作。

杜军平教授从心理学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角度,为本书写了序,她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她在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团队,专长于社会网络、文旅等领域的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应用,承接了多项国家课题和项目。杜军平教授及其团队积极参与了AI心理引擎的起步和发展,在技术与算法、理论和实践多个层面给予了贡献。

此书由四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什么是AI心理引擎,为何说应运而生的AI心理引擎将重塑金融行业?

第二章,AI心理引擎的理论模型基础,如何与客户建立关系、影响决策、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

第三章,AI心理引擎两大应用场景之一的保险营销。AI心理引擎独创的“客户心理画像”将帮助营销人员深度剖析客户特征,抓住痛点,建立客户的“心动时刻”,促进成单;行为与系统改进将对团队赋能,促使保险营销团队的能力提升。

第四章,AI心理引擎在催收行业的应用。AI心理引擎可以帮助账管员“洞察人心”,准确识别客户,再通过心理策略进行关系搭建、痛点施压、谈判博弈,推动逾期客户的意愿转变,提升账管员与团队绩效。

此书在人工智能+心理学的发展演变、理论模型和应用案例方面填补了空白。

首先,AI心理引擎关注于心智层人工智能暨强人工智能的发展演变,此书在第一章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其次,AI心理引擎的理论模型,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建构了“知情意行”模型和“关系影响需求”模型,这两个模型并不能代表AI心理引擎理论的全部,只是在实践中应用落地的理论依据;

再次,此书的重点是在保险营销和银行催收的场景案例。这是此书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驱动创新”的真实写照。

在此书的封底,有四位来自金融、金融科研、心理学和经济管理领域的专家,对此书进行了推荐。

王玉海博士,亿联银行行长,曾任广发银行首席风控官

金融行业始终要“以人为本”,同时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这本书所介绍的“AI心理引擎”是金融行业“以人为本”卓有成效的落地方案,在智能化手段深度应用的过程中,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我个人看好“AI心理引擎”在金融行业的持续创新!

范小云教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对于人类与人工智能间的复杂关系和未来趋势,《重塑:AI心理引擎驱动金融创新》可谓一本卓越的教材。与AI心理引擎团队的合作,令我们看到了未来金融学和金融业的发展和重塑之门。第一,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来自心理学理论的解释,金融大数据分析从行为现象层的归纳到专家建模的演绎补充了卓有成效的心理算法和干预策略;第二,当AI与心理结合在金融领域应用时,心智层人工智能对效率的提升空间巨大。期待心智层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产生价值的那一天!

孙健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三年前,“AI心理引擎”提出之时,我参与了专家论证环节,非常欣喜地看到心理学团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与创新结出了硕果。《重塑:AI心理引擎驱动金融创新》一书的出版,代表AI心理的方法论体系和金融应用具备了进一步落地的基础。AI心理引擎对心理学应用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促进了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体系化、研究场景数据的丰富化、研究方法论的扩展性,期待AI推动心理学的突破,同时反哺新一代AI在实践领域的广泛应用。

李雅文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心理学作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之一,为神经网络、强化学习等理论进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结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AI心理引擎”通过心理维度的识别与图像,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营销服务、金融催收等场景之中,有望更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相信在不远的未来,“AI心理引擎”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后 记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心理引擎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6月1日,2019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心理引擎元年。

“AI心理引擎”由上海观识创始人方彤首先提出,当与时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欢执行院长沟通时,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和支持,于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观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比利时鲁汶大学组织心理研究中心、北京城市学会,联合发起创办了“人工智能心理引擎实验室”。

2019年6月1日,举办了“‘人工智能心理引擎实验室’成立仪式暨新文科与人工智能高端研讨会”,高峰论坛由王欢院长主持,北京邮电大学时任副校长现任校长徐坤教授致辞,高度肯定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结合的方向、经管学院在“新文科基地建设”的开拓性做法。

成立之际,王欢院长召集人工智能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前任副校长郭军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杜军平教授、社会心理学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孙健敏教授、中科院心理学所蔡华俭研究员和社科院社会心理学室主任王俊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晓飞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闫强教授、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张耘研究员,一起论证了“心智层人工智能”在技术推动、理论创新、应用实践中的价值,为人工智能和心理学的结合指明了方向。

本书结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性和先进性、经管学院“新文科基地建设”的积累、观识团队AI心理在金融行业的方法论和应用案例、鲁汶团队在心理学前沿研究的贡献,是心理引擎驱动行业数字升级的有益实践,今后在健康、教育、电商等领域会有系列成果。

感谢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澜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卫东副教授,对“AI心理引擎”研究及应用的专业指导。

感谢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编辑团队的辛勤工作,他们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并进行了细致的文字梳理。

特别感恩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创办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沙莲香。沙莲香一向鼓励创新和融合,在“AI心理引擎”提出之初,给予极大的鼓励和关注,并在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上给予悉心指导。沙莲香先生构建的“中国民族性”理论体系为“AI心理引擎”的研究依据之一。今惊闻先生驾鹤仙去,相信其至善至美的人生精神,会鼓舞着后辈们在“中国人”的识别与干预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此书适合于人工智能、银行、保险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企业家、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从业人员阅读,特别是参与人工智能引擎生态系统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可以从发展现状、理论模型和应用案例了解人工智能心理引擎,在今后的价值链合作中,找到各自合适的定位,从而获得各自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心理   引擎   新华网   人工智能   此书   北京   新书   心理学   教授   团队   领域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