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央为何要把重庆与四川“分家”?事实证明邓小平很高明

1997年,重庆直辖市的身份再度回归,它也一举成为了我国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直辖市

那么在川渝千年不分家的传统历史中,重庆究竟为何又会突然被分出来?是谁提出的这个建议?

重庆与四川分家,给这两个地方乃至全国带来了什么?

图|重庆地图

四川与重庆的历史

我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重庆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巴国,而如今的四川成都等地,则被称为蜀国,所以我们常说的“巴蜀地区”。

从千年前开始,就指的是四川和重庆地区。巴国最早来源于秦朝的大一统,当时的秦始皇将重庆设立为巴郡,并将其当作了成都蜀地的东面门户,以保证蜀地的安全。

这也是重庆地区第一次成为直辖市,重庆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前身。虽然在后来的历史更迭中,重庆地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变迁。

例如在南北朝后期,重庆曾被改名为楚州,到了隋朝时期,被改名为渝州(这也是如今重庆简称为“渝”的由来)。

在唐朝以及宋朝前期,又被改名为恭州等等,重庆对于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至于重庆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在南宋时期。

图|巴蜀

那是公元1189年,南宋光宗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封为了恭王,将当时名为恭州的重庆地区,赐给他做封地,并取用“双重喜庆”之意

将恭州改为了重庆,并且将其升为了重庆府,也就是说,早在南宋时期,重庆就已经是一个副省级别的行政区了,而重庆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只不过发展到元朝时期,重庆的地位又发生了变化。据相关史料记载,元朝时期曾有一个名叫明玉珍的人,建立了大夏国,并将都城定在了重庆。

随后大夏国被消灭,重庆就顺势成为了四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朝的国力非常强盛,当时的元朝皇帝为了便于统治,推出并确立了一种全新的行政区划制度——行省制度。

也正是从元朝的行省制度开始,重庆就已经是四川省的辖地了,在此后的六百年间,重庆在四川面前的地位。

图|重庆

从未有过改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9年时,才发生了第一次改变。

因为重庆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其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的咽喉,并且还是原来的三省交界之地。

所以重庆不管是从军事战略意义上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上看,都是一块必须得到高度重视的宝地。这也奠定了重庆后来成为直辖市的一个基调。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庆曾先后三次被定为直辖市,并且每一次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重庆第一次被确定为直辖市,是在1939年时。当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对中国还有着掌控地位。

国民党当时的政府,主要设在南京,然而随着南京被日本鬼子攻陷,蒋介石不得不拖家带口逃往没有日寇铁蹄的重庆地区,并将重庆设为了南京的陪都。

图|长江

自此,重庆成为了一个直辖市。但是当时的重庆,面积并不如如今的重庆这么大,重庆作为直辖市的身份,也仅仅存在了十年。

在新中国成立,并解放了重庆之后,重庆便再次回到了四川的怀抱。重庆第二次被确定为直辖市,就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当时的重庆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的所在地,也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

但是随着1954年大区的撤销,重庆又成为了四川地区的下属辖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重庆才迎来了,近现代史上的第三次直辖,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重庆市。

这一次重庆的直辖,可谓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那么将重庆确定为直辖市,是谁提出来的想法?又为何会提出这种想法?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图|大会

重庆成为直辖市的契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逐渐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全国各地都在,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构想与创新实践之下,红红火火地发展着经济建设。

但是相比之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要比西南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经济建设要迅速很多。

由于当时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交通并不发达,所以在发展生产以及经济的时候,其资源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中共中央对于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为:让我国的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后再带动,发展得不够充分的地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则敏锐地注意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毕竟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看到显著的成效,所以时间不等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根本大计。

随后,邓小平同志对西部地区的建设情况,作出了一个具体的了解与调查,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西南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图|邓小平

但是其基础条件却不是一般的差,再加上当时三峡大坝的建设,完全成为了卡在长江上的一道屏障,成为了一个上下为难的难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三峡工程附近的城市,就成为了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那一时期,中央先是提出了建立“三峡省”这一概念。

1984年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三峡工程的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立三峡省的构想。

所谓三峡省,也就是将如今湖北的宜昌,四川的万县,涪陵,以及黔江地区,划为一个省级行政区,以便于三峡工程的统筹安排。

但是后来随着国务院的深入考虑,大家一致认为三峡工程的体量实在太大,所以不宜操之过急,就这样,三峡省的筹备在1986年的5月被正式撤销。

那么既然三峡省的筹备被取消了,接下来西南的发展,就需要另谋一条新的出路。

在这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将重庆划分出来,使其成为我国的直辖市,为何邓小平同志会提出这样的构想呢?具体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图|邓小平

为何要将重庆建立为直辖市

关于重庆被划分出来,建立成新中国的又一大直辖市的安排,1966年时的重庆市长蒲海清,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回忆。

他曾口述了《我所知道的重庆成立直辖市经过》,在此文中,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中央,将重庆划分为直辖市的一些原因。

蒲海清表示,虽然当时有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一安排,但是早在80年代的中期,小平同志就已经提出了将重庆从四川地区划分出来,从而单独建立一省的设想。

