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一名将,终其一生未逢一败,他若活着司马懿根本没可能政变

曹真、曹休、夏侯尚是曹魏培养的第二代将领。

三人能力都很强,尤其是本篇的主角曹真,终其一生未逢一败!

曹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人。

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牧黄琬所杀害(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


曹操哀曹真少孤,养曹真为义子,让他与曹丕等一起生活(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猎时被虎在后面追逐,曹真回马射虎,虎应声而倒。曹操壮其鸷勇,曹纯死后让他率领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精锐中的精锐,指挥官从来没有外放给异姓,都是掌握在曹家自己人手里,史料记载只有曹纯、曹休、曹真三人担任过(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及卒,有司白选代,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遂不选)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他的欣赏之意。

汉中之战时期曹真开始领中领军,进入禁卫将军级别。

夏侯渊死后曹真作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击破阳平关外的蜀军,打通了陈仓道通路,把困在武都的曹洪救了出来。

曹丕继位后,开始重用和他一同长大的小伙伴:曹真、曹休、夏侯尚。

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雍、凉诸军事。

任上,曹真干了一件对中原政权意义重大的大事。

221年十一月,凉州诸胡组成联军再次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凉州刺史张既(张既也是一个猛人,后面会单独写一篇)等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

告檄传到洛阳后,曹丕非常高兴,大笑说:“我在帷幕之内运筹帷幄,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没有如此之多的。

此战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来的道路,次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就各遣使奉献,曹魏重新恢复了汉人在西域的统治!

曹真功莫大焉​。

222年,曹丕兵分三路,南征孙权。

西线荆州战场,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大军攻打江陵。

曹真和夏侯尚分工明确,曹真打江陵,夏侯尚围城打援,阻击江东的增援部队。

夏侯尚吸取之前曹军南下伐吴的教训,反其道而行之,令油船从下游出击,魏军上岸后,反而迅速抢占百里洲的北侧滩涂,与北岸结成浮桥。

早已在岸边整装待发的张郃,待浮桥一成便领步骑渡江(此时是秋冬季节,江水较浅,夏侯尚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文条件)

张郃骑兵的加入,一下子把江东的水军优势抵消,大战变成了有利于魏军的陆战。(左将军张郃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并屯兵于洲上水坞)

夏侯尚顺利拿下了江心沙洲。

围城的曹真见诸葛瑾不敢跨江增援,开始全力攻城: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

虽然朱然毫无惧色,但是城中将士的军心已经动摇了,江陵县令姚泰就起了投敌之心:姚泰领兵备守城北门,见在外魏兵强盛,城中人少,粮谷食欲尽,因而与敌交通,谋为内应。


但是夏侯尚的计策有一个弱点,很快春季就要到来,江水一旦上涨,浮桥将难保,浮桥一断,百里洲上的数万魏军精锐就全是吴军的俘虏了(别忘了关羽是如何水淹七军的)

董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上疏曹丕,曹丕听后大惊,即刻下诏令夏侯尚退出百里洲,曹真也随即退兵。

战后盘点,其实曹真和夏侯尚配合相当不错,如果把东线的曹休也调来,以曹休大胆进军的风格,很有可能会打到荆南三郡,集三英之力,魏国会不会就此拿下荆州?

刘备死后,蜀汉停止了对外战争,曹魏凉州几年没有战事,曹真于是被调回中央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位置超过曹休了)

226年,曹丕驾崩,曹休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受遗诏辅政。

曹真仍是曹魏帝国军事第一顺位。

但曹休很快在淮南打出了惊人的战绩。

曹休南下围攻皖城,驻守皖城的审德被曹休打了个措手不及,魏军很快拿下皖城兵斩杀了审德,曹休沿安庆谷地而下,一直攻击到寻阳,彻底肃清了江东在庐江郡的势力。

皖县失守对江东的防御体系造成了重大打击。

战后,曹休被擢升为大司马,成为魏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而一直坐镇中央的曹真也迎来了机会,丞相首次北伐,三郡望风而降,震惊了曹魏朝野上下。魏国朝堂接到报告后,诸臣比较慌,拿不出个好建议(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

