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勇为完成祖父遗愿,申请将“两蒋”移灵大陆,3句话令人唏嘘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逝世,至死也未能回到大陆。

蒋介石临终前,对子孙们说叮嘱。不要将他安葬在台湾省,将来魂归故里,把他葬在中山先生一侧。

因此,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台湾省桃源县大溪镇慈湖,后来蒋经国的遗体也被安葬在这里,等候落叶归根的那天。

蒋介石的幼孙蒋孝勇于1996年8月,带着妻子返回浙江奉化,祭奠先人。

蒋孝勇想起祖父的遗愿,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在返回台湾省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想把“两蒋”的遗体送回内地安葬。

席间,蒋孝勇两句掷地有声的发言,引来世人唏嘘……

年幼聪慧,深得老蒋喜爱

蒋孝勇是蒋经国第五个儿子,出生时家族已经衰落。

他是1948年出生的,当时的情况很糟糕。

从小他都和父母一起奔波,没能平静地生活,蒋家父子都觉得亏欠了他。

蒋介石从小就很宠他,在他事业最低谷的时候,情绪一直很低落,但是每一次见到蒋孝勇,他都会感到高兴。

蒋家战败台湾后,他随家人迁往台湾,深得蒋介石夫妇的欢心。

蒋家为了培养下一代的继承人,早就已经做好了蒋孝勇的安排。

高中毕业之后,他就去了一所军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蒋介石对他很是欣赏,甚至还想让蒋家出一位将军。

蒋孝勇在军校读书很努力,他的成绩和其他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但是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两次手术都没有痊愈,蒋孝勇不得不选择另外的路。

1970年蒋孝勇去台湾大学进修,虽然他离开了军校,但却有一个让他念念不忘的人,就是方智怡。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久,彼此都有了好感,自然就走到了一起。

蒋孝勇与方智怡于1973年举行结婚典礼,曾与蒋介石、宋美龄二人合照,

蒋介石的病情本来就很严重,在孙子结婚以后,他也再次病倒。

蒋孝勇在大学里混得风生水起,大家本以为他会追随他的父亲、祖父,走上从政之路。

不料蒋孝勇却意外地转到了经商上,他觉得这种勾心斗角着实让他心烦意乱。

以前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走另一条新的路,也许会让他的心情好一点。

蒋经国得知这件事情后,虽然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何要做生意,但也尊重儿子的选择。

蒋介石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是大吃一惊。

他曾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蒋孝勇的身上,想要有朝一日,蒋孝勇能够在他身边辅助他。

但是现在,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这让他很是伤心。

蒋介石于1975年4月去世。

他生前为身后事作了妥善的准备,他临终前安排了自己的后事,自己的棺材不要下葬。

希望有一天可以葬在大陆,故将遗体安放在桃源县大溪镇慈湖。

1988年蒋经国过世后,蒋经国的儿女依遗嘱把他的棺木暂时安放在慈湖附近的头寮旅馆。

“待两岸统一后迁葬奉化溪口生母墓旁”。

1996年蒋纬国首先提出要把蒋家父子安葬到内地,这个问题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

事实上,在台湾民众中,也流传着,是因为两蒋的遗体没有入土,导致蒋家第三代大部分都是在青年时期去世。

蒋孝勇得了癌症,两个孩子在美国出了车祸,险些丧命。

因此对于蒋家人要安葬,大部分台湾民众都表示赞成。

台湾官方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就地奉安”,埋葬在台湾,并选择了五指山的墓地。

后来,蒋经国夫人蒋方良力挺,着手兴建工程。

但是蒋介石的唯一在世的孙子蒋孝勇却不同意。

他说:“如此一来,日后再迁葬,不就是掘了蒋氏祖先的坟墓吗?”

1996年,尽管身患癌症,他还是在记者会上说:“蒋家坚决同图谋分裂中国的‘亲日分子’抗争到底。”

并宣称:「两蒋的遗愿,是要回乡安葬,蒋家人决不违背祖宗遗愿,坚决反对就地安葬。

关于浮棺风水的传言,蒋孝勇并不在意,他说:

“人活一世,要靠自己,就算有风水,蒋家的子孙后代,也不会因为祖上庇荫,违背先祖的意志。”

家有浮棺,据说对后代的影响会很大。

蒋家有两口,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蒋经国。

后来蒋介石的三个孙子7年内全部早逝,蒋家三代媳妇就剩下了“一门六寡”。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蒋介石与蒋经国临终前,曾立下遗嘱,棺材不下葬,等待时机移灵大陆。

