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3岁的黄维在方志敏墓前泣不成声:我辜负了你的期望

1918年,在山西第四师范学校,黄维与大四岁的方志敏大哥成为了至交好友。

在校期间二人畅谈理想,有同样的远大抱负。并相约一同去考黄埔军校,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

毕业后,黄维却违背了誓言,走上了与方志敏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

此去一别,黄维直到73岁才意识到自己迷途多年,于是连忙跑到方大哥墓前忏悔,哭诉自己辜负了方大哥的期望。

为什么黄维会没能与至交好友一起走上革命的道路呢?又为何等到73岁才去方志墓前忏悔呢?

初相识

黄维出生于1904年,殷实的家境给他提供了良好的读书机会。1918年,黄维14岁,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考到了江西省第四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遇到了老乡方志敏。

方志敏比他大四岁,因为地缘和年长的关系,方志敏对这个“弟弟”十分关照

在来到第四师范以前,方志敏曾就读于叠山书院。在那里,方志敏听过无数遍抗元英雄叠山的故事。

叠山为了抗击蒙古军的侵略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然而,却依旧不能阻挡宋朝的覆灭。眼看心中的家园被毁,叠山无法接受元朝的统治,于是便隐姓埋名,过上了隐士的生活,最后和自己报国的理想一起,葬身在了深山老林中。

生活在乱世,方志敏与叠山感同身受,一直把救国救民当做最高理想。令方志敏惊喜的是,这个“弟弟”和他一样有着报国从戎的理想。

因为过于儒雅,黄维看起来有些呆板,因此他的朋友并不是很多。在空闲时间,黄维不是在看书就是去找方志敏玩。

有一天,黄维像往常一样去到方志敏的宿舍,恰巧看见他桌上摆了几本进步杂志。黄维随手翻看,却被书中的理念深深吸引。

“《新青年》讲得可真好。”黄维不由赞叹,忍不住想要继续读下去。但考虑到军阀混战的外部环境,黄维有些不放心,于是又问道,“学校允许看这些吗?”

“当然可以,许多学生都在看。而且先生不是还在课上说,要我们多听多看吗。”

黄维对这些书感兴趣,方志敏十分高兴,所以当黄维提出要借阅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没过多久,黄维便抱着书来找方志敏——他已经全部看完了。这段时间他废寝忘食,看到陈独秀先生提出要打到军阀的时候热血沸腾,可离开了书,黄维却觉得四处黑暗,找不到新中国的出路。

于是他来找方志敏解惑,希望这个年纪稍长的大哥能给他一个方向。

“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这个问题方志敏想了不止一次,也早就做好了打算。于是听到黄维的提问后,他大方地说,“去跟着孙中山先生搞革命,他的‘三民主义’讲得很好,坚持走下去,国家一定有未来!

方志敏的话对黄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令他头脑中报国的理想也逐渐明晰起来。

因为志同道合,黄维和方志敏的往来更加密切。然而方志敏毕业后却没有去找孙中山先生,而是在南昌指导农民运动,并在家乡创立了革命根据地。

再相见

4年后,黄维从师范学校毕业。按照老一辈的思想,师范生理应教书养家糊口,于是家里安排他到贵溪做普通教员,负责学生们的思想启蒙。

这与他最初的理想大相径庭,不过黄维骨子里的呆板让他选择了妥协,并在母亲的安排下,不得已早早地与当地的一位女子结婚,过上了老一辈眼中“安居乐业”的小日子。

但方志敏在他心中种下的革命火种并未熄灭,在教书育人之余,黄维时常关注国家动态。终于在1923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实现理想的契机。

这年,有同学说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开办军校,许多地区都可以报名。听到这个消息黄维热血沸腾,昔日的革命火苗在心中迅速燃烧成熊熊烈火。

1924年,黄维不顾家中的反对,毅然踏上了从军的旅途。他出发后的第一站就是南昌,自毕业后他与方志敏许久未见,但说起报考黄埔军校,他第一位想到的同袍就是方志敏

于是黄维找人要了方大哥的联络地址,急匆匆地坐车来到了南昌。没想到没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艰辛,一下车,他就“得来全不费工夫”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在挤满人的车站里,方志敏站在人群中激情满满地向大家做革命宣传。他的声音比几年前更喑哑了些,但却更有力度。

他说,“同胞们,现在外面军阀混战,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要团结在一起,一同建设新中国!”

黄维站在人群外听着他的演讲同样激情满满,仿佛又回到了在学校时的岁月。黄维忍不住从人群挤过去,激动地叫了一声,“方大哥!”

然而两人还没来得及好好叙旧,外面就有一群军阀装扮的人冲了进来,四处盘问,像是在找什么人。方志敏连忙拉着黄维躲了起来,来者没有找到人,很快又离开了。

见识过这等“惊心动魄”的场面,黄维发现自己对方大哥的敬佩又多了一分,现在方志敏不只是学校里那个空有爱国抱负的青年了,还是一个有勇气在旧社会里作出改变的勇士。

一番夸赞过后,黄维终于说出了自己来南昌的目的。

“不知方大哥得到消息没,孙先生要办军校。你怎么想?”

