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派兵包围叛军184师,命令异常严厉:全部消灭,不准他们起义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在“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中取得胜利,国民党南满重镇梅河口暴露在我军眼前

梅河口地处战略腹地,是联通南满各军事重镇的枢纽,被国民党列为东北地区五大战略要塞之一。

梅河口暴露后,我军决定调整斗争策略,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一鼓作气拿下梅河口,打乱敌人“先南满后北满”的军事计划

“剿共”总司令杜聿明向驻守此地的国民党184师下达死命令:务必死守,不许突围!面对这种“不人道”的命令,184师上下竟然没有一人反驳。

事实是,早在1946年,这支军队就曾得罪了解放军

而东北野战军林彪的命令也印证了这一点:对此地之敌军,凡经过战斗打响者,即坚决歼灭之,勿中途接受其起义。”

184师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何遭到东北野战军的嫉恨?梅河口战役的结局如何呢?

海城起义:国军内部第一次成建制起义

184师前身为“云南王”龙云的滇军,隶属于国民党第60军

抗日战争期间,滇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除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之外,滇军参与的台儿庄战役,还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面对日军两支主力的轮番进攻,滇军抵抗了27个昼夜,最终以伤亡1000人,剿敌3000人的战果,阻挡了日军的数次强攻

台儿庄大捷后,苏联顾问来到184师进行采访。面对整齐的队列,抖擞的精神,苏联顾问真挚地称赞道:

“184师不愧是地方军中的主力,如果中国有30个184师,完全不用惧怕日本的挑战。”

而八路军对于滇军184师取得的战役,也表达了赏识和称赞。

但是,在蒋介石眼里,184师风头太盛,势必影响国民党中央军的地位。因此,他不仅没有对其嘉奖,甚至密令杜聿明分化、削弱、打压滇军的势力。

在蒋介石心里,防止“地方军阀和共军在抗日战争中坐大”是比抗日还要重要的事情

1938年,滇军从山东战场撤到后方修整,但蒋介石根本没给他们休息的时间,命令他们火速前往武汉抗击日军。

筋疲力竭的滇军到达武汉战场后,与敌人展开激烈对抗。但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蒋介石竟然撤回了184师两翼的中央军,把184师孤军暴露在日军眼前

此时的184师通过正面强推,突出了日军重围,但此战下来,184师元气大伤

好在龙云早就意识到了蒋介石的歹意,这才保证滇军没有被国民党完全稀释,也为日后滇军起义奠定了良好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开始把军事重心放在“剿共”。在“剿共”战场上,蒋介石经常会让地方军阀冲在前方,而让国民党中央军坐镇后方。

他的意思很简单,让地方军阀和解放军相互消耗,国民党军队坐收渔翁之利。蒋介石的一系列操作,寒了184师一部分将士们的心。

1946年,杜聿明命令滇军6个师一齐前往东北作战,而潘朔端的184师则被派驻在海城,兵力铺陈在鞍山、营口、大石桥等地。

184师的师长潘朔端,曾经被蒋介石无理扣押两年,潘朔端率领的184师虽然身处国民党阵营,但很多滇军战士心中早就不满蒋介石的“区别对待”

海城布防完成后,杜聿明派出一队情报人员进入184师各级指挥机构,名义上指导“通讯工作”,暗中监视184师各级干部的动向

不仅如此,杜聿明还将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主力布置在184师后方,防止184师后撤。

而184师的前方,是东北野战军林彪部队的主力,可以说,小小的184师正处在前后夹击的窘境:正面打不过,背面撤不了

为此,184师只能修建防御工事,延缓解放军进攻的速度。

1946年5月,“鞍海战役”打响

毛主席下令进攻重点城市“鞍山”“大石桥”和“海城”,在“旋风将军”韩先楚的指挥下,我军佯装攻击大石桥,引诱敌人将主力从“鞍山”和“海城”调往“大石桥”。

两座城市空虚后,我军主力迅速攻击“鞍山”,拿下鞍山后,马不停蹄向184师指挥部“海城”赶去。

战役打响之前,我军已经知晓184师内部对国民党的态度:师长潘朔端与蒋介石有私仇,且184师多次被国民党中央军当作炮灰。

秉持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斗争上策,韩先楚去信潘朔端劝降。但是,接到劝降信的潘朔端却久久未曾回复。

起义复叛 野战军心中的一根刺

此时的潘朔端知道184师内部意见并不统一,550团长杨朝伦与国民党关系过于密切,所以潘朔端没有贸然受降,而是再次向杜聿明求援。

杜聿明怎会不知184师的困境,但此时的他正忙着接待前来视察的蒋介石,另外,他主观上也不想分兵搭救“地方军”

救援迟迟不到,磨灭了潘朔端心里对国民党的最后一丝希望。他决定,向解放军投降,后世将这场起义成为“海城起义”

朱德总司令听说此事后,亲自给184师潘朔端师长发电报,称赞他们:“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

“海城起义”,区别于以往零散的起义,是国民党系统内部第一次大规模起义,184师师部和下属552团全部归降东北野战军

此时,大石桥还驻守着184师一个团。潘朔端起义之后,立刻要求大石桥守军550团放弃挣扎,投降解放军。

但是,该团团长杨朝伦接到了杜聿明密令,杜聿明在信中向他许以师长的职位,要求他监守大石桥,不得听从潘朔端的劝告、向共军投降。

杨朝伦此人极富野心,对潘朔端十分不服气,因此他接受了杜聿明的建议,固守待援。

看到550团没有起义的动静,韩先楚陈兵大石桥,亲自劝说杨朝伦投降,而杨朝伦既不主动进攻,也不出城投降,只是避而不出

为了解放南满,韩先楚下令强攻大石桥。很快,550团失守,而杨朝伦盼望的援军和师长职位一个也没实现。

正在沈阳视察的蒋介石得知此事后,气得大骂:“娘希匹,就知道地方军靠不住,偏偏我来督战的时候投降,这不是拆我的台吗!”

