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主力合约或破100美分 用棉企业需持币待机

9月13日,没出意外,ICE棉花期货各合约又大幅下挫,主力在连续上攻110美分/磅关口失败后掉头下行,打开105美分/磅“窗口”,低点险些触及9月7日101.19美分/磅(盘中低点101.61美分/磅),100美分/磅已近在咫尺。从各方分析来看,美国8月通胀数据意外上涨引发美元指数大涨,导致美国股市和大宗商品大跌;再加上USDA最新9月报告“补刀”,是导致ICE棉花期货跳水的主要原因,毕竟“覆巢无完卵”。在前面的一系列文章中笔者的看法一直是ICE期货115美分/磅以上可以逐渐做空(尤其120美分/磅以上),但当ICE主力合约跌止90-100美分/磅则要考虑做多,既不踏空行情,也不要冒险被多头打爆仓。

为什么笔者判断ICE主力合约将下破100美分/磅,能给棉纺织企业、贸易商买入机会呢?原因可归纳如下几点:

其一、美联储9月再次激进式加息75个基点甚至100个基点的概率大增,股市、商品期货市场继续承压。9月13日,美国8月CPI数据出炉。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8月整体CPI环比上涨0.1%(经季调),较7月环比涨幅提升0.1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8.3%(未季调),低于7月8.5%的同比涨幅,但仍高于市场预期。

8月CPI数据是影响美联储9月加息幅度的关键数据,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更激进鹰派加息预期急剧加强,此前市场普遍预计9月将加息75个基点,CPI数据公布后已经出现加息100个基点的预期。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8月CPI数据公布后,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概率已经降至0,加息75个基点至3.0%-3.25%区间的预期概率为82%,加息100个基点至3.25%-3.50%区间的预期概率为18%。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发鹰派言论,其在卡托研究所货币政策会议上表示,美联储需要对通货膨胀采取“直接而有力的”行动;

其二、全球经济衰退或提前到来,“超级商品牛市”或暂时熄火。9月14日亚盘,美元指数最新价报109.92,开盘价为109.89。在欧美央行大力加息抗通胀之际,经济衰退已成大概率事件,美国或将陷入轻度衰退,而欧洲的情况则更为严峻。在9月会议上,欧洲央行已大幅上调通胀预期,预计2022年欧元区调和CPI为8.1%,此前预计为6.8%;预计2023年CPI为5.5%,此前预计为3.5%;预计2024年CPI为2.3%,此前预计为2.1%。

如果接下来的通胀数据显示有理由进一步大举行动,欧洲央行官员们将在10月会议上再次大幅度加息。为遏制欧元区创纪录的通胀,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将关键利率上调至2%或更高的水平。鉴于欧美央行的加息潮仍没有任何要停下来的意思,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已经进入“倒计时”,可能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席卷欧美。近期欧盟经济数据已经初显疲态,其中“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30年来首现贸易逆差。 欧洲央行自身也坦言,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第一季度陷入停滞。欧洲央行在9月会议上预计,欧元区2022年GDP将增长3.1%(之前为2.8%),2023年增长0.9%(之前为2.1%),2024年增长1.9%(之前为2.1%);

其三、2022/23年度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压力向ICE盘面传导。美国农业部发布的9月份全球产需预测期显示,2022/23年度美国期初库存调增25万包;产量增加130万包,为1380万包,多数主产棉区的产量均有所上调;美棉出口量调增60万包,原因是美棉可供出口的比例增加;美国期末库存增加90万包,为270万包。全球棉花产量增加140万包,美国、澳大利亚、中和土耳其产量的增加抵消了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多哥产量的减少。全球消费量环比减少46万包,主要减少来自巴基斯坦和越南。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增加200万包,为8480万包。但业内的质疑集中在如下三点:

一是由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等纺织大国先后陷入“新单荒”,棉纺织企业的开机率持续处于偏低位水平,全求2022/23年度棉花消费总量或低于USDA最新报告150万吨以上,其中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700万吨左右,大幅低于USAD月报的816.5万吨;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各国纱厂的开机率也仅50%-60%,棉花需求短期难以有效恢复,降幅预计达到20%-30%;

