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生七个关键时刻,70岁的他将带领俄罗斯走向何方?

周五,俄罗斯总统普京迎来了他的70 岁生日,人生古来七十稀,这本该是他值得大肆庆祝的日子。然而,俄军近期在乌克兰战场节节败退,俄军中上层领导相互指责,推诿责任,这给普京的生日蒙上巨大阴影。这场冲突会如何走向,如何收场?这将决定着普京在俄罗斯的历史地位。这个生日,普京恐怕也没什么心情过了。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普京一生几个关键的时刻。

1964年,开始学习柔道

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现为俄罗斯圣彼得堡),这个城市因第二次世界大战长达 872 天的大战役而闻名。据普京最好的朋友回忆说,普京在学校里是一个脾气暴躁、好斗的男孩,“他可以和任何人打架”,因为“他没有恐惧” 。

尽管如此,一个身材瘦小但好斗的小男孩需要有其他技能弥补不足。于是,普京在 12 岁时开学俄罗斯武术,然后是柔道。那时普京已经是一个意志坚定,纪律严明的少年。在18岁时,普京获得了柔道黑带,在苏联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普京很早就意识到,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你需要自信,需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一场战斗是不可避免的,“你必须先打,打得让对手站不起来”。

1968 年,向克格勃要求工作

普京在回忆他是如何要求加入克格勃时说,在他十几岁看间谍片时,被“一个间谍可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命运”的场景深深震撼。自此,在普京心中埋下一颗加入“克格勃”的种子。

在16 岁那年,普京走进了铺着红地毯的克格勃接待处,问桌子后面相当困惑的官员,他如何才能加入克格勃。他被告知他需要完成兵役或学位时,他甚至问哪个学位最好。

法律——从他被告知那时起,普京就下定决心要攻读法律专业,不久他被克格勃正式招募。

1989年,深陷东西德合并旋涡

尽管充满希望,但普京在苏联时期的克格勃生涯从未真正起飞。他是一个实干的基层人员,他致力于学习德语,这让他与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 年,普京被派遣到克格勃在东德的联络处工作。在那里,他认识了后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在 1989 年底,东德政权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崩溃。12 月 5 日,一群暴徒包围了克格勃在东德的办公大楼。普京拼命打电话给附近的苏联红军驻军请求保护,但他们无奈地回答:“没有莫斯科的命令,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莫斯科沉默了。”

这次经历,给普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并决心不再重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在面对挑衅时要迅速而坚决地做出反应。

1996 年,进入叶利钦视线,从此平步青云。

1996年,普京的搭档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市长选举中落败,普京也不愿继续留在圣彼得堡工作。与通过其同乡、当时担任叶利钦总统办公厅主任的丘拜斯介绍,普京来到莫斯科,出任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这一决定可以说普京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普京的政治生涯一路平步青云。1997年3月,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主管法律和对外经济联系问题。3个月后调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又晋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经济。

1998年3月29日,叶利钦解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博尔久扎的职务,任命普京接任。1998年7月,普京被叶利钦任命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宣布解散成立不足3个月的政府,任命普京为政府第一副总理、政府代总理,并向国家杜马提名普京为政府总理候选人。同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称,他希望俄政府代总理普京能够继承他的职位,在2000年6月举行的总统大选中成为俄罗斯新的国家元首,普京宣布接受叶利钦的委任。

1999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为此,原定于2000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3月26日。

2000年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根据对选票的初步统计结果,普京的得票率已经超过50%,当选俄罗斯联邦第2任(第3届)总统。

至此,普京开启了其长达二十多年的俄罗斯领导人生涯。

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

普京在 2000 年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继承了叶利钦亲西方的政策,他希望能够与西方建立积极的关系。但很快,他变得失望,甚至愤怒,西方国家根本不打算接纳俄罗斯,反而积极地试图孤立和围困俄罗斯。

2008年,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承诺将推动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时,普京愤怒了。而此时,格鲁吉亚正试图重新控制南奥塞梯地区,俄罗斯以此为借口,对格鲁吉亚发动突袭。

五天之后,俄罗斯军队轻松击败了格鲁吉亚军队,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被迫接受俄罗斯开出的条件,承诺不加入北约和允许南奥塞梯地区自治。

西方国家虽然被震惊了,但明显,格鲁吉亚并不值得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翻脸”。一年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要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莫斯科甚至获得了举办 2018 年足球世界杯的权利。

这场战争,给普京留下了一个印象,西方国家是软弱的,是只会吹嘘的“纸老虎”,最终会在坚定的意志面前退缩和妥协的。

2011年-2012年,莫斯科的抗议活动

2011年12月7日,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称俄罗斯应该废除国家杜马选举结果,重新举行选举,因为这一结果“没有反映人民意愿”。12月10日,数万人在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举行集会,抗议俄国家杜马选举舞弊,并要求重新进行“诚实的选举”。

2012年,普京宣布将再次竞选连任总统时,俄罗斯反对派再次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这是普京执政期间最大的公开反对游行,普京的连任受到的巨大的质疑。

普京认为,这些集会是由美国发起、鼓励和指挥的,并指责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是幕后指挥者,他对西方国家接纳俄罗斯的幻想逐渐破灭。

2022年,俄乌战争

2022年2月24日,普京宣布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随后,欧美等国家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标志着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正式全面破裂,全球政治格局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这场冲突何时结束,如何收尾,恐怕无人能回答。普京是俄罗斯21世纪的“彼得大帝”,还是俄罗斯的“挖墓人”?这将取决于这场冲突的最终结果。

#俄乌冲突##普京##俄罗斯乌克兰最新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俄罗斯   叶利钦   杜马   东德   格鲁吉亚   俄罗斯联邦   莫斯科   苏联   克格勃   总统   走向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