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泽东出访苏联,苏联人给厨师送来一死鱼,毛泽东:扔出去

新中国正式成立两个月后,毛泽东受邀前往莫斯科参加斯大林70大寿的寿宴。

但他却在抵达莫斯科的第一天,向随行的卫士长李家骥下达了一道“不吃死鱼”的命令,并要求厨师将苏联方送来的死鱼全部扔掉。

这个命令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在苏联和中方引起了激励的讨论,西方记者也纷纷对此事展开了报道。

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让一向节俭的毛泽东突然下达这样的一条命令呢?

“扔出去”

“如果今天晚饭他们拿来的是条翻肚的死鱼,那就直接扔出去。”到达莫斯科后,卫士长李家骥就将毛主席这个命令转述给了随行的厨师。

晚饭时,苏联上校果真送来一条翻肚的死鱼作为食材,厨师不敢收下,只得按照命令将这条鱼给扔了出去。这位苏联上校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惊慌地找来中文翻译才听懂厨师的话:“我们主席只吃新鲜的活鱼。”

自此全苏联都知道了毛泽东吃鱼很讲究,再送来的全部都是活蹦乱跳的鲜鱼。

但这事别说厨师了,就连侍卫长李家骥自己也没有想明白,一向节俭的毛主席怎么会突然有这样反常的举动?

但他们却不知道,在苏联坚决“不吃死鱼”,其实只是毛主席一次“以牙还牙”的报复而已,他并不是真的在意鱼的死活。

原来就在几个月前,斯大林曾派特使米高扬访问西柏坡。那时恰逢农历正月初三,秉持着“朋友来了有好酒”的原则,负责接待的人员特意从石家庄买回了上好的酒用于招待;饭食方面也不敢马虎,准备的全是中国特色佳肴,因为知晓米高扬不能吃辣,还特意选择的都是些清淡菜式。

结果就在毛主席招呼他们坐下吃饭,尝尝中国菜的时候,米高扬的随行翻译却在他的示意下指着桌上的红烧鱼来了这么一句:“你们这用的是新鲜捞上来的活鱼吗?不是我们就不吃了,我们苏联人从来都不吃死鱼的。”

要知道当时正是我国经济情况艰难的时期,哪怕前线的士兵都是饿着肚子在战斗。为了桌上这一条红烧鱼,负责准备食材的战士可是在数九寒天里去滹沱河里凿冰洞等了几个小时现抓的鱼,而且抓上来后一刻也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活着送了回来宰杀上桌。

虽然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米高扬和其他随行人员都动筷品尝了这道红烧鱼,但他们傲慢的态度还是让一向主张节俭的毛主席感到不满,但又没办法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就与他们翻脸。

所以才有了毛主席12月份访问苏联时的这一句:“我只吃新鲜的活鱼。”

这正是对当时傲慢的米高扬一次回击,同时也是为了表明我方态度,让苏联方知道我们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因为毛主席此次访问苏联不仅仅是为了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访问苏联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之后,我国各方面都需要苏联为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所以毛主席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争取外援,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

当时的苏联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强国,突破了多项世界“第一”的成就,无论是空军海军的部队建设,还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仅凭电报或联络员传递消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我党的学习需要。为了加强和苏联的进一步联系以方便后续的参观团前往苏联学习,毛泽东四次申请访问苏联,但此前都被斯大林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有时推说自己的身体不适;有时又说在此时的环境下,毛泽东不适合离开中国。

在1949年国内局势已经明朗的前提下,斯大林才终于同意了毛泽东的访苏请求,邀请毛泽东前往莫斯科参加自己70岁的寿宴。

当时的国际形势最主要还是美苏两个世界强国的竞争,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为了国内利益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和苏联紧紧站在一边。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为此我方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礼物,这趟名义上是去给斯大林祝寿的,但建国初期我们也实在拿不出什么贵重的礼物,几次商讨之后选择了比较具有地方特色的江西蜜柑和山东大葱。

为了毛主席能够顺利到达苏联,铁道部和公安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护卫小组,安排了一趟“李德胜”(毛主席化名)专列。

这辆美国制造出的列车也是大有来头,它本是解放时期收缴的战利品,是美国送给蒋介石的一份礼物,如今这个战利品却成了毛主席访问苏联的专列,也算是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这辆车的配置虽然非常豪华,但它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不抗冻。当走到东北零下四十多度的环境里,暖气管子直接就被冻坏了,找来铁道部的维修人员也没有办法,因为压根就是管子的设计出了问题,要想修好只能拆了重装。

为了不耽搁时间,只能又从铁道部紧急调来一个车头,用热气不断熏着走。没了暖气,为了抵抗东北冷冽的天气,毛主席一共穿了五层衣服但还是犯了长征时落下的头痛病。直到苏联来接应的列车赶到,进入温暖的环境中才有所缓解,他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还是苏联‘老大哥’的车温暖啊,这美国货也不怎么靠谱。”