方志敏听闻略作思考便答道,“我觉得可以报名。”

就这样,二人相约前去上海的报考点。下了车,看着繁华的上海大都市,方志敏感慨万千,当谈到这是军阀的辖区时更是扼腕叹息,直言这么好的地方被军阀糟蹋了。

不过由于黄维和方志敏过于积极,黄埔军校的招生还没有开始。而且又一个悲观的消息传了过来——开办军校暂时是个传言,能不能办得起来还不好说。

尽管如此,黄维二人还是决心在上海待一阵子。为了解决生活问题,黄维在方志敏的照料下前往附近的一家机械厂做工。好在艰苦奋斗一阵子后,终于听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

于是黄维和方志敏二人连忙前去报考,并且十分顺利地通过了初试。然而,就在二人相约去广州参加复试之际,方志敏却因为革命事业耽搁了下来,只好说服黄维先去上学,自己忙完就去找他。

永分别

虽然万分不舍,但黄维犹记方大哥对自己的嘱托,在火车汽笛的呜咽声中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途。

只是此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然成了二人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黄维骨子里墨守成规,早就习惯了对方大哥言听计从,此次离开方志敏仿佛失去了主心骨。在独自前往广州的途中,黄维不止一次懊悔为什么没有问清方大哥离开的原因,更懊悔没有一再挽留他与自己同行。

其实黄维不知道,即便他问了方志敏,结局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早在去年,方志敏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次回江西是要领导弋阳横峰的起义运动,不对外言是党内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

1924年4月底,黄埔学校的录取名单公布出来。黄维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万分激动,但他上下扫视了一圈却没有看到方志敏的名字,不免有些失望,看来方大哥说办完事就来找自己的话没能兑现。

在军校学习几年,作为黄埔一期生的黄维表现优异,深得军校老师的喜爱。毕业后,他先后参加了北伐和四一二政变。蒋介石等人的“器重”,加上传统的儒学思想让黄维谨记“君君臣臣”的忠义之道,

于是在政变之后,黄维就死心塌地地跟随蒋介石。先后对红军发动了几次“围剿”。

1934年,方志敏被国民党抓捕,在次年月遭到反动派的毒害。这件事黄维当年是否知情没人清楚。

不过按照黄维“唯命是从”的性格,就算知道此事,他也未必会违抗上级“旨意”。

黄维执法如山的性格在国民党内可见一斑。一次,杜聿明因兵败逃回国内。黄维负责处理此事,按照国民党内规矩,要对其进行问责。

杜聿明担心责罚过重,于是想私下与黄“套近乎”,不仅大摆宴席,还偷偷送礼,却依旧没能让黄维松口半分。

其实,黄维并不热衷于战事,他满腹经纶,最终还是发现教育领域最适合自己。于是在1940年往后黄维便把全部心思放到了军事人才的教育方面,成为了新制军官学院的校长。

如果不是48年蒋介石再度请他“出山”,黄维此生应该都不会再踏上战场

这年,国民党“旧友”登门拜访,一边与他打感情牌,一边向他灌输“恩师”蒋介石的困局。显然,这些人在来之前是做足了功课,深知黄维有儒家情节,便一而再地将他推向“报恩”的风口浪尖。

无奈之下,黄维便只好出任国民党十二兵团的司令。为了让他心甘情愿,蒋介石承诺,只要打完最后一仗,就放他回去安心办军校。

终垂泪

只是黄维哪里知道,这次可是有去无回。

在淮海战役中,黄维对上了自己的在黄埔军校的老同学陈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黄维的路数早已被陈赓摸清。

陈赓笃信黄维还是老一套死板作风,于是使了一招“空城计”,佯装解放军“弃城而逃”。

黄维果然上当,被陈赓率部团团围在了双堆集内。

面对自己的失败,黄维还“慷慨陈词”了一番,“陈赓读书就比我强,栽在他手里也不算亏。”

淮海战役之后,黄维再次进了学校,不过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军校,而是中央的战犯改造“学校”。

不过由于蒋介石“善始善终”地在报纸上宣扬他的事迹,黄维对其十分感恩,在管理所内表现得像一个迂腐的古人,成了我党最难改造的“顽固”分子。

不仅在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一言不发,甚至妻子的“劝降”都不能使他动摇。

战犯管理所内的吃食一般,妻子出于心疼给黄维送来了丰盛的饭菜,并劝他积极配合我党,争取早日出来。

听到这话的黄维暴怒,他直接把餐盒掀翻,并呵斥夫人,“你以后不要再来了,你送的饭我也不会吃的。”

27年来,黄维都坚持自缚于狭隘的认知中,坚守着所谓的“铁骨”,不肯做出一丝让步

对于他的固步自封,我党不做过多追究,不仅为他根治病症,还时常给他优待,对于黄维提出的要求我党也会尽可能地满足。

1975年,黄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出狱。

尽管没有喜形于色,但我党多年来对人民和战犯们的所作所为也被他看在了眼里。

黄维不是不知道错,只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很难,尤其是让这个儒性的“书生”承认自己大半生的信仰是错的,更是难上加难。

1977年,黄维受邀去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在参观烈士纪念馆时,黄维的心情愈发沉重。

对于普通人来说,名册上写的是英雄,可对于黄维来说,每一个映入眼帘的名字都会让他联想起一张熟悉的面孔,或是昔日的老师,或是旧日校友。

更令他哽在心头的是,这些人的逝世或多或少都与他有关,尤其是看到方志敏的名字时,黄维的心理防线终于崩塌。

于是他连连请求去陵园见一见方大哥的墓碑。在夕阳的余晖中,黄维忍不住在方志敏的墓前失声痛哭,对祖国和人民作出了深深的忏悔。

“方大哥教导我成为利国利民之人,我却辜负了大哥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0

标签:淮海战役   黄埔军校   我党   南昌   战犯   军阀   泣不成声   军校   蒋介石   墓前   大哥   理想   方志敏   黄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