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毛新宇携妻到浙江衢州一山村寻祖,村民几乎都是毛姓人家

2009年5月22日上午,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迎来了两位贵宾。

毛新宇携妻子刘滨走进村时,早已守候在村口的村民们敲锣打鼓,欢呼雀跃,数千村民出户相迎。

无他,这是对远归族人的善意与热情。

清漾村里的村民几乎都姓毛,而根据2002年的考证发现,毛泽东同志的祖籍很有可能是在清漾村,毛新宇此行,主要是为寻根问祖。

江山韶山毛,根祖一家亲

“毛主席的孙子来了!”

“来了吗?”

“起——”

2009年5月22日,在锣鼓喧天中,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迎来了毛主席长孙、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及其妻子刘滨。

清漾村距离江山市市中心约25公里,北东南三面环山,小山曲折。

走进村庄,村口道路两旁绿草如茵,黛瓦白墙,“文”字形清溪绕村,随便走进一户农家,都可以看到简而有致的农家风味:闲置的农具变成了院子的装饰,破瓦罐、废弃轮胎变成了花盆。

相对平坦的村庄西侧都是农田,良田万顷,在这般地势下,清漾村有如一颗被长龙含住的明珠。

2002年3月,《清漾毛氏族谱》被列入了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经过专家考证发现,韶山毛氏系出江西吉水毛氏,而吉水毛氏又可以追溯到浙江三衢毛氏,三衢毛氏由主要集中于江山市清漾村。

一旁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为毛新宇夫妇介绍这几年清漾村的发展:“往前数十年,这里只有三块大石头(江郎山),但是现在清漾村已经变成了江山市的一张历史名片,成为了全国的旅游热点村庄呢。”

毛新宇笑着点点头。

2007年1月,江山市被评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6年,江山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5.6万人次,光是海外游客就有1.8万人次,其旅游总收入达到了6.9亿元。

然而,在1997年之前,清漾村还是一个少有人知的古村落。

若是有过路的游客,导游只会简单地提上两句:“这是个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的村落,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村庄里的村民都姓毛,是江南毛姓宗族的聚居地和发祥地。”

再多的,可能只会提到“清漾村在历史上出过8位尚书,83位进士。”

传记就发生在1999年,彼时,江山市广渡村一位清漾毛氏后裔决定将祖传的66本《清漾毛氏族谱》转手出售给外地人。

当时一族族谱是被视为珍贵的研究史料,因此这位毛氏后裔并不担心难以出手。

果不其然,这一消息一传出去,时任江山市副市长的何蔚萍因深知这66本族谱的珍贵性,不忍心让它们流落民间,当时就要求江山档案局将它买下来作为馆藏。

这套族谱“入住”江山市档案局后,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研究,针对66本族谱,绘制出了毛氏共56代的世系衍脉图,发现了湘浙一带毛氏千丝万缕的渊源。

2000年4月,衢州市社会科学界开始对衢州和韶山的毛氏关系进行研究,很快,研究者们发现,韶山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在韶山家谱中写道“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就是今天江山所在的衢州。

而经过对《清漾毛氏族谱》的比对考证,发现衢州毛氏可追溯的最早居住地就是今天的清漾村。

清漾毛氏,东晋年间由安帝封地三衢,先祖毛元琼,正是号清漾。

《清漾毛氏族谱》引发了学界的热议,尤其是当这份族谱对毛泽东的祖籍具有追鉴意义时,几乎引发了多方的合作研究。

2002年3月,国际档案局确定了首批48件国家级珍贵遗产档案,《清漾毛氏族谱》赫然在列。

但是真正盖定江山和韶山,清漾和毛主席之间的源流关系,还是在2006年,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新闻出版局委派课题组西行,前往了江西吉水县、湖南韶山市进行了访问调查。

其中,查阅毛氏族谱87卷次,相关资料约100余册,走遍了多个相关部门和单位,最后和30多位研究毛氏文化的专家学者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韶山毛氏的确出自江山清漾毛氏。

