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旅长处决团政委,警卫员枪下留人:我不杀你,你快走吧

作者:东旭

“政委,我不杀你,你快走吧!迟了就来不及了!”

八路军独立第七旅旅长警卫员,对一名团政委说。

1945年4月26日正午时分,豫西八路军军分区司令部,八路军独立第7旅一团政委刘丰被旅长的警卫员拉到后院执行死刑。

刘丰被五花大绑,捆得结结实实。不仅如此,他嘴里还塞上了棉花,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反抗,只能痛苦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声枪响。

此刻刘丰心里难过极了,他不是怕死,而是认为死得窝囊。

刘丰是河南省渑池人,早年在冯玉祥西北军当兵,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被编入红5军团13军39师,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身经百战,此时是八路军独立第七旅一团政委。

一个军人的最好归宿是战场,马革裹尸。如今却被绑着打死,真是不甘心。

这时候奇迹发生了,行刑的警卫员走到刘丰面前,麻利地将他身上的绳子解开,急促地对他说:“刘政委,你是个好人,赶快走,迟了就来不及了。”

旅长是谁,为什么要杀团政委,后事如何?

这还要从一个人被“招安”说起。

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2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包括豫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刻八路军开进豫西,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周旋。11月6日,八路军太岳军区组成“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刘聚奎任司令员兼政委,在河南新安、渑池一带开辟新区。一个月后,河南区党委副书记刘子久、区委委员“娃娃将军”韩钧率领晋西北八分区六支队也到达豫西,与刘聚奎部会合。

尽管如此,当时的形势依旧是敌强我弱。

为了壮大队伍,我军决定争取当地武装。

经过摸底研究之后,把贺澍三、上官子平、李桂吾三支武装列为重点争取对象。

经过一番艰苦的工作,这三支武装负责人答应和八路军合作,他们还配合八路军在1945年1月初,将乔明礼和张广居为首的两股土匪武装一举击溃。

当时的豫西形势大好,二分区也随之建立。

其区域包括渑池、新安、陕县、洛宁、宜阳大部和孟津、洛阳一部分,人口近30万,机关驻地在渑池县西村。

在上官子平、李桂吾、贺澍三的要求下,我军决定对其所属部队进行收编。

渑池县上官子平的部队有2000人,被改编为二分区独立第七旅;洛宁县李桂吾的部队有3000人,被改编为二分区独立第八旅(李桂吾被敌人杀害后该旅改名为“桂吾旅”);洛宁县贺澍三的第五支队改编为洛宁支队。

至1945年5月,豫西共建立了六个地委、六个分区和六个专署,豫西抗日根据地正式建成,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意外发生了。

意外的根源,就是上官子平。

上官子平,1906年出生于河南渑池县,此人祖上就是地主恶霸。用一句老话说就是,头上生疮,脚底板流脓,坏透了。

但是在乱世,坏人往往当道,胡作非为。

凭着自己有钱,24岁的上官子平拿钱开路,当上了渑池县警察局长。

当局长之后,他黑白通吃,强男霸女,贪赃枉法,把渑池弄得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对他恨之入骨,向上控告。

