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2点的下马坊,夜夜夜野野

#头条创作挑战赛#


美食即江湖。


堪称为人间烟火策源地的夜市,是南京er最快意的江湖,也是夏日夜晚的兴奋剂,让人上瘾。


家住铁匠营的盆友,屡次向我发出去他们家楼下夜市打卡的邀请,但都被我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太远了、太晚了。毕竟,我是一个住在江宁百家湖附近的人。



直到前些天,托乐嘉、同曦夜市暂时关停(据说因文明城市建设需要),猪瘾直犯的我,拉上塔塔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结果就是,吃着手里的看着锅里的,完全掉入烟火弥漫的美食结界中,并表示下次还来!


猜到了吧?我说得就是和城管相爱相杀的「下马坊夜市」



一个需要“晚到”的美食街,来早了,只是一条平平无奇的街道,但晚上8点之后,俨然化身成烟火鼎沸的夜宵天堂。


划重点:晚上8:00-10:00,夜市在下马坊站2口,10:00后整体迁移至下马坊站1口向东两百余米处的路口。风雨无阻,如果没有可能是在“游击战”)






夜市向来是美食界的豪华圣殿,流传着无数驯化味蕾的美食技巧,似乎每一个摊主,都可以从任何方位勾起你肚子里的馋虫。


“多次元”美食集结的下马坊夜市,尤是。


短短二三十米的街市,摊位密集,传统小吃摊、新晋网红后备箱、街头泡面车......30+种诱惑短兵相接,让多情的食客与专一无缘。







虽比不上三江、托乐嘉夜市体态庞大,也不会出现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现象,但又有多少个饥渴的灵魂,曾在凌晨一两点的马路牙子边胡吹神侃呢?


摊贩迁移大场面没拍上,小场面凑凑


约莫晚上10点,我们从下马坊2号口走出,还没来得及买上一份狼牙土豆,就目睹了“人类史上最整齐划一的大迁徙”。(just kidding)


“人类史上”多少有夸张的成分(很多),但整齐划一,真就字面意思。


场面怎么形容呢?就刹那间,小摊贩们有组织有规律的往同一方向“逃窜”,不了解情况的人,会误以为是某训练有素的犯罪团伙,正逃避警察的追捕(bu shi。


“塔塔,快拍”

“手机拍了,相机没追得上"

“嗯...真·训练有素”




收起警匪大片的发散思绪,跟着小推车一路来到下马坊1口向东两百余米处的路口。


锅气十足的炒饭、油滋滋的炸串、香嫩的煎豆腐、肥美的卤猪蹄、诱惑力MAX的毛鸡蛋......在小摊灯牌的映照下,食物的美味被无限放大。



一个个饥渴的灵魂褪去白日的奔疲与伪装,游窜于夜色中的烟火中。


有人漫无目的,佛系式“沉醉不知归路”,也有人装上发条,像《动物世界》中搜寻食物的动物一样,直击目标,顺势进攻。



来这里宵夜的人,除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可能是从中山陵散步下来那种)、南农南理工的学生(暑假期间学生较少)、夜归的打工人...


当然也有那种开车20公里,只为一份邹大叔泡椒鸡胗炒饭的真老餮。






所以,邹大叔是何方神圣,能让人比疯狂星期四还疯?


小红薯搜索下马坊夜市,被cue到次数最多的小摊,无疑是邹大叔炒饭。


用网友的话形容就是:来下马坊夜市,没吃过邹大叔炒饭等于白来!



邹大叔是湖南衡阳人,阿姨是四川人,两个异乡人在非典那年来到南京,后在南农西门、地铁口、超市旁...兜兜转转近8年,喂饱了一代又一代南农er的青春。


有人说它支撑了学校炒饭产业的“半壁江山”,有人说它是南农人心中的爱马仕炒饭,也有南农学子从本科吃到研究生。


或许味道谈不上惊艳,但对于泡在实验室辛苦一整天的学生来说,是深夜的最温暖的慰藉吧。



当然,邹大叔炒饭不止炒饭,还有炒河粉炒饼丝炒方便面炒年糕(小声比比:不推荐炒年糕,年糕不太入味儿)码子也极其丰盛,有二十余种。


其中泡椒鸡胗和辣子鸡是镇店之宝,“宝”到什么程度?


也就是辣子鸡一晚上能卖2大锅那种,就连隔壁卖炸串的阿姨也要过来力荐!



点了一份辣子鸡炒饭,只见大叔放饭、加料,猛炒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功夫颠锅,火焰四起,是不是下马坊夜市炒饭的天花板不敢妄议,但邹大叔一定是这条gai上最会“玩火”的男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味觉指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秘密基地。


除却夜市的流量王者,还有鸡蛋灌饼鱿鱼活珠子炸串生蚝猪蹄豆腐冒菜手工芋圆......甚至是单独贩卖矿泉水的。(头一次见夜市这么上规模的矿泉水摊)



比夫妻店更稳固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夫妻摊。


相隔数米远,一人分管一摊的彭记炸串,几年前在童卫路上也是拥有店面的,因yq反复,让小店不堪重负。



住在童卫雅苑的小姐姐,是他们家的常客,但小店关停之后再也没有吃上,直到今天又遇上了。


询问小姐姐怎么找到的,得到的回答充满了玄学:心灵感应。



抛去真实故事带来的“好吃”滤镜,滋啦火热的肉串 、鲜亮勾人食欲的蔬菜,如果忽略热量,连炫100串不成问题。



对面的张记麻辣烫也是夫妻档,以前在孝陵卫,后来那边拆迁,又辗转到下马坊。


盆友说吃过一次,口味偏咸,但旁边卖西瓜的大婶却说好吃到飞起。(川味麻辣烫果然与川味阿姨更搭)



湖南名吃的猪蹄瞅着Q弹软糯,一只猪蹄啃完,手指尖擦不净的肉香,是肉食动物的专属幸福。




恋爱可以慢慢谈,泡面必须趁热吃,直播间频频刷到的深夜泡面车,下马坊夜市也复刻了同款。


泡菜拉面、牛奶火鸡拌面、鬼椒面......治愈满分,果然泡面与深夜更搭。







旁边的小董的猪头肉炒饼丝,“让每一头猪都死得其所”;金黄油渍的毛鸡蛋卖相满分;鲜艳诱人的豆腐土豆慰藉滚烫的心......




属于下马坊的夜很长,凌晨两点也不打烊。(凌晨两点部分小摊收摊,部分小摊仍驻扎在原地)


但凌晨十二点,我们已然酒足饭饱,临走之际,抱上农科院10元2斤的夏桃,乘兴而归。



对于外人来说,这里没有艺术与时髦,没有标识与象征,不够深入人心,不足为这座城市的名片,但这里,真实的浓缩了一部分人的夜间记忆。



如果你没在10点后来到下马坊,你永远不会知道,这里除了童卫路的牛奶与烧鸡,还有越夜越野的夜宵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泡面   猪蹄   小摊   炒饭   夜市   大叔   烟火   豆腐   晚上   美食   凌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