毛新宇夫妇听着这些介绍,一同走到了清漾毛氏祖宅。

祖宅是江山市传统的白墙灰瓦马头墙,三进三天井,两旁的圆拱门上分别写着“义路”、“礼门”,走近看来,端庄肃穆。

在祖宅对面的聚宝盆的小山包上屹立着一座高12米的古塔,名为文峰塔。毛新宇望着祖宅前的明山秀水,看一处就侧头,和夫人刘滨说:“这里的风水和韶山很像,很好。”

一行人又来到了祖祠的合敬堂,在这里,毛新宇和刘滨翻看了《清漾毛氏族谱》。

尽管早已了解过这些知识,毛新宇还是忍不住轻轻念道:

“毛氏是周文王第十子毛伯郑的后代。”

他一边看一边说道:“周朝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毛氏文化正是因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才得以生生不息。清漾在研究毛氏文化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西周和东周文明。”

他顿了顿又道,“毛泽东同志成长于湖南韶山,清漾毛氏也要交湖湘毛氏文化吸收进来。”

早在2006年12月,韶山村两委就举办了仪式,将《毛泽东家族世系图》以及新修的《韶山毛氏族谱》12本等典籍资料赠送给了江山毛氏宗亲。

时至今日,在经过后代不断递修的《清漾毛氏族谱》中,《宗范志》详细记载了清漾毛氏家族寻来的道德规范,《约戒》、《约训》和堂联派语等涉及了诚信经商、尊老爱幼、睦邻友好等诸多方面,极具教化意义。

毛新宇临行前谈起了此行,除了视察毛氏文化建设,更为了圆梦。

因为毛新宇的母亲邵华时常叮嘱毛新宇要牢记祖训,传承毛氏文化。

在参观国学大师毛子永祖居、毛氏名人陈列馆、文化碑廊时,毛新宇一边参观,一边无不感慨地对陪同的市委书记傅根友说:“韶山是爷爷他老人家地出生地,也是他的故乡,现今清漾是他的祖居地。我要感谢你们江山市委和市政府,你们做得很好。”

一段族亲缘:毛氏文化带动清漾经济发展

在江山市旅游局的建设下,清漾毛氏祖宅启动了修复计划,决心设计出一条“江山名人旅游路线”,而毛氏祖宅,将成为探访毛泽东祖居地和历代毛氏贤良的好去处。

清漾,原本是一个秀美而清贫的小村庄,近年来,靠着大力开发毛氏文化,清漾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在的裨益。

但在毛氏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之前,2002年,《清漾毛氏族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档案文化遗产时,副市长何蔚萍来到清漾村调查,看到那条雨天里积水难行,晴天里也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后,硬是想办法搞了5000元,专程送到了村上,让村民们铺就了一条小道。

现如今,随着外界对清漾的关注度的加大,村内原本窄小的石子路,终于靠着40多万元的的投资,改建成了柏油村道。

“要想富,先修路”。

当大路一通,清漾的附加经济蓬勃发展。

一家园林公司很快瞄准了这一块“风水宝地”,在开发初期就租下了150亩地,用来种植花卉苗木,使得当地70多个清漾村的留守村民可以获得基本经济收入。

2007年8月,清漾村启动了修缮清漾祖宅和毛氏文化旅游游线范围房屋拆迁安置、江郎山至清漾村的道路连接线等7项工程。

2008年4月,清漾景区正是对外开放,而继园林公司进驻清漾后,一名外地客商也来到了此地。

他原本只是慕名感受毛氏文化,但来到清漾后,被清漾毛氏祖宅的建筑文化和当地的人气所吸引,当即就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一个古建筑园林工艺厂。

2011年,毛新宇出席了第三节毛氏文化节,在拜祭先人的仪式过后,他深情吟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焦,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这一次到来,毛新宇依旧沿着村里的主路前行,了解清漾村村民的生活情况。

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磨灭清漾村的古村落韵味,在主路上,一群散养的鸡旁若无人地编着队横行,其中,只有三只略显独特,它们生者黑脚爪、黑色鸡冠和白色的羽毛。