在与李鹏交谈,并听到“三峡省”的构想时,小平同志也曾说,可以考虑将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另一个则以成都为中心。

言下之意,就是将发展势头比较迅猛的重庆,作为直辖市划分出来。小平同志的这一设想提出来之后,便被李鹏放在了心上,他也开始了相关的筹备工作。

图|重庆

首先中共中央打算在重庆设立直辖市,是基于整个四川情况的统筹考虑,当时的四川省,无论从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上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大省。

重庆还是四川省辖地的时候,整个四川一共有5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并且拥有1.1亿人口,这个人口数量,相当于当时的英国与法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总和。

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便是管理上的一些困难。

因为地大人多,当时的四川省一共有23个地级行政区,以及221个县级行政区,是新中国管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单位最多的省。

蒲海清表示,自己在四川省当了11年的副省长和副书记,都因为四川太大,未能将所有的县走完。所以将重庆划分出来,能够很好地提高政府对川渝地区的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将重庆划分为一个直辖市,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其经济发展上。1996年时,四川省的GDP达到了4100余亿,只比东南经济大省浙江低2亿,位居全国第五名。

图|大会

而单单是重庆一个市的经济总量,就已经达到了956亿元,重庆也因此成为了仅次于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第四大经济城市。

这也为重庆成为下一个直辖市,埋下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伏笔。与此同时,四川的另一大城市成都,GDP总量则达到了700亿元。

这也是非常优秀的存在,是老四川中,成渝双子星的一大支柱。但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四川的发展离不开成都与重庆这两个经济大市。

但是同样,四川一个省也未必能够完美地容纳成都与重庆这两尊大佛。在这一点上,山东的济南与青岛,就是非常鲜明的先例。

当时的四川,总经济体量在我国的几十个省中,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但是由于其地方太大,人口太多,所以人均GDP又因此一下子落到了,全国的末等生行列。

老四川的内部发展矛盾,也因此变得非常突出。这种矛盾具体体现在,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都需要大力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量和资源。

图|四川地图

但是四川的资金和资源,在其广阔的面积之下,就显得比较稀缺了,除了成渝双子星之外,老四川还需要对其他的各地进行哺育。

也就是说,老四川正处于一种,表面上宏大,但是内部资源竞争却非常激烈,资源总量也不够充沛的情况之下。

而重庆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种局面,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但是仅凭当时四川的力量与资源,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的。

如果要让重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那么让其成为直辖市,走上单飞之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三峡工程的建设,也是重庆被划分为直辖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峡工程是全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性壮举,给如今的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但是在这一伟大工程建设的同时,长江沿岸有上百万的居民,因此失去了自己本来的家园,而不得不进行迁居。

图|三峡工程

整整一百二十万的乔迁人口安置问题,成为了当时中央领导人们共同忧心的问题。

这一百二十万的移民能否被妥善安置,并得到良好的发展,也成为了三峡工程是否成功的一大重要标志。

而这些移民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在川东,即现在的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等地。

当时当地的经济并不算发达,所以在这时候,能否找到一个经济体量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来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而前面我们也提到过,重庆在1996年时的GDP总量,就已经达到了九百多亿人民币,成为全国的尖子生之一。

所以让重庆来担当这一大任,无疑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这对于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除此之外,将重庆从老四川分离,从而设立直辖市,能够促使重庆起到一种良好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

当时的重庆,是西南,川东地区的第一大经济城市,所以它能够在独立的时候,很好地发挥自己作为特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

图|重庆

将我国西南各大省份,以及长江上游的整个地区都联系起来,以昂首阔步的领导姿态,推动这一大片区域的发展与进步。

这种效果,正好符合了当时中央提出的:“先发展部分地区,然后由发展充分的地区带动发展不充分地区,共同迈向辉煌”的这一思想理念。

并且如果真的将重庆划分为一个直辖市,重庆也存在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那便是重庆作为计划单列市。

不论是其各项经济的发展,还是其财务指标工作,都是非常容易与四川省划分开来的,在这一点上,比起其他的普通城市来说,重庆就多了很多明显的优势。

从1996年9月开始,经国务院批准之后,四川省就将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委托重庆市代管。

图|国务院

重庆也将这个代管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尽管当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可观,还存在着农村人口多、面积大、移民任务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重庆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便增设了很多移民、扶贫、农业和农村工作机构,通过这些专门的帮扶机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这也让中共中央看到了,重庆的发展潜能以及责任担当,为重庆成为直辖市的建设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经过中央的层层考虑,以及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当地政府的种种努力,重庆终于在1997年6月18日,正式挂上了,直辖市政府的牌子,彻底脱离四川,成为了一个直辖市

也成为了我国偌大的中西部中,唯一一个直辖市。

图|邓小平

结语

重庆成立直辖市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25年。

在这25年中,无论是重庆自身的发展,对于四川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其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抑或是对于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

所做出的贡献,都在向世人昭示:当年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直辖市,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如今的山城,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也在我国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都离不开当年邓小平同志,独到而睿智的目光考量。

离不开这些年国家对重庆的建设。重庆成为直辖市,实乃我国历史上的一大成功之举,值得歌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重庆   中共中央   元朝   成都   年时   直辖市   事实   中央   我国   地区   工程   经济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