活捉团长杨朝伦后,韩先楚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于是咨询潘朔端。潘朔端其人心怀仁厚,希望解放军给杨朝伦等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军对归顺的184师表现出了极大地尊重和爱护,不仅没有取消他们的编制,而且让他们享受到了极高地待遇。

潘朔端留任184师师长,在潘朔端的举荐下,杨朝伦升任副师长。但正是对杨朝伦的任命,埋下了之后184师重新反叛的隐患

与解放军相比,184师从将领到士兵每天吃得都是特供的白面馒头,在军饷方面也远超解放军,这在很大程度上滋养了一部分184师士兵们怠惰、傲慢的心理。

他们认为解放军对他们的优待,因为忌惮他们的实力。

更严重的是,在副师长杨朝伦的撺掇下,184师近一半的将领开始抱团,每当解放军派出政委对其进行改编教育时,他们往往故作委屈的说道:

“解放军跟国军一样,只会欺负我们这些地方军。”

“解放军也有嫡庶之分!”

“还没有之前过得滋润。”

当解放军指示他们跟群众加强联系时,一些不和谐的再次出现:

“这是用人民群众教育我们吗?”

“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在群众们中间当展览品的。”

此种怪诞、无理、阴阳怪气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军将士们秉持着“友好团结”的态度一再忍让。但是,解放军的大度在他们看来,是“屈服”和“软弱”的表现。

潘朔端虽然打心眼里佩服共产党,也是真心归顺,但由于他身居高位,事务繁多,无法时刻洞悉部下的心里,所以造成了“傲慢”“分裂”情绪在军中的蔓延。

直到杨朝伦率部反叛的那一刻,潘朔端才知道自己管理上的失误

副师长杨朝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架空了潘朔端在184师的权力,他时刻惦记着杜聿明许诺给他的师长职位,不仅串联军官,甚至在下层士兵中塑造解放军的负面形象。

在他的包庇和鼓动下,一批将领恢复了往日在国军中养成的坏习惯:喝酒、打架、嫖娼、赌博等等。

1946年10月,国民党反攻南满,我军被迫转移

在杨朝伦看来,我军已经渐入颓势,不再是他们能够依仗的强大力量,因此决定将反叛的想法付诸实践。

林彪:全歼184师

行动之前,杨朝伦亲自劝说潘朔端一起反叛,遭到了潘朔端的严词拒绝

1946年10月底,伪军大部队踏上转移的火车。当夜十一点,火车外传来陌生集结号的声音。

半分钟后,以杨朝伦为首的1200多名184师叛军携带武器,冲下火车,向后方国军阵营跑去。

我军意识到,184师部分士兵再次叛变

在潘朔端师长的安慰下,剩下1600多名184师士兵跟随解放军继续向北满进军。

到达北满之后,解放军立即把剩下的184师士兵打散、整编进东北民主联军部队。

杨朝伦等人的“白眼狼”行为,惹怒了辽东军区一众领导,林彪更是怒不可遏,直言:“遇到叛逃的184师,一个活口也不留,不接受任何人的再投降!”

回到国军阵营的杨朝伦,得到了杜聿明许诺的师长之位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梅河口遇上184师,此时华野上下燃起了“雪耻”的信念。

此时的184师,虽然遭到了解放军的猛攻,但也没有丝毫后退的意思。他们知道,“解放军优待俘虏,但从不轻饶叛徒”

丧失了起义筹码的184师,在梅河口附近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准备跟解放军决一死战。

“梅河口战役”对双方来说,打得都十分惨烈

184师占据地利之便,从三个方向打退了我军的进攻。为了减少伤亡,韩先楚决定集中优势力量,强攻一个地方。

梅河口火车站成为了突破口,于是,解放军30团,对火车站发起猛烈进攻。而对面的184师拼命抵抗,30团即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没有在当天拿下火车站。

第二天,29团赶来增援。在两个团的联合进攻下,梅河口火车站的敌军被全部歼灭。我军循着火车站的缺口进入敌军核心阵地,与敌军展开近距离巷战、肉搏。

血战之后,我军终于拿下梅河口,消灭并俘虏敌军6000多人。但我军也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牺牲干部150多人,士兵1300多人

但是,叛逃的始作俑者杨朝伦却趁乱逃了出去。

之后,184师的番号被重建了3次每当我军遇上184师,战士们都会牢记在梅河口战役牺牲的烈士们,因此184师只要碰上解放军,必然会损失大部

1949年,龙云的继任者卢汉最后一次重建184师。

在龙云的授意下,卢汉率领滇军在云南起义,其中就有184师,而此时的184师的士兵早已经更换过几轮,已经没有了“反叛”思想

而逃亡云南的杨朝伦担心解放军对其秋后算账,撺掇云南旧部龟缩深山,成为了人见人打的土匪。

我军在铲除云南匪患的过程中,连根拔除了以杨朝伦为首的滇军“毒瘤”。在老上级潘朔端(时任昆明市市长)的主持下,杨朝伦被公审枪毙

结语

杨朝伦等人,不仅不感恩解放军的优待,甚至忘恩负义,屡教不改,下场只能说是活该。184师被多次歼灭的下场,也提醒那些叛军,解放军虽然有包容之心,但也绝不容许有人在底线上反复横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梅河口   海城   鞍山   野战军   叛军   师长   我军   石桥   蒋介石   国民党   解放军   严厉   包围   异常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