随行的人介绍道:“这是白毛乌骨鸡,在全省很多地方都推广过,但现在,在大多数地方都淘汰了,清漾还算适宜它们生长。”

众人只知道清漾的园林和古建筑旅游事业,当听到清漾还在发展养殖业的时候,也不免笑道:“这可真是处处开花。”

经过改建的毛氏祖宅处处透出古雅庄重的风貌,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这处古宅始建于明代,清代时曾修缮过一次,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不慎引火,百年古宅毁于一旦,直到2003年,在清漾毛氏后裔的主持下,在集资修葺了一番。

到了2009年,受到毛氏文化的影响,政府更是投资再次翻新,从别处移了一所老宅,在原址的基础上,专门仿古重建。

正面有一鉴方形的大池塘,池塘波平浪静,这个季节,水面满是粉色的莲花,沿溪水穿行,可以望见,昔日的文峰塔也被修葺过,砖石砌筑的塔身既整拣妥帖,又保留了历史的古韵。

远方的古塔和祖宅前的池水恰好构成了一副搁笔洗笔的景象,随行人员解释道:“祖宅后面是坡地,村庄又是三面环山,天然而然就是一个园林,这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风水宝地之相。”

这一次再访,祖宅右侧的碑廊设施建设似乎更为完善,这里陈列着国内著名书法民家的佳作,自然,这是后建的,收录的碑文都是清漾先贤和历代名人交往的书简、诗文,其中不乏张居正、王世贞、陆游、苏轼等文豪的诗文。

听说祖祠在2009年重建,众人都十分期待,这三进二天井的建筑,总面积1766平方米,呈纵长方形。

然而,当行至祖祠,任何的夸饰和照片都无法代替那一眼的阔朗气度。

众人的目光一下就被门前立柱上刊刻的巨大楹联所吸引和前堂横梁上的牌匾所吸引。

潇洒恣肆的笔墨垂然而下:“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正是出自苏东坡。

中正端方的匾额上是人民法院原院长江华亲笔手书的“开拓前进”四大字。

清漾村的前村支书毛旭明感慨道:“早前啊,哪里有这种文化保护意识,村民以前在村里造了些现代建筑,破坏了村落的整体格局。祠堂被挪用作了小学,里面还搭了水泥舞台,作为开会使用。”

而位于凤尾池的清漾毛氏名人馆中,分为三个展厅,前两大展厅位“毛氏宗脉”、“毛氏名人文化”,“一代伟人毛泽东”则单独作一个展厅。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展厅内,收录了伟人照片400多张,8幅壁画,还有10多幅,约3.3万字的毛泽东诗词,近30条毛泽东语录,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制作的坐姿毛泽东铜像一尊。

传承毛氏文化,助力现代建设

2002年,清漾祖宅开发前,清漾村村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但是在2007年时,清漾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4000元。

现如今,清漾饭店、宾馆的建造更是热火朝天。2017年,清漾成为国家5A级景区,正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模范,越来越多清漾人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愿意回乡建设发展。

截至2019年清漾村共有农家乐3家、民宿8家,其中,2017年10月正式营业的“乡野人家”更是火爆,业主毛建永表示,其实不止是自家,清漾村的农家乐和民宿生意都很旺,每逢节假日,“翻台”是常事。

作为回乡创业的一批人士,毛建永对未来的清漾旅游业很有信心:“清漾越好,游客就越多,农家乐一定有市场。”

而十几年前的花卉种植基地也逐渐扩展成了火龙果、葡萄等做水果种植基地。

经过有序旅游发展,清漾村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质的改善,行至村内,老屋古色古香,新房整齐有序,村内的主河清澈见底。

而西侧除了稻田,更多的是茶花、珊瑚、麦冬草等自然景观带。

现今的清漾村,已然朝着打造吃、住、玩一条龙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新宇江山寻祖》[J].《绿色中国》,2009年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衢州   吉水   江山市   韶山   村民   祖居   江山   族谱   浙江   山村   村庄   文化   毛新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