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最早的58名党员:4位成为领导人,23位牺牲革命,8位叛变投敌

我们党早期,有多少个成员?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党的创立时,写到这么一句含糊不清的话:“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这“五十多个党员”,具体是多少个呢?

后来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中,认定我党早期组织成员,共有58人。上海党早期成员14人,北京党早期16人,长沙党早期6人,武汉党早期8人,济南党早期3人,广州党早期4人,旅法党早期5人,旅日党早期2人。这58名党员里都有谁。他们各自的人生归宿又是如何?

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早期党员有4位,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和林伯渠。其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毛主席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等职。其中成就稍低些的,应当是1960年就去世的林伯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但这也是相对低些。

为革命而牺牲的早期党员,共有23位,李汉俊、沈泽民、杨明斋、李启汉、俞秀松、李大钊、范鸿劼、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张太雷、邓中夏、李梅羹、江浩、何叔衡、彭璜、陈子博、陈潭秋、刘伯垂、赵子俊、王尽美、邓恩铭、赵世炎。

他们中,牺牲时年纪最小的,当属赵世炎,26岁,1927年被叛徒出卖,在上海龙华被杀害。牺牲时年纪最大的,是何叔衡,59岁,在1935年的长汀突围战中壮烈牺牲。他们绝大部分人,都是牺牲在白色恐怖盛行时期,被反动派残忍杀害。

脱离党组织后又重新入党的早期党员,共有5位,李达、陈望道、沈雁冰、谭植棠、刘清扬。他们都是在建国后离世的,最早离世的是谭植棠,1952年,建国后担任西江贸易土产公司经理;最晚离世的是沈雁冰,1981年,建国后担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脱党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病逝的早期党员,共有14位,劭力子、袁振英、李中、朱务善、易礼容、贺民范、包惠僧、郑凯卿、赵子健、王翔千、李季、张申府、陈公培、施存统。这群人里,基本上都是建国后病逝的。建国后,工作最寻常的应该是郑凯卿,在武昌大东门合作摊亭工作,自食其力到退休。

被开除党籍后,没叛变投敌的早期党员,共有4位,陈独秀、刘仁静、罗章龙、谭平山。其中,陈独秀是最有名的,曾是党内地位最高的人;同样,他也是最早离世的那位。抗战爆发后,周总理多次代表延安方面,请陈独秀入党,继续为革命事业发光发热。陈独秀婉言相拒,过着自己安贫乐道、反省过往的日子。

被开除党籍或脱党后,选择叛变投敌的早期党员,共有8位,沈玄庐、张国焘、陈德荣、吴雨铭、陈公博、宋介、张国恩、周佛海。这批人,可谓是愧对过去的党员身份和党员教育。他们有的投靠国民党反动派,有的随汪精卫一起跟日本人干,没一个好人。

我相信,这58位早期党员里,最初入党大都是不慕名利,怀揣着崇高的共产主义、救国救民的理想。随着世事变迁,他们有的变了初心,误入歧途;有的不幸遇难,牺牲在敌手里。几乎任何一位脱党不投敌的早期党员,活得越久,地位越高,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赵子健,做着教书先生的工作,直至离世。

他们58人站在我党的历史起点,随着时间流逝,大浪淘沙,他们的成就和归宿,各有不同,坚持革命到最后,从一而终的还是不少,非常值得后人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董必武   长汀   党员   牺牲   反动派   我党   党籍   党组织   领导人   中共   成就   成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