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中将军长被俘,功德林吹牛:我是秋收起义副总指挥

#头条创作挑战赛#

解放战争时期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官大多数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在战犯管理所,这些昔日威风凌凌的将军们,最大的爱好是摆龙门阵。

汤尧说,我有位好学生名字叫陈赓,竟然把我这位老师活捉了。他对管教干部说:你们去给陈赓带个话,让他来见见我这位老师。

众人一听,呵呵了。

文强对管教干部说:我没有错。毛主席是我的表哥,朱总司令是我的军长,周总理是我的老师,是他们没带好我。

众人一听,牛掰啊。

莱芜战役结束后,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大发感慨:“五万多人啊,三天就被消灭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呀!”这话后来被传了出来,因而,莱芜战役被俘的第二绥靖区副总司令李仙洲和73军中将军长韩浚在功德林成为被大伙取笑的对象。

只见低调的韩浚缓缓抬起头,轻声慢语道:“我还当过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呢!

此言一出,众人鸦雀无声。

人生第一步,党重点培养对象

谁都知道我党的三大起义的重要意义。其中,秋收起义的党代表是毛委员,总指挥卢德铭。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卢德铭即使不是红军总司令,55年授衔时起码也是元帅。秋收起义的队伍中出了一位元帅、一位大将,数十位上将、中将、少将,如果韩浚是秋收起义副总指挥,那么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其手下。

韩浚并没有吹牛,他确实是党组织任命的秋收起义副总指挥。其实,他还可以吹一条,他有几位同乡很厉害,有我党早期革命家林育南,有129师首任政委张浩(林育英),当然,还有战神林彪。

韩浚1893年出生,他曾就读过小学,中学,毕业后在省立师范做过教员。1922年,韩浚来到广州,在广东军政府工作,历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厅检查员、广州大本营军政部科员、广东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军务科书记员等职。

1924年黄埔军校开办时,韩浚得到了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参议张难先及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邓演达的推荐,考入黄埔一期。

在黄埔,他的同学中有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也有蒋先云、王尔琢、徐向前、左权等人,陈赓是他同宿舍的舍友。这一年,韩浚31岁。

很多人误以为增扩情是黄埔一期中年龄最大的,时间上韩浚其实还比他大了一岁。另两位年龄比较大的胡宗南和范汉杰,都是1896年生人。因而,韩浚是名副其实的黄埔一期老大哥。

耳濡目染之下他的思想也非常进步,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介绍人是陈赓。毕业后,他留校担任学兵连长,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东征以及统一广东的诸多战役。

1925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韩浚与陈赓等人被派往苏联学习。第一年主要学的是俄语,他们原打算过了语言关后报考苏联红军军事院校,但是不久后北伐战争开始,急需军事干部,遂奉命回国参加北伐。

北伐军攻克武昌后,韩浚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连长。当时,张发奎想扩张自己的势力,而这需要大批干部。于是,叶挺将韩浚推荐给张发奎。张发奎批给韩浚5万元经费和500条枪,希望其利用湖北人的身份招一批学生兵。

很快,韩浚招到500多名学生,成立了十一军教导营,任中校营长,政治指导员袁国平(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时牺牲)。

党的“五大”在武汉召开时,担负警卫重任的就是由韩浚指挥的部队。可见,党组织对其是相当信任和重视的。

初露军事才干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武汉的国民政府一开始给蒋介石的定性是叛变革命,一方面东征讨蒋,一方面继续实行北伐。

就是在这次北伐时,黄埔军校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优秀学生,从入学考试到学习期间直至毕业均为第一名的蒋先云牺牲。蒋先云是毛主席的学生,报考黄埔军校的担保人也是主席。如果不过早牺牲,前途不可限量。

在蒋介石的收买下,军阀夏斗寅和杨森趁着武汉兵力空虚,发兵偷袭武汉。

仓促间,武汉政府组织起教导营的学生兵和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的军校生、工人纠察队、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等,打出中央独立师的旗号,在叶挺的指挥下阻击叛军。

