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


很多人自杀都是因为懦弱,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自杀也是因为懦弱吗?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屈原的家乡就是楚国丹阳秭归,今天的湖北宜昌秭归县乐平里。

如今在乐平里还保存着大量关于屈原的遗迹遗址,如屈原宅、屈原庙、乐平里牌坊等,其中以“屈原八景”最为有名:读书洞、照面井、玉米田、擂鼓台、滴帘珍珠、伏虎降钟、响鼓岩、回龙锁水。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一颗赤诚心,是屈原一生的追求!

屈原虽然出身贵族,但从小都是生活在民众之中,从十岁开始,屈原便做了许多体恤老百姓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美赞。

屈原是楚怀王的堂兄弟,从小在一块儿长大,留下了童年的友谊,屈原也发誓,一生要为楚国效力,要协助楚怀王,把楚国做大做强。

公元前317年,二十四的屈原担任楚怀王左徒,参与议论国政,兼管来往于各国的贵宾。从事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左徒”一职也是楚怀王为屈原特设的。

也是在这一年,屈原从事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屈原继续深入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因此也得罪了不少权贵。

在那个时期的战国社会,各诸侯国之间毫无道义、信用可言,只有赤裸裸的利己关系,还兼并着各国之间的战争。国家只有尽可能地将财富用于军事建设,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但当时的旧贵族们都是庞大的不劳而获的消耗体。面对这样一个存在严重的社会制度,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应当时社会的发展需求,否则很难自保。

实行变法改革之前,屈原也是做过很大的心里抗争。如果实行变法改革,就会得罪旧贵族和权贵们,往日楚悼王时的吴起,在变法过程中,打击旧贵族特权,在失掉楚悼王这个靠山后,被旧贵族乱箭射死;在秦国变法的商鞅,因变法触怒旧贵族,死后仍旧被五马分尸。

这些并不遥远的鲜活例子,就像震耳欲聋的警钟,不断冲击着屈原的心里防线,但屈原还是接受了楚怀王交给他的任务,实施变法革新,争取让楚国不再受人欺负,争取让老百姓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那我屈原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

屈原起草的变法在一步步实现,楚国的形势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本来由弱变强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好事,但由于变法损害到了旧贵族们的利益,他们对屈原心怀仇恨,他们在等待着时机,迫害屈原来保全自己的利益。

公元前314年,屈原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三闾大夫就是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

这对于一心要忠心报国的屈原,他所起草的变法制度和谏言得不到采纳,内心是多么的煎熬和无奈。

公元前304年,屈原初次流放汉北,今河南南阳西峡、淅川一带,随后又放逐江南,到洞庭湖一带,此时的楚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

两次被流放之后,屈原的爱国情怀,只能寄托于诗歌之中。


屈原先后被流放,加起来24年,第二次流放长达18年,自此他再没有回过楚都。

屈原在人生最落寞的时刻,仍然是积极的,他坚持不懈地创作,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还有想为自己所热爱的楚国做点什么,却得不到赏识的悲苦。

他在《离骚》中挥笔写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心中所追求的东西啊,多少次死亡也不惧惮。

即使前路无望、所求渺茫,也不曾有片刻动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甚至可以给这样灰暗的境遇,涂上亮丽色彩:“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人穷志屈又如何,他要令凤凰翱翔,看云层掀空,让斑斓奇景闪耀天际。在他富饶的精神世界里,哪怕身处蛮荒之地,哪怕遭受朝廷不断地冷落,哪怕遭受的他人的不解,以为他脆弱又自恋,他都以自己热爱的方式生活着。

眼见楚国外有强敌,内有奸臣,屈原万分担忧,他整日在江边徘徊,悲伤地吟诵着担忧国家和民众的诗篇。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传颂千古的佳作,其中有《离骚》、《天问》、《九章》等,更是让后人喜闻乐见,痴恋其中。

屈原是位诗人,从他开始以后,中华民族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也称作“骚体”,在后世的诗篇创作中,大都以这种文体为主。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郢被秦国大将白起攻克,百姓四处流亡,国军和众大臣也都仓皇出逃,楚国灭亡了。

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永世怀念


曾经在楚怀王的带领下,楚怀王任命屈原为左徒,在他们兢兢业业,不断地变法革新中,楚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如今却走到了穷途末路。

秦将白起率虎狼之师蜂拥直入楚地,两年间楚国势如破竹,最后都城郢都失陷,郢都城内的楚国先王之墓尽遭焚毁。

世人不用多想,屈原此时的悲苦与痛心是无以言表,屈原悲痛欲绝,他独自走在汨罗江边。

五月初五这天,屈原作了最后一首诗《怀沙》后,怀着满心的悲愤,抱石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百姓驾着小船打捞屈原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当地的百姓就将鸡蛋和饭团扔进江水中,想喂饱河中的鱼虾,让屈原的尸体免遭噬咬,还有人将雄黄酒倒入江中,为了迷晕江中的水兽,避免屈原遭到伤害。

屈原以他的赤子之心,走完了他悲苦的一生,然而他也是幸福的。涛涛江水流,后世年年不相忘,他也不再孤独。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上古时代,是由上古时祭祀龙图腾的祭龙礼俗衍生而来的,而这一天,也成为后世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他的爱国情怀也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屈原为什么投江

屈原抱石投江

看着曾经一度强盛的楚国被灭,百姓流离失所,屈原再也掩盖不了心中的那份悲愤——我不能苟活!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什么要投汨罗江自杀?或许以身殉国就是最好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屈原   爱国   汨罗江   乐平   秦国   楚国   诗人   公元前   后世   贵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