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微服私访”是无稽之谈

当年那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着实火了一把,康熙和他的奴仆化妆成贫民走进民间。体察民情调查案件,其实在历史上是毫无历史依据的。

从《清圣祖实录》就可以看出帝王是很排斥走入民间的。晚间康熙的一篇圣谕,上言道:“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谕大学士,学士,九卿等:朕尝观书,见唐明皇游月宫,宋真宗得天书,此皆好事狂妄书生伪造,岂可以为实而信之乎!又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举国臣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

这段话大概意思是康熙帝是很反对微服私访的。原因主要是老百姓基本上都是认识他,就算没有见过他的真容。坊间里口耳相传的圣容也是暗记于心的。再者帝王是九五之尊传统观念中让他们装扮成布衣草根是有失体统的。

古代人讲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帝王更讲究行事光明磊落,悄无声息地走入民间更是怕丢的帝王的颜面。

还有更重要的是帝王的生命安全,帝王微服私访是很危险的,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帝王微服私访差点造成生命危险的例子。

明太祖朱元璋曾是布衣出身当过乞丐和和尚,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当了皇帝的他,依然担忧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又害怕当官的不说实话,百姓的声音传不到自己的耳朵里,所以当上了皇帝后,依然时不时走出京城和城外的百姓聊聊天,听听老百姓真实的声音。但是有一次朱元璋在微服私访的时候也曾经遭遇过有心之人的算计。

秦始皇生性好动,三年未曾远行,他在军中挑选四名精壮武士,换上便装步行去兰池宫,刚走到一半,突然遇到了一群盗贼,看见秦始皇身穿华丽服饰,以为有了大买卖,却不知道他就是当今皇帝。便一拥而上将秦始皇围在了中间,要想劫取秦始皇身上财宝、衣服。此时秦始皇真是有些力不从心,即使有无上的权利,此时也不能施展。四名武士拼死保护,击杀了数名强盗,强盗一看这几个武士这么厉害,于是打消了抢劫的念头都逃跑了。秦始皇受到惊吓,从此,秦始皇就再也不敢微服私访了。

也不是说皇帝就整日在深宫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皇宫虽然生活富足,但是活动区域很有限。就算是天天的山珍海味和三宫六院也是有待烦的一天。

据史料记载,很多帝王也是曾微服私访过的,但是绝对不是体察民情,更多的是寻欢作乐。后宫佳丽三千也是会审美疲劳的,汉成帝微服私访就觅得美人赵飞燕。

有人会问皇帝在深宫之中如何体察民情?其实皇帝有文武朝臣的奏折和多种渠道去了解真实情况。

一、公开巡游,由有关大臣、大内高手等人鸣锣开道公开视察。这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拦轿喊冤”的一种,给了地方贪官和作奸犯科之人一定的震慑。

二、设立巡察机构,朝廷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机构,互相制约全面掌控上下官员。

三、不定期的汇报制度,各地“县级”地方官员可通过“驿站”快马加鞭禀报帝王。

四、密奏,帝王可以得到需要不公开的秘密。

所以说,帝王一般不会选择微服私访这种形式走入民间的,至于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皇帝能在民间为民排忧解难,更是无稽之谈,纯属美好幻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微服私访   真宗   帝王   体察民情   无稽之谈   布衣   武士   康熙   皇帝   民间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