贺胜桥战斗,韩浚指挥教导营和军校学生组成的一个营在右翼作战,配合正面的二十四师击溃了夏斗寅。

紧接着,叶挺命韩浚率部进占嘉鱼阻击杨森。杨森部的前锋一个营此时占领了丰口,由于军纪不好,祸害百姓,百姓们纷纷到韩浚的教导营告密。

根据百姓们提供的情报,韩浚率部发动夜袭,将敌军击溃。

韩浚指挥的这两仗规模都不大,敌军也不强(杨森的20军还未经历抗战洗礼,只是普通的新军阀部队,不像解放战争时整20师那么难打),且叶挺和铁军的威名一出,早已把敌军给吓着了。但是从这两仗也能看出,韩浚已经具备了一位中级指挥员果敢、敏锐,善于捕捉战机的素质。

扩展阅读:柳林中伏,挺进大别山最惨烈的一仗,牺牲2000,被俘1800人

秋收起义副总指挥

击溃了夏斗寅和杨森等叛乱军队后,武汉国民政府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卢德铭,韩浚任上校参谋长,团政治指导员辛焕文。这是当时由我党掌握的为数不多的武装之一。

前面说过,当时武汉的国民政府一是继续北伐,二是东征讨蒋。但是张发奎率部到了九江后就按兵不动。

警卫团当时为了等候一批新兵补充,因而是最后出发的部队。

就在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七一五”宁汉合流,武汉的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站到了一起,实行清党,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后面,南昌城头红旗展,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后,卢德铭与韩浚等人商量后决定脱离张发奎,带部队前往南昌与起义大军会合。部队刚过武宁又收到消息,南昌起义军离开南昌南下。此时,张发奎得知警卫团“叛变”,派出部队追击。为避敌锋芒,卢德铭带着部队向湘鄂赣边境转移,途中,一些被国民党追击、屠杀的农会武装、工人纠察队等纷纷加入,部队扩大到5个营。

警卫团与湖南省委取得联系,得到指示 :“南昌起义大军很需要有作战经验的人,要卢德铭、韩浚、辛焕文三人去前线找起义大军。”

三人服从命令,化装成商人前往武汉,并向湖北省委汇报了部队情况。

湖北省委负责人向警予认为他们不必去寻找南昌起义军,还是应该回到原部队中去。向警予的理由是:

其一、根据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精神,要“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要将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分配到各省做暴动的组织者。湘鄂赣同样需要有军事经验的干部,卢德铭、韩浚等人不必舍近求远去找南昌起义部队。

其二、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后情况不明,他们前去未必能与起义部队联系上。相反,他们留在自己熟悉的部队,更能发挥领导作用。

湖北省委研究后决定由卢德铭担任总指挥,韩浚担任副总指挥兼参谋长,辛焕文为政治指导员。任务是回去后以原来的部队为基础把两湖的农会武装集中起来训练,在必要的时候发动秋收起义。并发给他们3000元工作经费,派给6名干部。

人生第二步,意外被捕错失了参加起义上井冈山的机会

当时,白色恐怖严重,沿途到处有地主民团盘查,抓捕共党。卢德铭一行9人,目标太大,遂决定三人一组行动。辛焕文在前,韩浚居中,卢德铭这一组在最后。

现在我们都知道,毛委员在前往起义部队途中也遭遇了凶险,差一点改写了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的命运。

辛焕文一组行至大沙坪时天色已黑,遂决定在此过夜。而崇阳县自卫团正在路边设卡盘查,被发现后双方发生枪战,辛焕文牺牲,另两位同志下落不明。按照当时白色恐怖的情形,估计凶多吉少。

