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秘史:战争阴云,法西斯步步紧逼,英法美步步绥靖

阿杜瓦战役让意大利成为国际笑柄

19世纪后期,欧洲列强竞相争夺海外殖民地,当时获得英国庇护的意大利,把目光锁定在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这个位处红海南端的落后国家不仅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堪称为战略要地,还因为它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因此成为了意大利侵略的首要目标。

1885年,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尼斯四世奋起反击。然而,由于双方军事实力的悬殊,意大利军队轻而易举地挺向其目的地。此时,邻国苏丹趁埃塞俄比亚专注于同意大利周旋之际,迅速崛起,并时常与埃塞军发生冲突。

1889年3月孟尼利克当上埃塞俄比亚的皇帝,这位见过世面的亲王深知要想保持主权的独立,就必须稳定时局,实现国家统一,增强军力。为了让意大利放松警惕,给自己赢得足够的时间,做足充分的准备,孟尼利克与意大利签署了《乌查里条约》,同意割让些领土给意大利。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孟尼利克大肆进口现代化的枪炮和装备。到19世纪末孟尼利克军中的大部分战士,都有了欧洲和美国提供的精良武器。然而,在意大利政府眼中这位深谋远虑的国王仅仅是一个未开化的野蛮人。

嚣张的意大利为了使埃塞俄比亚完全沦为其殖民地,未同埃塞俄比亚政府商议便擅自将《乌查里条约》中“埃塞俄比亚皇帝可以选择在意大利政府的协助下同欧洲各国君主交往”改为“埃塞俄比亚皇帝必须由意大利政府代表他处理与所有其他国家或政府之间的一切事务”。孟尼利克立即给予反抗,意大利恼羞成怒,派兵打压埃塞俄比亚政府。面对突变的局势,孟尼利克带领着国民奋起反击。

在意军眼中,埃塞俄比亚军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于是采取简单地将埃塞俄比亚军队引诱到其防御阵地,再予以全歼的作战计划。但是埃塞俄比亚军队并没有进攻,只是占领了阿杜瓦,双方陷人了僵局。

1896年2月,僵持了数月的双方都面临着因为军粮等后勤供给不足的困扰。2月25日,等不及的意大利政府斥责军队首领胆小如鼠,希望他们能够马上行动起来,早日解决埃塞俄比亚军队。

2月29日傍晚,意军开始向阿杜瓦进军。这对于深感疲倦的埃塞俄比亚军队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3月1日凌晨,意大利军队到达阿杜瓦城前,然而本已有了周密计划的意军却被这陌生而又复杂的地势环境扰乱了头脑,他们实际所面临的地域同其手中粗略的地图完全是两个模样,意大利军队在黑暗中乱了方寸。埃塞俄比亚这边,孟尼利克出动了最精良的部队和最先进的武器来对抗意大利军队。当意军混乱地出现在阿杜瓦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如潮水般从山巅和峡谷中杀出,漫山遍野都是军旗、头盔、盾牌和刀枪。

埃塞俄比亚军队毕竟是中世纪的产物,尽管有不错的装备填充,但是同意大利军队比起来,还是处于劣势的地位。因此,随着黑暗渐渐散去,战场态势愈加明晰,意大利军队的火力开始凶猛起来。手持长剑,挥舞火枪的埃塞武士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但是他们并没有后退,而是勇猛前进,踩着战友的尸体挺进敌人的阵地。意军被这样一群“土著”队伍蛮横地打倒了。

这场血腥的战役是埃塞俄比亚人为了赢得民族的独立,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一刀刀、一步步夺回来的。在世界看来,这无疑是个让人惊叹的奇迹。1896年3月1日,这个永远让埃塞俄比亚人自豪和铭记的日子成为了埃塞俄比亚的国庆日。