刚继位的曹叡展现出了不同于他这个岁数的睿智与英明,为进一步安抚人心,曹叡决定御驾西征。

同时做了一系列军事部署:

大将军曹真去长安接替夏侯楙,督中军和关右兵去堵箕谷之敌及安定郡的叛乱。

右将军张郃上陇去解救陇西危机。

安定郡听说曹真来迅速就投降了(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

考验曹真军事能力底色的是与赵云之战。

按照丞相的计划,赵云本来只是佯攻,任务是吸引曹真大军的注意力,让他不得不在褒斜道的北口重兵驻防。赵云于是让邓芝守住赤岸,自己由箕谷北上,深入褒斜道深处(箕谷的位置靠近褒斜道南口,附近有蜀军的重要军需仓库赤岸)

没想到曹真主动出击,沿着褒斜道杀了进来,赵云兵力有限,不敢在秦岭山中与魏军过多纠缠,被迫后退云、芝兵弱敌强

蜀军退、魏军追,在褒斜道里一直追到了箕谷。再往前就是汉中盆地,如果曹真追出来,汉中就保不住了(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危急关头赵云下令把栈道烧了,魏军无法前进,只得退去。火烧栈道虽然保住了汉中,却使蜀汉蒙受了巨大损失,因为如果今后再想从褒斜道出击,必须先修好这条栈道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

赵云一身是胆,在长坂坡,入西川,定军山都是经过考验的,但征战一生的赵云在阻击战中却吃了曹真的大亏,​此次出征归来后不久,老将军就病逝了。

战后曹真又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1、蜀军在祁山失利,陇西又有郭淮驻守,丞相再次北伐不会再走祁山道

2、赵云撤退的时候把褒斜北道给烧了,短时间内修复不了,此路也无需再担心。

3、最东边的两条道年久荒废,很难行走,路况稍微好点的子午道因为离长安最近,现在又有重兵把守,蜀军也不敢贸然从这里出击。

只剩下陈仓道!


曹真随后派郝昭守陈仓,整修城池(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令丞相的二次北伐再次无功而返。

230年7月七月,曹睿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伐蜀。

堂堂大魏连续被蜀汉袭扰,面子下不来啊,再加上东线石亭之战的失利,魏国急需通过一场胜利来找回自己的军事自信。



230年秋天,曹真精心策划的汉中之战开始了。

第一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

第二路由张郃率领,由郿县入褒斜道,经斜谷出汉中。

第三路由大将军司马懿率领,由新城郡沿汉水溯流而上,水陆并进,然后经魏兴郡进攻汉中。

第四路由郭淮自陇西出动,攻打武都。

这一次曹真可谓倾国而出,集合了魏军西线、南线共约20万大军,魏军级别最高的三位大将全部出马;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车骑将军张郃。

史载曹真每此出征都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就散家财补齐,士卒皆愿为用。

但这次子午谷行军条件实在太过困难,刚入秦岭,就连下三十多天大雨,无论子午道还是褒斜道,都要借助修建于崖壁上栈道,结果从山顶倾泄下来的洪水,把部分栈道给冲毁了(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

路本来就不好好走,现在还要冒着大雨维修栈道,曹军士气低落,行军速度极为缓慢,以陈群为首的大臣纷纷建议曹叡下旨,命曹真撤军。

看到大家一致反对,魏明帝知道不能再坚持了,九月,曹叡下令班师。

精心谋划的战略进攻计划就这么泡汤,曹真也是极度窝火,加上秦岭几十天的大阴雨天对身体伤害极大,回师后曹真就病倒走人了。

对于曹真,其实曹叡的评价很有代表性

大司马有叔向抚孤之仁,晏平久要之分。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可谓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者也

大司马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也不鄙视贫寒之士,一生忠孝节义且军事能力极强,真可谓是守成业的最佳人选,如果曹真一直活着的话,司马懿哪里还有政变的可能呢?

谢谢大家的支持,留言不一一回复了,后期会挑选一些不错的留言同意分析回答,如果觉得有点意思,加个关注,转发、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魏国   蜀汉   陇西   汉中   子午   栈道   太祖   大将军   名将   夏侯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