韩浚一组走到大沙坪时,并不知晓之前短暂的枪战。他们在一家小饭馆准备吃点东西,其中一名同志比较警觉,出门察看地形,却发现自卫团来了,马上就要进入饭馆检查。三人连忙从后门冲出,自卫团在后面追,边追边打枪。

一口气跑了四五里地,枪声没了,但是三人已经在黑夜之中跑散。

韩浚又累又饿,路过一户农家时,敲门进去打算借宿一晚。农民答应了,还为他做了吃的。不料当韩浚再次惊醒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绑起来了。原来趁韩浚睡着以后,农民悄悄去告了密。

看现在的资料,毛委员也是在躲过追捕后找到一户农家,老农民给了双布鞋,还给了吃食,临走指了条小道,说大道上有民团。

有时不能不感慨,这就是命运。

韩浚被关押在通城县监狱两个多月,始终未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承认自己是做生意的,被当兵的把钱抢去了。

这两个月时间,革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卢德铭在农会掩护下回到了部队,中央代表毛委员不久后赶到,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第一次打出镰刀斧头的红旗。之后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利,为掩护部队撤退,卢德铭牺牲。再之后毛委员带领剩余的起义部队文家市转兵,到三湾改编时仅剩800人。然后,红旗插上了井冈山。

两个月后,在一名妇女的帮助下,韩浚写了一封信给他在武汉政府任职的曹世杰求救,才被释放出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人生第三步,反蒋再次被捕,转而投蒋

韩浚出狱后,去武汉寻找向警予汇报情况。但是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杀起共产党来比蒋介石还狠,此时的武汉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韩浚始终未能联系上组织。1928年,向警予被捕,英勇就义。

韩浚在武汉找不到党组织,便决定前往上海联络,可一连四十多天也未见组织的踪影。

此时,他身上的钱也基本花光,连吃住都成了问题。为了解决生计,只能暂时南下广东投奔在粤军工作时认识的陈铭枢。但不久之后,由于身份暴露,不得不再次回到上海。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黄埔学生分成了两派。有的坚决跟随蒋介石,比如杜聿明、宋希濂,还有一批人跟随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这中间还有一批人,政治态度不明朗。蒋介石为了笼络和控制黄埔学生,成立了一个“黄埔同学会”。

韩浚在上海活动了一段时间,始终未能找到党组织,尽管内心非常苦闷、消沉,但他认为革命活动还是要进行下去。他联络到一些学生成立了“黄埔革命同学会”,与老蒋的“黄埔同学会”争锋相对。他们印刷了大量传单,散发给各大报社和商会,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

黄埔革命同学会的行动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蒋一边派人去游说分化,一边安排特务抓捕“黄埔革命同学会”成员,包括韩浚在内的几个主要成员陆续被抓。1932年,韩浚被押送到南京监禁。

蒋介石对黄埔学生很重视,特别看重黄埔一期的学生。蒋介石打仗不行,但是玩弄权术收买人心绝对一流。

首先,老蒋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按月发给他们工资。不久,蒋校长召见了被软禁的学生,告诉他们:“黄埔学生就好比亲兄弟,因政治问题分开是家庭的不幸,只能怪我领导不力。现在兄弟们要团结起来,同担革命重任。对你们我绝不歧视,有机会一定会给你们很好的工作,你们放心吧。”

之后,蒋介石又单独召见了韩浚,对他说:“这些年你很辛苦,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我知道你们经济很困难,现在每人发五百元,先拿去用了再说。”

老蒋的这招很管用,特别是对于情绪低落之人。韩浚此时心情很复杂:

