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大军是怎么在大渡河覆灭的?

1935年5月16日黄昏,中央红军先遣部队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到达德昌外围的丰站营和八斗冲,川军仅仅打了几枪就撤退了,而且一退便无影无踪,中央红军顺利地进入德昌县城。

中央红军的后续部队在这里休整了两天,过了德昌再往北就是西昌。

国民党军调集部队决定死守西昌,但红军队伍却在西昌西南15里的地方,夜晚绕城而过,往泸沽方向去了。

1935年5月20日,中央红军先遣队到达泸沽。

从这里再向北前去大渡河有两条路:

一条是大路,从越西到大树堡渡河,河对岸是富林,直通成都。

另一条是小路,经冕宁,通过彝区,到达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是雅安地区。

刘伯承率领中央红军先遣队,决定穿越彝族地区,对于中央红军来讲,在遭遇巨大损失的湘江战役之后,一次近乎赴汤蹈火的行动就此开始了。

大渡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水流汹涌,河面上旋涡处处,自古无法泅渡,一旦失足落水,无论水性多高超,也必死无疑。

要想渡过大渡河,只能靠木船摆渡,由于河水流速极快,必须把渡船拉到渡口上游几里之外,然后放船,船工奋力闯渡,才能将船斜冲到对岸。

1863年的春天,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4万队伍,从云南渡过金沙江北上,到达西昌附近,他的计划是渡过大渡河,夺取四川平原。

石达开离开西昌之后的北上路线,正是现在中央红军要走的那条通往大渡河的小路,经冕宁到达大渡河边,渡河后到达雅安地区。

在这条崎岖的小路上,石达开买通彝族土司,到达安顺场。

安顺场渡口三面临山,一面临河,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被收买的土司突然改变立场,配合清军将4万农民起义军紧紧包围。

石达开率部在大渡河南岸整整徘徊了一个多月,多次企图渡河,都因水流湍急以及清军的阻击而失败。

其间,在一次强渡时,大军已经渡过1万人马,但是天黑了,石达开认为,渡过河的前锋将背水作战,没渡过河的部队将与前锋被截为两段。

于是,一向用兵谨慎的石达开下令将已经渡过河的1万人撤回来。

当农民起义军再一次准备强渡时,石达开的一个妻子在大渡河边生了个儿子,被围困的大军立刻停止渡河,决定在这个绝地庆贺三天。

三天过去了,大渡河水由于山洪暴发“徒高数丈”,石达开4万人的大军,因此被困岸边。

清军趁机连日发动猛攻,起义军苦战之后弹尽粮绝,大渡河上漂满了起义农民的尸体。

最后时刻,石达开决定率领起义军决死一战,但是清军已经逼近起义军的大本营。

面对即将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石达开决定“舍命以全三军”,他写信给清廷四川总督骆秉章,求自己一死而赦免他的部下。

陆秉章假意受降,石达开命令士兵把他的五个妻妾全部扔进大渡河,然后自己一人走向清军的营帐。

被俘后的石达开在成都经过严刑审讯,最终被清政府以极其残酷的“凌迟”处死,而他的部下2000多人并没有被赦免,在放下武器后全部被杀。

现在进入大渡河的中央红军依然没有退路:

后面,有国民党中央军薛岳和周浑元的追击部队。

西面,有滇军孙渡部沿着雅砻江的布防。

东面,有川军杨森的第20军和郭勋祺、陈万仞等部的联合阻截。

前面,大渡河上的主要渡口已经布满川军刘文辉的部队。

中央红军进入了一个狭窄封闭的区域里,如果一旦被大渡河所阻挡,挣脱被围歼的命运必将是一场血战死拼。

红星闪耀【第二十八期】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大渡河   德昌   太平天国   西昌   彝族   安顺   川军   起义军   红军   大军   部队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