当阿杜瓦战败的消息传到罗马后,意大利人愤怒了,这是一个十足的耻辱。虽然胜利后的孟尼利克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提出废除《乌查里条约》和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但这在意大利人心目中却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意军的惨败在欧洲甚至整个世界引起一片哗然。西方舆论惊呼:“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和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阿杜瓦战役不但没有为意大利带来利益,反而使得它沦为国际的笑柄。

复仇一“历史上最伟大的殖民战争”

意大利作为第一个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早已有了侵略扩张的野心。其领袖墨索里尼曾自封为“新恺撒”,扬言要重建“新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为“意大利湖”。多瑙河流域、巴尔干半岛以及地中海东部沿岸国家都是意大利觊觎了很久的地区,但遭到了英、法、德等帝国主义的阻挠,于是把扩张的重点放在了非洲埃塞俄比亚则是重中之重。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推动了意利侵略扩张的脚步。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政}经济危机,填补资源不足的缺陷,发动侵略战争从别国掠夺领土和财富已是迫不及待。

为了满足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意大利法西斯在经济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各种措施在工业上强制实行卡特尔,加强对工业的主制,大力发展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在军事加紧扩军备战,规定18~55岁的男子都必义务服兵役,还大规模地建设军事基地,举军事演练。

墨索里尼率领着法西斯军团再一次踏上了埃塞俄比亚的土地,除了埃塞俄比亚本身的诱惑和英、法、美等国采取的纵容或中立的绥靖政策助燃了其侵略的气焰之外,意大利法西斯们还念念不忘40多年前阿杜瓦那场战斗带来的耻辱,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复仇,为了洗刷当年之耻。1934年,意大利开始在埃塞俄比亚周边的国家建设飞机场。为了试探埃塞俄比亚,12月5日,意军在边境对其进行公开的挑衅。

1934年12月30日墨索里尼召见意军总参谋长巴多里奥,把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行动方针与计划交给他。1935年1月14日德·博诺被任命为东非意大利军队总司令,接令前往厄立特里亚为侵略战争进行部男2月,大批的,利军队被运到埃塞俄比亚周边,到1935年秋天,已经有30万大军集聚在埃塞俄比亚北和东南部边界上。1935年10月2日。墨素里尼发表演说,武力吞并埃塞俄比亚正式开始次日,守候在埃塞俄比亚边境的0万大军行动了起来,他们越过马雷布河边界,从东、南北分三路发动,侵人埃塞俄比亚,企图一举侵占。

同当年一样,埃塞俄比亚的人民为了保卫祖国,他们同仇敌汽,奋起反抗,拿起各种武器顽强地抗击着这支凶狠的法西斯军队,他们利用其熟识而又独特的山区地形条件,组织击战,深人敌人后方,英勇的埃塞军多次挫败了意大利侵略军,给骄横的意军以沉重的打击。

埃塞俄比亚对于意大利侵略军的反抗,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它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支持与同情。在强烈的舆论谴责下,1935年10月7日,处于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宣称意大利的行为属于侵略性行为,要求对其实行经济制裁。然而,这些都只是做给人们看的表面功夫,为了笼络意大利,组成对付德国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他们暗地里依旧放任意大利的侵略行径。

在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意大利法西斯的气焰更加狂妄,他们肆无忌惮地欺压和屠杀着埃塞俄比亚人民。

1936年4月,意大利法西斯对埃塞俄比亚的疯狂侵略达到了高潮,其军队由之前的30万增至40万,武器装备也大量得以补充。埃塞俄比亚的上空布满硝烟。

5月5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被侵略军占领,国王海尔·塞拉西逃亡海外5月9日,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其殖民地,建立意属的东非帝国。埃塞俄比亚的反抗失败了,无法像40年前那样为国民或是世界创造奇迹。然而这场被墨素里尼吹嘘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殖民战争”并没有因此而消停,不屈的埃塞俄比亚人民仍然在进行抵抗,它粉碎了意大利想要迅速灭亡埃塞俄比亚的妄想,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同时意大利本身亦付出了生命、金钱等高昂的代价,他的不羁还为日后与英法的矛盾播下了种子。