第一,他觉得委屈。韩浚认为自己为革命事业奔波了很长时间,与组织失去联系后自己并没有放弃,而是四处寻找党组织。

第二、他觉得组织上抛弃了他。在上海组织的“黄埔革命同学会”也算小有影响,但组织始终没派人来联系他。尤其是在南京软禁了大半年,遭受了各种压力,组织也未派人营救。

第三、他曾与老蒋作对,内心极不愿意为老蒋工作。当时的情景,他实在没有其他出路,可回到老蒋身边,也不会得到信任和重用。

思来想去,韩浚的革命信念开始崩塌,决定跟着蒋介石干。他的人生道路从此彻底改变。

人生第四步,战败后错失起义or投诚机会

蒋介石一开始只让韩浚出任中央军校政治教官、政训处长之类的文职,直到五年后,韩浚方才当上了第10军48师144旅少将旅长。可这个军事主官的位置还没坐热,他又被安排去做湖北省军管区军训编练处处长、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这样的军队文职。而他在国民党军中的同学们,此时已是师长,进步最快的胡宗南同学都当上军长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军急缺能征善战的军事干部,韩浚这才开始得到重用,历任第10军48师师长,第73军77师师长、第75军副军长等职,他先后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及第三次长沙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

1945年,韩浚终于当上了73军军长。他的同学们,要么是集团军司令,要么是副司令兼军长,与进步神速当上战区司令的胡宗南同学没法比,可就连长腿将军孙元良,早早就出国考察直到1943年方才回国,就这样,还比他提前一年当上了军长。

韩浚心里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1947年,蒋介石亲自制定了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作战计划。很能打的黄埔三期小师弟王耀武命令韩浚的老同学,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第12、第73、第46军作为国军的北线,向解放区发起进攻。

1947年2月19日,王耀武判断出南线欧震兵团所谓的“临沂大捷”明显是吹牛皮,再综合空军的侦察报告,及73军77师被击败,师长田君健被击毙,意识到我军要对北线的这个兵团动手,未经请示老蒋和陈诚,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李仙洲兵团立即收缩的命令。

作为后卫的霍守义第12军快步如飞,一昼夜狂奔百余里,硬是逃出了华东野战军正在形成的合围圈。

2月20日,我军达成战役合围。21日,很能打的王耀武走了一步臭棋,征得老头子同意,命令就近收缩进莱芜城的两个军突围。

敌前撤退历来是战争中最难的课题,之前的文章说过,这方面苏军做不好,德军做不好,美军做不好,就连我军有时也做得不好。那两个美械军,王耀武莫不是以为那是七十四军吧。就连七十四军,二次长沙会战时就在行军中遭遇日军骑兵和先锋部队袭击,损失很大,老蒋为此枪毙了一位师长,空缺被所谓的名将“张团长”顶替。

我军攻坚不行(这个问题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方才解决),蒋军野战不行,但是有座城的话还是能守一守的。当时的情况,现在复盘来看,国军的最佳应对之策是据城固守待援。

命令下来了,老成的李仙洲不同意突围,而两位韩军长却吵吵闹闹地要求突围,尤以韩浚的嗓门大。最终决定突围。这时候,另一位韩军长46军的韩练成却说还没准备好,这样,突围又拖了一天。我军趁此机会进一步加强了包围圈。

后面就很简单了。国民党军一出城,李仙洲就看不到韩练成了,46军的官兵也找不到军长。解放军从公路两边跃出发起攻击,失去了指挥的46军乱糟糟地跑来跑去,把73军也给冲乱了,军长找不到师长,师长找不到团长,团长找不到营长,五万六千余人被包围在20里长5里宽的狭窄地域,一块块地被分割围歼。

莱芜战役,我军战士追歼敌军

韩浚回忆道:“人们在混乱中争相逃命,看着那种凄惨现象,我们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当时我气急败坏地向乱兵大声呼喊:同志们(注意啊蒋军确实也是这么叫的),我们一定要突破这个包围,大家跟着我攻击前进,到了吐丝口我们就有办法了!当我带着一部分人冲到吐丝口附近,迎面一排枪射来,乱兵中又倒下一批,我判断华野已攻占吐丝口”。

韩浚带着人马逃到博山西南20里的青石关,再次遭到解放军攻击,被压缩到一个干涸的大沙河里。

身边的高参黄炎勋对他说:“军长,我不想回南京了,这样打下去南京政府迟早要失败,我们留在解放区吧。这附近就有解放军,我去跟他们谈谈。”

韩浚听完没有表态,黄炎勋以为他是默认了,便大喊道:“周围有没有解放军,不要开枪,73军军长在这里,请派人前来洽谈。”

很快,过来了几个解放军,问:谁是73军军长?

