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袁大头,吃喝不用愁”,袁世凯在位83天,为何银圆如此值钱

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物。

负面评价说他窃取了近代革命的胜利果实,是近代窃国第一人。正面评价说他是近代改革第一人,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但是袁世凯的所有功劳,随着“称帝”的糊涂决定,他本人彻底被打入负面人物的行列。在皇帝的宝座上待了83天,被轰轰烈烈的近代革命赶下台,成为古今倒行逆施的第一人。

政治都是过眼云烟,袁世凯和他的政治在他倒台后,化为尘烟淹没于历史。而他留下的银圆“袁大头”被后人趋之若鹜,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经济和收藏界。

“袁大头”的由来

清亡以前,封建社会的流通货币主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主,较大的买卖则以金银一类的贵金属交易。1840年,西方列强不请自来以后,为了适应西方列强的货币体系,清廷开始仿照西方铸造“大清龙洋”。

大清把初次铸造权交给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不负众望,在1889年制造出第一枚大清银圆“龙洋”。经过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币多次尝试,最终确定大清“龙洋”的规格为总重量27克,纯银含量25.78克左右。

即将迈入1900年的大清已经有一天没一天了,根本无暇顾及铸币权,故而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各地总督也没有统一标准,所以铸造出来的银圆,只是形式上相同,名义上也都叫“龙洋”,实则成色品质五花八门,基本都是局限在地方流通,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辛亥革命爆发了,为了筹集战争军费,各地加快了银圆铸造,掺杂着铜币、纸币在内,进一步加剧了清末民初的货币混乱局面。

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成立。此时的民国府库无异于一座“空城”,北洋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是遏止货币混乱的局面,在全国发行统一制式的货币。当时北洋的“话事人”是袁世凯,他为了提高自己影响力,决定用自己的头像铸造银圆,“袁大头”由此问世。

“袁大头”火的原因

有些网络自媒体野号为了炮制噱头,说袁世凯在位83天发行了7.5亿银元。

这种说法比袁世凯倒行逆施恢复帝制更可恶,7.5亿银圆并非全部是袁世凯称帝期间发行的,甚至不全是袁世凯发行的,而是从1914年至1929年整整15年间发行的总和。

“袁大头”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无论是成色还是做工都相当精良,它按照89%的银、10%的铜、1%的锡铸造而成,一枚成品银元重量是七钱二。

因为清新脱俗的设计,特别是含银量相对交足,“袁大头”在民间很快流行起来,它到底有多受欢迎呢?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些偏远地区依然认可使用袁大头。按道理说,袁世凯早已是过去时,他发行的货币应该更替,但那里的老百姓仍然坚持使用“袁大头”,或许是看重它的含银量。为此,官方不得不增发了一些,让它自然过渡到退市。

“袁大头”有多值钱

收藏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家有一枚袁大头,十年吃喝不发愁”。

很多人以为“袁大头”相当值钱,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稍微有点尝试便能品出来,7.5亿枚袁大头,这么庞大的数量怎么可能值钱到这种程度。

网上传闻说,上海一家拍卖会以955万的价格拍卖掉一枚袁世凯开国纪念币,刷新了袁大头的历史记录。另外一枚民国三年甘肃加字版的袁大头也拍出了500多万的价格。

实际上,这种事大多仅限于传闻。即便是真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比如像共和、飞龙、签字版等稀有品种,这是都是价值连城的稀缺货,因为存世极少,单枚价值数万到数百万元也很正常,而袁大头的普通价值也就在两三千块左右,民国八年和九年的相对贵一些。

关于收藏的问题,大家本着个人爱好去玩一玩足矣,不要幻想用它来一夜暴富。这当中水的深度,没有人能够够到底,因为它光版本就达到3000多种,再加上市面上各种假货,真真假假实在难以分辨。

最后,向各位朋友科普一点小常识。“袁大头”的背面是一株嘉禾图案,嘉禾在中华文明中具有十分吉祥的寓意。所谓“嘉禾”是指生长奇特且茁壮的禾苗,《尚书·周书·微子之命》中说,“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既有重视民众的意思,也有“和”之谐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袁大头   银圆   辛亥革命   值钱   北洋   嘉禾   倒行逆施   近代   民国   货币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