西班牙悲歌

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寒霜,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亦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侵袭。这个曾经风行一时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伤痕累累:农业凋敝、工业萧条、民不聊生,国内政治不稳定,阶级斗争异常激烈。

1931年4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2日,拥护共和制的共和党和社会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14日,西班牙宣布建立共和国。新生的共和国并没有安抚住国内四起的矛盾,它没有把大众从苦海中解救出来,还受到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组成的“长枪党”、教权派和保皇派组成“西达党的极力破坏,人民的不满情绪不减反增。

1933年11月的大选,西达党获胜,以勒鲁斯为代表的亲法西斯政权得以建立。1935年8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号上傷二战战史33召各国无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力量团结起来,建立世界范围的人民阵线,共同反对邪恶的法西斯主义。西班牙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奋起反击西达党的统治,1936年1月,西班牙人民阵线正式建立,在2月的选举中,人民阵线一举成功,建立了左翼共和党执政的新政府。

人民阵线上台后进行土地改革、恢复被解雇工人的工作、建立工人休假制度、解散反动组织、逮捕反动分子等。这些改革的措施为西班牙共产党赢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但也引起了国内外法西斯分子和反动势力的不安。

物产富饶的西班牙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控制着地中海和大西洋交通的要道,是德、意法西斯钟情已久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墨索里尼就开始不断地给予西班牙法西斯势力帮助与支持,随后,德国法西斯也对西班牙右翼势力进行援助,他们想通过控制西班牙来控制整个欧洲,特别是英、法帝国主义。

随着共产党在西班牙的呼声愈来愈高,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眼看着他们支持的西班牙法西斯叛乱难以取胜,心中十分焦急。

1936年3月,西班牙法西斯头目同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准备武装叛乱。7月,佛朗哥带领法西斯军队向共和国进攻,西班牙内战爆发。为了阻止社会主义和民主势力在西班牙的发展,德、意法西斯撕开了伪装的面具开始公开支持叛乱,干涉西班牙的内政,西班牙内战也由此演变成了法西斯主义同共产义的一场较量。

叛乱蔓延在西班牙的国土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阵线的号召下同叛军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西班牙人民的民族革命战争得到了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进步人士的支持。以苏联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在粮食、武器等方面都给了西班牙极大的帮助,来自54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还组成了“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作战。相反地,国际反动势力对于西班牙人民和共产党的正义战争极为仇视,由于英、法、美对此采取的“中立”忽视的态度,德、意法西斯的干涉更为猖獗。

1936年9月,佛朗哥带领军队进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0月,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先后抵达西班牙。11月,叛军和人民的军队开始交锋,浴血奋战的广大军民击退了法西斯队伍,马德里得以保卫。但佛朗哥和德、意法西斯并未因此善罢甘休,随后发起了连续的强大攻势。

1937年,侵略者和叛军侵入北方。1938年,法西斯分子发动了全面的总进攻,持久的激战,使得孤军奋战的共和国军及国际纵队因人力物力的消耗陷于困境。1939年2月11日,加泰罗尼亚全境被占领。2月27日,英、法两国相继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同时宣布断绝同西班牙共和国的外交关系,公然胁迫共和国政府投降。3月3日,共和国的海军基地卡塔黑纳爆发了武装叛乱,使得共和国失去了一支重要的防御力量。3月28日,马德里大被打开,这座经历了两年多战斗洗礼的英雄城市,终于落人法西斯分子手中,法西斯的铁蹄开始踏遍全国。

精神力量,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胜德、意法西斯具有重要意义。共产主义与法西斯的这场较量,使得进步的西班牙共和国被国内外反动派无情地扼杀了,但也打击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势力,为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鼓舞了人民打击法西斯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法西斯   墨索里尼   英法   埃塞俄比亚   战争   西班牙   阵线   意大利   共和国   叛乱   阴云   秘史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