这不但使人联想到了“棺材不入土,后代不长寿”这句话。

但蒋孝勇在危急关头说出了这几句话,着实令人感佩。

蒋家叔侄提安葬事宜,并立刻行动起来

蒋孝勇暗中离开台湾,从香港前往内地,一是前往北京治病,二是想了解一下大陆对安葬事宜的态度。

而蒋纬国在台湾极力促成安葬事宜。

宋美龄当时年事已高,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她期望孙子可以实现蒋介石的遗愿。

正是由于宋美龄的强烈要求,两蒋迁灵案才得以展开。

这是蒋家王朝的末日,两蒋迁葬案提出之后,蒋家叔侄几经周折,都没能如愿,最后关头,两人彻底决裂。

蒋介石的五个孙子,都没有继承蒋介石的衣钵,也没有从政。

可惜蒋介石的五个孙子都不是很长寿,蒋介石最大的孙子蒋孝文,虽然在五个孙子里活得最久,但也才54岁。

老一辈的人都有落叶归根的说法,蒋介石在台湾也是一样。

他在临终前说过:“寸土不入地,总有一天要埋葬大陆”。

但是蒋介石的心愿,一直没有实现!

蒋介石的子孙中,蒋经国去世之后,蒋家就没落了。

子孙们在台湾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家人相继去世,他们对大陆的思念也越来越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孝勇已经看清了许多东西。

他心里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对新中国政府抱着友好往来的信念。

他已经步入了中年,不再参与政治。

目前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祖父和父亲魂归故里。

如果这件事情,如果顺利的话,可以为台湾和大陆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1996年8月2日,浙江省收到了国务院的一份通知。

五名台湾同胞要去蒋氏故居参观,得知消息后,他们都很吃惊。

既然是国台办的通告,那就说明,这五个台湾人,来头肯定不简单。

不久,这五位台湾同胞,就到了蒋氏故居。

是一对夫妇,还有三个小孩,看上去就像是一户普通人家的游客。

当他们来到蒋氏故居时,那位先生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

国家台办打了电话,让他们去了一条免费的通道。

可是这位男士不肯,他从兜里掏出钱买了五张票,甚至还连免费的孩子的门票也买了。

这让工作人员一头雾水。

在游览期间,蒋孝勇讲起了一口地道的乡音,令导游大为惊讶。

导游连忙询问蒋孝勇是否来自溪口镇,蒋孝勇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1948年生于上海的蒋孝勇,一岁多前往台湾,这次回国是47年后,代替父亲和祖父回来,意义非凡。

蒋孝勇表示,“我们身在台湾,但蒋家人永远是中国人!永远是炎黄子孙的后代!”。

这两句话令人现场人员无比感慨。

蒋孝勇于1996年12月中旬举行记者招待会

他对着摄像机说出了自己的立场,并着重说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两蒋”均承认国家统一,从未产生过分裂国家的念头;

第二,“两蒋”在死之前,痛心疾首地交代遗愿,作为子女我们无论如何也要遵守;

第三,“两蒋”留给子女的遗产不少,但子孙后代还得自己奋斗,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先辈的遗愿。

听到感人的话,不少人都被感动了。

面对着镜头他将自己埋藏多年的话都说了出来,为了祖父和父亲,他尽了最后一份力。

可惜,蒋孝勇于1996年12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后不久,在台湾去世。年仅48岁。

于是,“两蒋”的“移灵案”便被暂时搁置。

在蒋孝勇去世后,蒋方智怡开始代夫祭祖,她的行程安排和她的第一次陪同丈夫祭祖差不多。

八月,蒋方智怡等人,先是去蒋母墓道,向王太夫人的墓致敬。

然后再去妙高台,再去蒋介石的父兄墓。

下午,蒋方智怡等人带着家人到丰镐楼、小洋房等地参观,之后,还去毛福梅的坟上扫墓。

蒋方智怡,曾经来过溪口,对这里非常熟悉。

她走到哪里,都是向导,向儿子和准儿媳详细地讲解着。

她也曾数次坦言,对溪口有深厚的感情。

”我愿意当溪口风景区的代表,把家乡的美景,传播出去。“

蒋孝勇虽然已经离去了,但是他的遗言却深深地打动了许多的爱国人士,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早日实现两岸统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喜欢文章就请点赞关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遗愿   桃源县   祖父   台湾省   慈湖   孙子   台湾   遗体   蒋介石   蒋经国   大陆   蒋孝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