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内蒙唯一的开国上将,官至副国级长达34年,几个儿子异常优秀

1955年,国家为了表彰在革命道路中付出重大贡献的军事将领颁发了“开国上将”的奖章,得到这个奖章的人共有55个,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长征途中或者在革命战场上奋战的人。

但也有一个例外,他既没有参加长征,也不是八路军,却被授予了这一称号,这个人便是乌兰夫。乌兰夫一个人解决了一个“共和国”,他能获得这个称号也是名副其实的。

一、出生背景

1906年,乌兰夫出生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虽然说他生活的环境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定,但多少也能感受到一点不同,所以他从小就刻苦学习,想要走出内蒙。乌兰夫也没让人失望,在同龄小孩还只顾着玩的时候,他就在一边默默地看书,勤奋学习。

17岁,乌兰夫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平蒙藏学校,在学校他真正接受到了爱国教育,也首次接触到了共产党,在不断地学习深入中,他对共产党的感情也愈加深入,1925年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乌兰夫在学校表现十分优异,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为了让他继续学习,党把他派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学习的时候,乌兰夫更加感受到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独特,内心坚定了为党献身的决心。

1927年,乌兰夫在莫斯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时正逢国内革命,本该回到国家的乌兰夫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继续留在这里学习翻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在学习两年之后,乌兰夫回到了中国。

二、保卫“北大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内蒙地区展开了攻势,身为内蒙人的乌兰夫被党组织派到了自己的家乡。如果这个时候,乌兰夫没有及时回去,可能内蒙地区就会沦陷,日本会将内蒙分离出去。好在他学习了翻译技能,又赶回去的及时。

在当时,内蒙古还处于封建贵族统治阶层,受到德王的统治,这个时候要想和日本作斗争就必须获得德王的支持。乌兰夫也知道德王的重要性,所以在他接到任务以后就去拜见了德王,希望德王能够号召百姓一起抵抗日军。和德王对话的过程中,乌兰夫不停地讲道理,给他分析当前面临的危机。

可德王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心思听这些,只在乎自己的权利地位,他想要“民族自治”,能够依靠日本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所以乌兰夫的这些话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乌兰夫意识到了德王的企图,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劝说,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这时的乌兰夫改变了方式,他印刷了德王的罪行传单,将德王的丑恶嘴脸告知大众,一瞬间就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

德王听到消息非常不爽,但是碍于日本人在,他没有自己亲自行动,而是派人去抓散发相关消息的头目——乌兰夫。

乌兰夫知道这个时候的自己处在劣势地位,坐以待毙只能被德王抓住,所以他策划了一场白灵庙暴动,这场暴动赢得了胜利,连毛主席都不断称赞,这场暴动也体现了爱国人士保卫土地的决心。解放战争期间,又有反动势力蠢蠢欲动,乌兰夫不但顺利解决并且还解放了内蒙古全境。

三、获得荣誉

乌兰夫为内蒙古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内蒙古的解放多亏有他。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乌兰夫表现非常优秀,对内蒙古做出的贡献极大,所以并没有把他调回党中央,而是让他继续留在了自己的家乡。

后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乌兰夫这个时候才被调回了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来还相继担任了很多重要职位,副国级干部的头衔在他身上带了三十多年,直到离世。

更值得一提的是,乌兰夫的后辈们也都很给力。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官衔都很高,大儿子连续两年担任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三儿子担任了山西省副省长,都非常优秀。

了解了乌兰夫,大家就应该知道他对国家的重要贡献了,所以即便他从来没有参加过长征,没有加入过八路军,也获得了“开国上将”的称号。

乌兰夫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内蒙古,可以说有了他才有了如今内蒙古的繁华,他现在还被称作是“草原之子”受到众人爱戴,他是内蒙古的英雄,更是我们中国的英雄,不应被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内蒙   土默特左旗   乌兰   莫斯科   蒙古   内蒙古   暴动   日本   上将   共产党   称号   异常   儿子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