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烈:原50军政委,后被开除党籍送回家乡,每月只领60元生活费

在人民军队序列中,有这样一支传奇部队,其前身是国民党武装,战斗力低下,官兵们经常消极怠战。但它后来起义投身到了红色阵营,经过一位将军的全力改造,一跃成为善战之师,在朝鲜战场上大显神威,饱受赞扬,这位将军名叫徐文烈。

徐文烈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早年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因为无法负担高昂的学费,差点辍学,幸得亲属接济才得以继续接受教育。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进步书刊,思想愈发进步,成为一位红色青年。1929年,国民党当局授意师范学校打压宣扬革命思想的学生。

徐文烈率领同学们罢课反抗,同时向省教育厅请愿,要求罢免校长,改派民主人士来主持学校日常事务。此举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声援,国民政府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妥协,徐文烈的革命首秀以胜利告终。

1930年,徐文烈在家乡秘密展开活动,组织了一支数十人的武装力量,与其他工农队伍一起,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暴动。但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加之指挥失当,暴动最终宣告失败。部队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离散殆尽,徐文烈只好转移到昆明,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1935年,红9军团进驻滇地,徐文烈立即报名参军,不久后随部北上川贵,掩护中央红军向陕甘宁挺进。次年春初,他被调到红32军政治部负责宣传事宜,此后数年间一直在政工岗位上深耕,个人能力愈发突出。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184师起义,因为其中官兵多为云南人,与徐文烈是老乡,党组织便派他去改造这支部队。徐文烈随即举行“诉苦大会”,动员原国民党士兵们上台讲述被反动派压迫、剥削的经历,以点燃大家对反动派的怒火,激发大家的革命热情。

除此之外,徐文烈还带着184师的官兵们去帮助农民耕地,让他们亲身体会军民鱼水情是如何建立的,借以改造他们的旧思想。在这一系列“组合拳”之下,184师官兵改头换面,蜕变成人民子弟兵,以其为基础改编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军战斗力惊人,在解放战争前期屡立战功。

1948年末,解放军围攻长春,国民党60军不愿给蒋介石卖命,便于阵前起义。这支部队也是老滇军,改造其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徐文烈的头上。他在照搬早先积累的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又将思想教育与启发式自我总结相结合,一举革除了60军身上的旧军阀习气,使之从军事主官到基层战士脱胎换骨,一跃成为劲旅。朝鲜战争时,徐文烈以政治委员的身份,率领60军改编的志愿军50军在前线与联合国军殊死搏斗,二次战役时,50军更是率先攻入南朝鲜首都汉城。

徐文烈回国后被授少将军衔,先后在南京军校、解放军总政部任职。1971年,他被无辜卷入到特殊时期漩涡中,所谓的“专案组”经过审查,认定他存在违反纪律的情形,继而开除了他的军职和党籍,将他送回家乡,每个月只发60元养老金用于生活。1976年,他因病去世,1979年,党中央为他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和所有职务。

徐文烈将军是我军一位优秀的将领,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播撒星星之火。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肩挑起政工重任,改造了多支敌军,将他们补充到解放军中,增强了红色阵营的力量,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可谁曾想,他竟在动荡时期遭受无妄之灾,后半生历尽波折。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党中央后来也为他正名雪冤,他泉下有知,必然会感到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南朝鲜   土地革命   解放战争   党中央   反动派   党籍   军政   师范学校   生活费   国民党   将军   部队   家乡   时期   徐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