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文丛」戏说巫溪旅游招牌


  撰文/邱江陵·重庆万州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

  【渝言不止】

  作为主抓过文化旅游的前公务员,有文化有修养有才气胆气的邱江陵兄不仅观念超前、思路清晰,而且敢放大招、敢说实话。如果巫溪的父母官看到这篇文章,也许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文旅事业了。

  重庆“双晒”进入第二季,书记、县长轮番上阵叫卖。

  我们太过相信自己强大的宣传工具,嘴上功夫强过手上功夫。宣传可以控制人的思想,但不一定能撬动人的脚板。旅游也好,文创也罢,真不是或真不全是吹出来的。至少,本地吹了两轮,没见多几个人来。鼠标投票不是真本事(人口大县嘛),脚板投票才是真功夫。

  巫溪“双晒”上线了,招牌是“上古盐都,心旅巫溪”。“上古盐都”名至实归,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盐泉,5000年熬波煮盐的历史。“心旅”有点玄,哪里不是心旅?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有心仪的地方都是天堂。说文化,巫溪有两大特质,一是盐,二是巫。我坚决反对“无神论者”把“巫”污名为“封建迷信”!巫是祖宗,巫是宗教,巫山哲学,巫是医学,巫是文学,巫是艺术。巫溪几乎是最早以巫命名的地方:上古是巫臷国(以大昌为中心)的属地,春秋是巫子国(以大昌为国都)的领地,战国是巫郡(以大昌为郡城)的辖区,三国时从巫县(大昌为县治)分出来设北井县。这里是巫文化的原生地之一,至今巫风浓烈。

  巫溪博物馆大厅的《巫溪赋》。尽显巫溪人有节操,不媚上、不逢君,不攀附权贵。这段文字,没有领导也没有领袖。最大的好处是,领导变了,文字可以不变。如今,这样的文字太少。

  我给巫溪的兄弟讲,巫山的招牌是“中国恋城”,奉节叫“中国诗城”,云阳叫“天生云阳”。那么,巫溪也该有个“中”字号的招牌。我建议,巫溪的文化招牌可以用这两句:“上古盐都,中华巫乡”。

  我又给巫溪的兄弟讲:丰都尚且大张旗鼓地喊叫鬼文化,巫溪为何不能理直气壮地标榜巫文化?巫比鬼,正得多。(作于2020年9月30日)

  【作者简介】邱江陵,笔名子思、子问。“60男”。重庆市作协会员。教员出身,公职退休。一无所长,只爱笔耕。多项成果获市(省)政府、市教委奖励,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多年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常委,关注民生、咨政代言。乐于文史探秘、长于随笔记趣,在高校学报发表多篇地方文史论文,多项文化创意项目落地在城市公园广场,出版散文集《从大昌出发》,在《重庆晨报》《神龙架报》《三峡文艺》《巫山文艺》《两江文苑》等报(网)刊发表散文、随笔数十篇,歌曲《黄葛谣》(作词)在央视“星光大道”播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巫溪   云阳   招牌   巫山   子思   脚板   重庆   上古   功夫   地方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