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之要谈

#健康科普大赛#

当前,中国社会即将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是直接关乎到家庭的幸福。所以,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是一定要学习和研究的。

古人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也。”国粹中医在预防保健,以及疗疾去病方面,有着丰厚的积淀,有着可靠的优势。这里,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谈一谈老年养生去病的知识。

老年人因脾胃功能下降,肝肾亏虚,心气虚弱,造成阴阳失调,免疫力下降。若不注意调理,很容易诱发老年疾病。诸如肠胃炎、支气管炎、骨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如何做到有效预防与积极保健呢?

民以食为天,正确的饮食胜过一切药物。老年人更应该在一日三餐上下功夫。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个任务应由子女承担。首先做到精选食材,合理调配。老年人因其脾胃功能下降,不宜多食,故而饮食宜少而精,保证营养供给。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基础,每天不可少,也不可多。饮食的功能有营养、愉悦和药性三个方面。因此,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还要兼顾营养和药性,也就是饭菜要美味可口,又要寒热、补益、宣泄得当。做到这一点,需要了解食物的性能,还要明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食物要求,应及时调整。其次,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吕氏春秋》上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因为脾主信,所以,饮食一定要按时。不可饥饿,也不可饱食,这样对身体最有益。反之则害。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养生也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四季阴阳变化,谨防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侵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更应该慎起居,合自然。早睡早起,以滋阴养阳。春夏出外活动,以养阳。秋天防燥避风,注意敛藏。冬天早睡晚起,以避寒邪。

养生先养心,精神保养是最高级的养生。《淮南子》上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黄帝内经》上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见,心平气和,愉悦宁静,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时常保持这样的好情绪,是最好的身体健康的导引术。老年人平时要有健康的娱乐活动,根据自身的情况,可选择养花种菜、书法弹琴、看电视聊天,看电视要看一些欢快的节目,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好。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活动”“活动”,活着就要动。老年人也不例外。老年人活动要量力而行,酌情选择散步骑车、打拳跳舞,出外旅游等活动形式。适当做一些家务劳动也是很不错的,但不可过劳。过劳则伤身。

最后才是药物的保养。老年人脏腑、气血多虚弱,阴阳易失调。而中药的保健抗衰老作用由来已久,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160多种药物具有“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功效。这些药物一般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及阴阳双补的作用。要想延年益寿,老年人不妨一用。常用抗衰老药材有黄芪、党参、枸杞子、首乌、山药、当归、菟丝子、三七粉等。具体用法,还要有专业人士根据个人体质做出指导才好。

总之,老年养生保健需要多方面调理,长时间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起居、精神、运动、药物等方面的保养。老年人为家庭、为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人子女当尽心赡养,竭力帮助,老年人自己更要自强、乐观。希望天下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天下大同,喜乐融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淮南子   老年   滋阴   药性   脾胃   老年人   阴阳   药物   饮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