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食人魔”:12年之间残忍杀害53人,只因夫妻生活不顺心

“我是自然界的一个错误,一头疯狂的野兽。”

剧照

1994年,苏联总统叶利钦亲自签署了一张特赦令,他不知道,他所特赦的那个人竟然是被称为20世纪最骇人听闻的罪犯之一。

这个人就是安德烈·罗曼诺维奇·奇卡提罗,一个出生于1936年,家庭普通,一度安份守己在学校做校管的男人。

不过,奇卡提罗的经历比较特殊,他出生不久,便遇到了苏联大饥荒,没有东西吃,被饿死的人无数,那便是他童年的记忆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奇卡提罗的哥哥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当然,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没有人来为这件事负责。

为此,奇卡提罗的父母很是不爽,他们经常一起分析儿子失踪的原因,但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儿子是被邻居吃掉了。

因为那个时期饥饿是人人面对的现实,虽然不至于人吃人,但却被人心惶惶,以至于让人产生出一种错觉:饿到了吃人的地步。

剧照奇卡提罗

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奇卡提罗理所当然地认为人是可以被吃掉的,他的哥哥就是被邻居偷偷吃掉了。

可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它造成了奇卡提罗内心的认知混淆。只不过,他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暗示在后来带给儿子什么样的行为。

很快,二战开始了,尚没有完全懂事的奇卡提罗又在饥饿中卷入了战火之中。苏联最惨的时候,几乎一度失去所有的国土,任凭德军铁蹄的践踏。

1941年,只有5岁的奇卡提罗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德军轮流糟蹋。这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几乎直接造成了他日后正常功能的障碍。

不仅如此,奇卡提罗的父亲当时是一名布尔什维克,却莫名奇妙变成了“叛徒”。这让他的生活变得黯淡不说,还成为他人攻击自己的把柄。

为此,奇卡提罗的学生时代是处于被歧视状态的,哪怕他学习很好,可却依旧得不到正确的认可。这让他从内心产生了压抑、反社会的心理。

事实上,奇卡提罗成年之后虽然结婚、生子,但始终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他压抑、功能障碍,内心陷入无法发泄的仇恨之中。特别是与妻子生活不顺的时候,他都怀疑自己生活的真实意义。

正因为如此,奇卡提罗开始了一条残忍的,连环杀人之路,时间长达12年,却因为苏联当局出于对自我形象的保护,一直不被承认有这样一件事。

奇卡提罗也因为这个事实而一再做案,只要他与妻子因为那点事发生不爽时,他就会开始将目标看向外面的孩子、单身者。

通常,奇卡提罗会用哄骗,或者是暴力的手段对孩子下手。另外,他也会选择火车站那些无处可去,无钱,无着落的人群下手。这些人有少女,也有成年女性,更有上些年纪的女人。

因为被害人中也有男性,很多人认为奇卡提罗是个同性恋。但其实不是,他最早的时候因为没办法与妻子过正常的生活,心理极为郁闷,于是开始了猥亵学生的行为。

当时,奇卡提罗在学校做宿管,接触的都是男生,因此他只能找男生进行猥亵。但后来他的行为被举报,他为此失去了工作,但并没有被判刑。

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奇卡提罗并不是同性恋,猥亵男性只是他不得己的选择而已。当他第一次对女性进行侵犯与杀害之后,似乎找到了真正发泄自己的途径,从而开始了一条不归路。

“他对被害人没有任何悔恨,他所同情的只有他自己……他的目的就是性行为。”负责这起案件的阿米尔克汗·雅迪耶夫在后来这样总结,他认为奇卡提罗犯罪的直接原因就是性。

1978年,奇卡提罗用一块口香糖骗走了9岁的叶蕾娜·扎科特诺娃,不但对她进行了侵犯,而且用非常的手段将其杀死。

不过,因为这次作案时被人看到了奇卡提罗曾与扎科特诺娃在一起,他因此被调查,并因此被判了3年徒刑,因为没有证据证明他杀人而被释放。

但3年的徒刑让奇卡提罗更加压抑,出狱之后便开始寻找侵害对象了。17岁的拉瑞萨·卡臣科为着一点美食而被他骗进丛林,先杀后侵犯,这几乎点燃了他对于自己手段的热点,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快感。

之后,13岁的琉芭·伯约克、15岁的劳拉·萨基珊相继被害,同时,还有两个男性少年也成为奇卡提罗的残害对象,他于1982年的下半年,先后杀了5个人。

1983年,奇卡提罗则杀害了3个人。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被调查,可因为当局对于自己形象的考虑,根本不允许本案调查者定案、深入调查。

可这只会助长奇卡提罗的犯罪心理,他的手法之狠,杀人之变态让一般人难以接受。之所以称他为“食人魔”,就是因为他对受害者进行了常人难以接受的侵害。

当案件调查人员面对那些发现的被害人尸体时,有时都没办法相信那是人为作案,所以忍不住要落下眼泪来。

好在调查者坚持,并用多年时间来对此案进行追查,再后来还申请了心理学家介入,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终,看上去文雅,又老实巴交的奇卡提罗被抓了起来。这时人们才发现,之所以之前调查他却不能将案件的证据与他建立联系,原来是因为他的血型。

奇卡提罗为AB血型,有时B抗原体不明显,有时还会显示不出来。这让案件留下的血迹,或者是精液根本没办法与他进行正常的对比。

直到归案的那一刻,奇卡提罗依旧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行,甚至对心理学家说谎:“我有精神分裂倾向,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暴行进行控制。”

“我发现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变成另一个自我,我无法控制,这些谋杀就像被魔鬼控制了一样,尽管它违背我的本性,但是我无法抗拒。”

幸亏有心理学家的力证,奇卡提罗最终没有办法逃脱制裁。1990年,他被判处对53起命案负责,至此长达12年的杀人案件得到中止。但苏联当局不愿面对此案,一直拖到1994年才将他绳之以法。

奇卡提罗在临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自然界的一个错误,一头疯狂的野兽。”

在杀害被害人的时候,奇卡提罗习惯将被害人的眼球摘掉,因为他认为不能让被害人看到自己,否则可能会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可他忽略了一点,法网恢恢,不管有没有人看到他的样子,他都要为自己做下的事情负责。

这桩案件最让人感慨的地方还在于奇卡提罗之所以可以持续做案12年,完全是来自苏联当局官僚的行为。这件真实的案件后来被拍成了电影,被苏联政府称其为“Chikatilo综合症”。意思就是由于政治、宗教、文化传统等主观因素而对连环杀人现象的盲目否认。

这就是政治家的嘴脸,为着自己所谓的面子,不惜滋养杀人凶手,从而让一条又一条的生命成为他们保全颜面所要付出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苏联   布尔什维克   叶利钦   连环   被害人   德军   心理学家   当局   案件   残忍   内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