上级调查之后,掌握了其犯罪证据,县长丁世平决定对其绳之以法。

然而,上官家族关系很硬,积极活动施压,县长丁世平迫于上面的压力不得不网开一面将其释放。

下令放人的时候,丁世平痛心地说:“此人留之是地方大害,渑池人恐怕要遭殃了!”后来,此话不幸言中。

上官子平出狱的时候,黑白两道大佬举行仪式隆重欢迎,鼓乐齐鸣,爆竹声震天,县城商店的鞭炮都被买光。

1934年,上官子平统一了渑池附近的大小武装,自己成为黑道大哥,开始了作恶之旅。

1944年蒋军仓皇溃退,豫西百姓对这支祸国殃民的队伍恨之入骨,开始洗劫他们,枪支丢得满地都是。

上官子平的队伍乘机再次扩张,成立了所谓的“豫西游击司令部”,自封司令。

但是天外有天,渑池周围,乔明礼、张广居两支武装势力更大,上官子平在夹缝中生存,处境堪忧。

在此情况下,他决定投靠八路军,借刀杀人消灭了乔明礼、张广居两个竞争对手。

所以说,上官子平接受改编本来就是投机,包藏祸心,他当时就告诉自己的部下:接受“招安”不是我的真心,是“不得已督率团队,忍辱一时,以待良机”。

按照我军的原则,对其他部队进行改编时,都要派我军干部进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但上官子平坚决不让步,不妥协。结果,二分区只派进少数干部到旅、团、营、连,分别任政委、参谋长、副旅长、副团长、教导员、指导员。其中就包括了一位宁都起义加入我军,在百团大战和杨家堡战役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八路军团长刘丰。

尽管如此,部队的控制权还在上官手里。

一向鱼肉百姓,荒淫无耻的上官子平根本就受不了八路军的苦,他对自己亲信说:“单单是不让玩女人这一项,就受不了,我一天不去外面找小娘儿们,心里就痒痒。”

这时候,蒋军方面恰好向上官子平伸出橄榄枝,承诺让其担任师长,并给了1万大洋。

蒋军还双管齐下,在1945年3月,派出刺客将拒不接受收买的第八旅旅长李桂吾暗杀。

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成为上官叛变的催化剂。

4月中旬的一天,上官手下一个团副到渑池县后地村一个老乡家喝水。

老乡的儿子刚刚成亲,儿媳妇长得非常标致。

偏偏家里人都去地干活了,家里就新媳妇一个人在家,这个禽兽色胆包天,就不由分说,光天化日之下将其奸污。

新郎回来后见此情形大怒,将其捆绑起来送到地委。

河南区委副书记兼河南军区副政委刘子久得知后拍案大怒,下令将其公开处决,以正军纪。

看到自己的兄弟被杀,上官子平痛哭失声,下决心翻脸;原来犹豫不决的上官子平手下,也决心跟着大哥与八路军分道扬镳。

如果上官子平是个有底线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想当八路,你将队伍拉走就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然而上官本来就是个无耻之徒,他投靠蒋军还想交投名状,想弄个大官做,只能向八路军痛下杀手。

1945年5月22日,上官首先派出自己的打手,袭击了渑池县张大池的三区,杀害了区长岳毓海等七人。

5月26日,叛乱全面暴发。

为了不让发现,叛乱过程中叛匪全部用刀和绳子,尽量不开枪。

八路军派到各部的人员,一律被捆绑,带至指定地点常村。

为了方便区分“敌我”,所有叛乱分子全部剃光头,不戴帽子。

5月26日,八路军二分区主力十八团刚好动身去宜阳剿匪、五十九团去洛宁执行任务还没有回来,特务团则在新安整训。在此情况下,军分区司令部人马很少,兵力空虚。

我负责人对上官太相信了,没有一点防备。

当天晚上,在夜色的掩护下,上官开始了罪恶行动,豫西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除五区力量较强和四区区府距二分区司令部较近没有被袭击外,县委、县府、城关区、一区区、二区、教导队、团营等十多个机关和驻地同时遭到袭击。

在这天晚上的叛乱中,渑池县有47名干部被捕,其中42人被杀害,财物被洗劫一空。

最严重的是,上官子平的叛变引起了连锁反应。

比如陕县的周子涛随即响应,向八路军举起了屠刀。

此人历史也不干净,当过蒋军军队连长和游击队队长,手下人大多是打家劫舍的土匪,接受八路军改编也是权宜之计。

最关键的是,我军也没有对其进行实质上的改编,控制权依旧在周子涛手里。

周子涛参加八路军之后,就和陕县的土匪秦生富暗中勾结,密谋反叛。

5月28日中午,周子涛发难,对县府发动突袭。

5月29日,史汉三率领的陕渑抗日独立大队,也响应周匪,杀死二分区派去的工作人员,叛变投敌。

在此过程中,又有32位干部牺牲。

上官子平叛变后,洛宁县“桂吾旅”(被蒋军暗杀的李桂吾的部队)旅长郭连杰和团长王延历、赵连治在6月26日,叛变投敌。

所幸的是,这些人没有对安插在其部队的八路军干部动手,只是带兵叛变。

这时,桂吾旅只剩下赵连治的一团没有叛变。

军分区领导担心赵部再乱子,曾亲自前往赵团安慰对方。

赵连治斩钉截铁地说:“俺不会动摇的,请司令放心。”