经历了10天的长途跋涉,毛主席终于到达莫斯科,在此受到了苏联人民前所未有的热情欢迎,斯大林也将他和随行人员安排进了自己在二战期间住过的一间别墅。位于桦树林里的这间别墅不仅生活物品一应俱全,还有电影室,斯大林甚至还安排了两名服务员照顾毛主席的生活起居。

在国内节俭惯了的毛主席可受不了这个,当即就表明洗衣服这些事必须要由他们自己负责,不能麻烦别人。当然,他也睡不惯柔软的天鹅绒毯子,直到李家骥他们又往上铺了一层硬木板他才能勉强睡着。

一波三折

就这样在苏联待了十几天,毛主席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因为除了出席斯大林70大寿的宴席外,其余给他安排的活动都是看看话剧、观赏莫斯科被称为“地下宫殿”的地铁这样无关紧要的事情。

他到达莫斯科十几天,连斯大林的面都还没有见到,派人去询问得到的回答也只是斯大林在为自己的寿宴做准备,暂时抽不开身。

苏联方面不仅拒绝与毛主席商谈政事,还限制了他和随行人员的部分行动,拒绝他们在宴会前靠近莫斯科大剧院(寿宴的举办地)、斯大林现在的住处和办公场所。

说白了就是杜绝他们见到斯大林的可能性,只能留在桦树林里的别墅陷入无穷无尽的等待。

这可急坏了毛主席,毕竟他可是带着谈判任务来的,没有闲心欣赏苏联的美景。

其实斯大林这样做的原因也不难推测,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废除此前与国民党签订的那一份《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虽然打着友好的名头,但这却是一份彻头彻尾的不公平条约!

蒋介石当初为了能抱紧苏联这条“大腿”,不仅将外蒙古割让了出去,还同意了苏联能在东北无条件开设工厂、开采矿产资源、建造公路和铁路等一系列特殊权利。并且在这份条约里只规定了苏联在中国的权力,而中国却不在苏联的任何一个地区享有同样的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在局势不明朗前一直在极力促成国共和谈,因为他并不想改变这份已有的中苏条约,不舍得放弃苏联的在华利益,甚至如今他都不愿意和毛泽东提起这件事。

后来干脆就将问题的矛盾推给了美英这两个国家,推说之前的条约是在美英两国的认可下签订的,现在要改变条约自然也要事先征求美英两国的意见,这很明显是斯大林在避重就轻。

毛主席面色不悦但还是按捺下了愤怒的心情,只对斯大林提出了别墅床太软他睡不惯的问题,要求换成硬床板,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就是来莫斯科吃饭睡觉的!”

在此之后,毛主席就通过传讯方式将周总理火速从国内请了过来,毕竟外交方面的谈判还是周总理的经验更为丰富,考虑问题也会更全面一些。

外国记者在拍摄毛主席出席斯大林70大寿的照片时,发现在宴席上毛泽东的脸色并不是很好,明明与斯大林坐在一起却全程没有多少互动,二人之间显得十分疏离。

宴席后毛泽东又拒绝了苏方安排的大部分观光游览活动,一连十几天没在记者前露面。于是捕风捉影的西方记者觉得找到了绝佳的机会挑拨中苏之间的关系,在媒体上大肆宣扬此次访苏根本就不是毛泽东自愿,是被苏联共产党胁迫来的,并且因为不愿答应苏联提出的不平等条约而被斯大林给软禁了起来。

而苏联之所以帮助中国共产党只是为了利用中国将手伸到东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去,保障自己今后的利益。

在这些流言蜚语的压力下,斯大林不得不坐在会议桌前与毛主席、周总理正式开始商谈接下来的合作问题以及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有关条例。

周总理与苏联方不断博弈,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争取到他们退出东北三省,将长春铁路、旅顺以及大连港的实际控制权交还的结果。但对于外蒙古问题,因为此前民国政府已经承认了它的独立,实在无法再通过协商收回。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署的第一份条约,也是自清政府签下第一份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后,我国第一次在平等的基础下对外签订一份条约,明确约定了双方必须要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在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毛主席终于可以启程回国,此时他已经在苏联待了将近两个月。苏联方特意为毛主席准备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在仪式上毛主席一扫脸上的阴霾,用热情饱满的声音发表了一段临别感言:“苏联共产党过去是我们的榜样,现在也同样还是我们的榜样。在中国人民患难的时候,苏联给予了兄弟般的帮助,至今他们仍在用实际行动支持着中国的经济恢复,为中国构建了一个新时代。中苏永久友好万岁!”


条约签订的任务完成,所有人都兴高采烈。但毛主席却在返程路过贝加尔湖畔时,与陈伯达伤感地提起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因为这里正是当初苏武牧羊的地方。

他绝口不提自己这两个月里在苏联所受到的冷遇和无奈,也是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新中国能得到苏联这个强大外援的前提下,个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当路过贝加尔湖畔,听着身边人对“西伯利亚明珠”的夸赞,联想起这两个月的经历却又难免感慨道路仍然深远,责任依然繁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苏联   斯大林   厨师   铁道部   莫斯科   节俭   条约   中国   中苏   命令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