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1周年,带你了解那段难以忘却的屈辱史

世人难忘九一八,日寇如狼抢掠杀。

万众齐心拼死战,滴滴热血润中华。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武力侵占东北。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过程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并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很快东北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因此9.18又被国人称为国难日。

九一八事变知识点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晚10时,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北大营。

2.时代背景,一战后,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重创,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中国军阀混战,内战不断,国共两党正在进行围剿与反围剿斗争,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

3.田中奏折,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并由田中义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折给天皇,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折)。奏折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4.东北沦陷,9.18事变后,由于蒋介石、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日军肆无忌惮,先是攻陷沈阳,1931年9月20日长春陷落,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东北全境沦陷。

5.中日兵力对比,9.18事变时,日军在东北共有兵力2.7万人,其中正规军1.5万人;东北军共有20万人,其中正规军16.5万人。

6.国民政府对日政策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正在江西指挥“剿共”。 9月20日,蒋介石确定了“团结内部,统一中国,抵御倭寇,注重外交,振作精神,唤醒国民,还我东省”的方针,重点是外交解决争端,核心是“攘外必先安内”。

7.中共对日态度,1931年9月20日,党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强烈要求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军队,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当时党的领导人是王明,由于坚持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主席。

8.民间抗日运动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如马占山、苏炳文、冯占海、王德林等,他们的队伍后来与各地地方武装汇合起来,到1932年义勇军已经有30余万人。

9.满洲国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成立,初期为共和体制,不久以爱新觉罗溥仪为元首,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后溥仪称帝,年号“康德”,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

10.发动九一八事变元凶本庄繁,1931年8月1号任关东军司令官。日本宣布投降后,本庄繁深知自己罪责之大,1945年11月20号,听到联合国军总部下达逮捕令的消息后自杀,卒年69岁。发动九一八事变元凶还有包括石原莞尔、河本大作等。

11.九一八事变时任日本首相1931年“九一八事变”,此时日本任上的首相为犬养毅日本第29任首相,1932年5月被日本右翼暗杀。

12.日本侵略中国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日本入侵中国时间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12月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因此又有十四年抗战之说。

中日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 ,侵华日军的伤亡人数在120万-150万左右。

13.“9.18”防控警报,我国各地都会在每年9月18日上午10时许拉响防空警报进行纪念。人民防空警报是战时报知敌空袭的信号,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警报拉响时,人们会自觉放下手中的工作,肃静站立,车辆鸣笛,为的是铭记历史,警钟长鸣,警醒广大市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也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

九一八惊醒我们,贫穷被人看不起,落后就会挨打,内斗必遭欺负,只有富强、团结、爱国,才能高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关东军   事变   苏维埃   东北军   奏折   日本   屈辱   日军   警报   首相   中国   周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