二是2022/23年度印度棉花总产量仍存在较大变数,增种增收的概率较大。印度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截至9月2日印度全国植棉面积共计1257万公顷(折约1.89亿亩),植棉进度同比领先7%,持续居于近年较快水平,植棉进度有所放缓。其中马哈拉施特拉邦及古吉拉特邦植棉面积同比增幅最为显著,分别为7%和13%。在种植季即将结束的前提下,2022年印度植棉面积增长近7%已几乎“板上钉钉”,而且从调查来看,虽然中部棉区遭遇长时间的降雨侵袭(古吉拉特邦、马哈施拉特拉邦棉花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BT棉种的大范围种植(病虫害较前几年大幅减少)、棉花单产预计提升,总产增长可期。据据印度棉花协会有限公司(ICAL)的调查,印度北部地区的新棉长势良好,预计该地区的新棉产量同比将增长23.4%,达到583万包(170公斤/包,主要是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等),而去年受降雨延迟和棉铃虫的影响,产量下降到474.1万包;

三是除得州后,2022/23年度美国主产棉区棉花生长情况、吐絮率及收获进度相对较好;而随着近几日得州雨过天晴,棉苗长势有望恢复,因此USAD仍将上调2022/23年度美棉产量。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美国棉花生产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11日,美国棉花吐絮率为49%,较前周增加1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百分点,较过去五年平均值增加8个百分点。美国棉花收获进度为8%,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较过去五年平均值持平;

其四、随着欧美等国各国货币政策收紧,棉纺织棉制服装等消费降等降级,化纤对棉花的替代性越来越突出。据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各国纺服企业反馈,由于美国和欧洲的强劲通胀和大量库存显著降低了纺织品和服装的购买力,第三季度纺织服装订单开始下降。此外,俄乌冲突导致原材料价格和辅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欧元的贬值,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订单的收入。

另一个对非常关键的因素是美国/欧盟对新疆棉花进口禁令的影响已全面外溢(东南亚各国对欧美出口也需提供“非新疆棉”证明、可溯源),导致对中国高支棉纱、高支高密坯布、面料等高度依赖的越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各国对接欧美订单的热情快速降温(短期很难找到中国纱布、面料的替代者)。因此包括印度、越南、印尼等各国纱厂纷纷增加化纤用量,代替对新疆棉花棉纱、坯布、面料等的需求,混纺纱、纯涤纱、人棉纱等产量增长比较明显。

据统计,目前全球绝大部分化纤产量仍集中在中国大陆、印度、西欧、美国、中国台湾和日本,其中2020年中国大陆占全球化纤总产量的73%,而印度不足中国的1/9。截止目前东南亚、南亚各国混纺纱、化纤纱的产量仍比较低(除印尼涤棉纱有些产量外,主要受设备和工艺水平,职工的操作能力所限),而近几年布厂、面料和服装企业等消费需求却持续大幅增长,因此东南亚纱厂转产混纺纱、化纤纱的市场前景相对棉纱广阔。另外,比较而言东南亚、中东、非州等各国气温比较高,对不易变形、易打理、物美价廉的化纤产品消费需求更大;

另外,我国对化纤、印染等行业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企业的投资相应比较大,而目前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各国环保门槛比较低,适合我国化纤(包括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等)企业走出去。而近两年印度/巴基斯坦“高不胜寒”的棉价也令印度、孟加拉等国纱厂“望而却步”,不得不加大“减棉花,增化纤”操作。越南棉花纺纱协会(VCOSA)发布消息,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五个月,越南纺织品、纤维、面料等出口额达187.3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20.81%。其中,纺织服装出口额达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纤维和纱线23.7亿美元(增长10%),土工布3.768亿美元(增长27%)。

更多资讯,关注华瑞信息「链接」

编辑 | 华瑞信息新媒体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美分   巴基斯坦   越南   印度   基点   欧洲   美国   合约   化纤   棉花   主力   产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