韩浚的回答很搞笑:我是73军军长韩浚,我累了,站不起来了也跑不动了,你们看着办吧。

解放军叫来了担架,把他抬去见我方首长。

当年脱党是因为没跑掉,如今被俘获是因为跑不动。真是造化弄人。

也许考虑到韩浚早期的经历,脱党后也未积极参与对我军的进攻,抗战时对日作战坚决,因而,在他被俘后,解放军给过他机会,华东军区首长曾找他谈话。但韩浚对国民党仍心存幻想,又担心自己在国统区的家人的安危,迟迟不肯表态投诚,错过了获得宽大处理的机会。

1961年12月,韩浚被特赦,定居武汉,并且还担任了湖北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湖北省政协委员等职,直至1989年去世,享年96岁高龄

韩浚(右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关于自己人生未来走向的选择,升学、就业、跳槽、成家、迁徙,等等,然而,很少有人会像韩浚那样在人生道路上充满那么多的机缘巧合。其中有些是韩浚自身不能决定的,比如继续留在苏联学习,比如警卫团不等待那批新兵,比如返回部队时没有被捕,比如去武汉能够找到党组织......但是,有些是他自己能够决定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韩浚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且是一错再错。

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到达九江时,被张发奎派兵包围缴械,实行清党。准尉文书陈毅此时方才知道爆发了南昌起义,他果断地脱离教导团,前往南昌寻找起义部队,紧赶慢赶地终于追上了队伍。起义军南下失败后,很多人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陆续脱离了队伍,而陈毅坚定地协助朱德、王尔琢带着起义军余部转入湘南,最终上了井冈山。

中国革命史上意义重大的文家市转兵,毛委员亲自向广场上剩余的1500名起义战士讲话,讲我军现在力量弱小,还不具备进攻长沙这种敌军重兵把守的大城市的能力,我们要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动群众,壮大力量......当时围观看热闹的老百姓中有一对表兄弟,表哥14岁,表弟12岁,听了毛委员的讲话后深受启发,促成这对表兄弟日后走上了革命道路。表哥是后来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表弟叫胡耀邦。

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党员与组织上失去了联系,比如淮海战场率110师起义的廖运周,率132师跟随59军、77军起义的过家芳,比如侯镜如,在辽沈战役塔山之战时任国军总指挥,故意不带坦克,拖延到达时间,到达后又多次有意无意地下令停火......他们在失去组织联系后,不忘初心,成功潜伏下来,之后再寻机主动与组织接上关系。

莱芜战役的韩练成,当时刘志丹正准备介绍其入党,就差举行宣誓仪式,遭遇冯玉祥实行清党,刘志丹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被礼送出境。与党失去联系的韩练成在中原大战时机缘巧合救了蒋介石一命,蒋特地准其视同黄埔三期,并手书昭告,成为蒋之绝对亲信。其后,韩练成的才能又得到白崇禧的青睐,成为桂系的重要人物。这种际遇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但是韩练成不为所动,坚守信念,终于在1942年与周恩来同志取得了联系。

1955年授衔前,总理特意接见了韩练成,征求他的意见:如果按照我军的标准,授予中将军衔,如果按照国民党起义将领,授予上将。韩练成回答道:我永远是党的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的人生结局表面上看是因缘巧合决定,但是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时候做出的抉择,反映出的是个人的意志是否强大,信念是否坚定。

青年时代的韩浚

韩浚所缺乏的,就是那一份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秋收起义   军长   南昌起义   莱芜   国军   武汉   我军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将   部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