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18岁天才画家,20岁离世,一生只画一幅画,却火了一千年

作家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对于她本人也是这样的,因为张爱玲本人在二十多岁时就在小说、编剧等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除了张爱玲这种少数人以外,历史上的大多数人都是靠着年龄和阅历的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可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天才画家,在年仅18岁时就画出了一副千古名画,在他仅20年的短暂人生里,因为这幅画的存在也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

一、徽宗爱画,建书画院

宋徽宗虽然不是什么有为的皇帝,但在人们眼里却有不小的知名度,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因为他的昏庸无道。

《水浒传》的写作背景是北宋的宋徽宗年间,里面许多主要人物的造反原因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官逼民反。

按理来说,官员都应该是治理地方,为民造福的,可是《水浒传》里的官员,无论小官还是大官,都是强取豪夺,横行乡里的人。

所以,我们从宋徽宗治下这些官员的作风上也能管中窥豹,看看宋徽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但宋徽宗这样一个搜刮百姓、政治无能的皇帝,也不完全一无是处。

相反,宋徽宗在某些领域甚至是个中翘楚,其中,他开创的瘦金体流传了上千年,并且他的诗、书、画、印等领域的造诣也很高。

可以这样说,如果宋徽宗不是一个皇帝,那么他的艺术成就,绝对不亚于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人物。

宋徽宗不仅是个艺术家,还是个皇帝,于是,皇帝这个身份成了他追求艺术道路上的一个最好掩护。

他不仅喜欢自己绘画,还利用这个身份推广绘画,其中,创作出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家张择端便是受到了宋徽宗本人的指导。

但受到宋徽宗指导的可不止一位,还有一位年轻人,在十岁出头的时候就曾经入宫接受宋徽宗的指导,十八岁就画出了一副千古名画。

二、幼年学徒,进宫学画

这位年轻人叫王希孟,王希孟的人生经历和其他成名的画家不同,像诸如吴道子这类的画家,不说画作等身,那也是有几幅经典作品傍身的。

王希孟流传下来的画作仅有一副,就像一颗流星。令人意外的是,王希孟这颗流星,在他短短二十年的人生中散发出来的光芒,远比大多数人的光芒更强。

十多岁时,王希孟就进宫学习绘画,按常理来说,能进入皇宫学习绘画的人,不说是百年一遇的天之骄子,那也是十里八乡的个中翘楚了。

但问题是,被选进来学画的学徒,谁又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呢?所以,在进宫学习的前几年,王希孟就像一粒沙子,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但他自己可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颗普通的沙子,反而把自己当成锥子,时时刻刻想脱颖而出。

为了鹤立鸡群,他学画非常勤奋,时常画画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且,他有时还会主动将自己的画给别人看,请求别人的建议。

有一次,他就把自己的画给了宋徽宗时期的太师蔡京,希望蔡京能赏识他,继而在宋徽宗面前美颜他几句。

但事不遂人愿,蔡京这种眼比天高的宠臣和权臣,怎么可能会看得上一个毛头小子的画,他不仅不提出建议,甚至都不会看这一幅画。

不仅是蔡京有这种反应,被王希孟送过画的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反应,所以王希孟虽然十分积极地展现自己,但仍是诸事不顺,处处碰壁。

可是,虽然大部分人都不赏识王希孟,但仍然有少部分是喜欢王希孟的画,这些人将王希孟的画给宋徽宗观看。

宋徽宗虽然是一个皇帝,但他的艺术造诣却绝对不输于很多专业艺术家,所以,即使王希孟画得再好,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又能画得多好呢?

所以,宋徽宗自然是不觉得这幅画好,但他却从这幅画中看到了王希孟的可取之处,认为王希孟“其性可教”。

也就是说,虽然宋徽宗不认可王希孟画的画,但对他本人还是十分认可的。可以说,王希孟这时候已经脱颖而出了,其中帮助他的人就是宋徽宗。

三、弱冠少年,千古一画

宋徽宗认可王希孟的天分之后,竟然开始亲自教王希孟作画,这在古代,绝对是莫大的恩宠。

因为王希孟一旦受教于宋徽宗,那就是宋徽宗的学生,那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任由王希孟取用,这对他绘画水平的增长是个不小的助力。

而且,宋徽宗本人就是一个绘画水平极其高超的人,王希孟能在他门下学画,也是不小的际遇。

一来二去,王希孟的绘画水平达到了长足的进步,绘画水平便突飞猛进。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画作多是水墨画,现代人谈到国画,基本上第一印象就是水墨画。

但少有人知,青绿也是国画的一种,甚至我国的山水画中,青绿是先于水墨画出现的,而王希孟就是青绿画的个中高手。

这得益于宋徽宗的教导,水墨画能得到如此长足的发展,这与其绘画材料简单不无关系,只要有写字的材料,基本就能画水墨画。

可是青绿则不同,青绿画的材料是宝石,人们制作青绿画的材料时,要先选取上好的宝石,随后研磨成粉,再经过一系列步骤才能得到很少的颜料,所以青绿画的发展很受影响。

但王希孟作为宋徽宗的学生能随意使用材料,所以才能有进步。

到了十八岁那年,王希孟画出了著名的《千里江山图》,由于这幅画的材料,所以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再加上王希孟那出色的画技,这幅画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千古一画。

不久之后,王希孟就在历史上了无踪影,有人说他去世了,也有人说他是被金军杀害。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希孟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曾经活过的痕迹,不枉人间走一回,就像写下《滕王阁记》的王勃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水浒传   画家   青绿   翘楚   水墨画   画作   北宋   造诣   千古   官员   皇帝   天才   水平   领域   材料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