然而说这话的时候,上司郭连杰(旅长)派来的人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那人带来了郭旅长的信,催赵连治赶快向八路军大开杀戒,然后将队伍拉走。

7月3日清晨,二分区派去的干部还没有起床,这些心狠手辣的家伙带着长刀破门而入,9名干部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惨遭毒手。

赵连治杀尽了八路军在该部安插的干部,然后带部队投奔王杰山的日伪治安队。

驻在洛宁县长水一带的桂吾旅抗日独立大队,共一百多人,也被赵连治的叛军俘虏和瓦解。

豫西事变从5月22日到7月3日,延续了一个多月,涉及渑池、洛宁、陕县三个县。

这次事变使豫西二分区损失了近三千人的抗日武装和大量财产,牺牲了一大批干部。

主要干部有:渑池县书记王舟平、副县长张君英、旅参谋长白云、副旅长汪德清、副团长孙建民,陕县县长薛文高,桂吾旅政委邬贤旺、团参谋长刘乘武等都在这次事变中牺牲。

据统计,这次事变共牺牲的干部80多人,加上被害的战士和群众共130余人。

这些干部久经考验,是宝贵财富,在抗战胜利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候,死于叛徒之手,实在可惜。

文章开头说的刘丰,当时是政委,后来成为开国少将;还有八路军115师的李学先,当时被派去上官子平那里担任副旅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粤北军区司令员。

李学先

当时李学先还没有到任,叛乱就发生了。

李学先闻听大怒,发誓要消灭这帮恶魔,为战友报仇。

二分区首长极度震怒,迅速从宜阳和洛宁调来了十八团和五十九团,还从新安调回了特务团,以摧枯拉朽之势,开始了复仇行动,一举将叛匪击溃。

上官子平龟缩在常村寨上不敢出来,战战兢兢。

寨子里又起了传言,说八路军抓住他要抽筋剥皮,为死去的干部报仇。

上官子平听了惶惶不可终日,晚上经常被噩梦惊醒,竟然被吓出病来,卧床不起。

1945年9月,这个恶贯满盈的叛徒,在恐惧中死在距渑池县城东南约一公里处的龟山,结束了自己的罪恶一生,时年39岁。

文章开头上官子平警卫员,在奉命处决团政委刘丰的时候无法下手,因为他知道刘丰是个好人,所以决定放走他。

刘丰说:“小兄弟跟我走吧,跟着上官子平是死路一条。”

那名警卫员说:“我要跟你走,上官很快就会发觉,我们俩谁都走不了,你赶紧走吧。”

刘丰无奈地说:“小兄弟你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转身跳墙逃走。

刘丰少将

而此后,刘丰再也没有找到那位警卫员,成为人生一大遗憾。

豫西事变震惊了高层,主要责任人虽然没有受处分,但受到影响。

另一位责任人,备受主席欣赏的娃娃将军韩均,则一直为此事内疚自责。1948年,时任北平市委秘书长的韩均突然死亡,年仅36岁。有人说是积劳成疾,有人说是开枪自尽。

豫西事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军的力量不够大,没有实力强制对上官的部队进行傅作义部队那样的改编;二是在没有部队控制权的情况下,未严密提防,未保持足够的警惕;三是过早进行土改,重创了地主和官僚的利益,树立的对立面太广。最后一点就是,对上官自平手下的那个副团长的处理,应该讲一些策略。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警卫员   洛宁县   政委   渑池县   洛宁   宜阳   渑池   司令部   新安   陕县   旅长   军旅   我军   上官   部队   干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