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3种行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别让嫉妒心变成“孔雀心理”

周末陪娃在新开的公园玩,几个孩子打成一片,妈妈们聊得热火朝天,开启吐槽模式:


乐乐妈

我现在很后悔以前太惯着乐乐了,他现在什么事都哼哼唧唧的。烦死了!

男孩子是得粗放一些,不过你家乐乐还算好啊,我看他跟小伙伴玩得挺好的。

心心妈

乐乐妈

好什么啊,这几天我就扳他这点呢,总是求表扬,不表扬他就不高兴,听到我表扬其他小朋友,他也不高兴!

这算什么呢?是嫉妒吗?

心心妈

乐乐妈

这么个小屁孩子,就知道嫉妒了吗?


01什么是儿童嫉妒?


我们家有一百辆小汽车!我家里有很多漂亮的发卡!我家的彩笔更多!......我们家在**小区还有一套大房子呢!我们家在海边也有一套房子!

两个孩子这样“炫富”,用不着五分钟,他们的家底都被亮得一清二楚。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嫉妒可以分为常态和变态的两种。


常态的嫉妒就是由别人的优势引发的纯洁的隐痛和轻微的不安感,它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能够转化为孩子心中催人进取、适应竞争的积极力量。


变态的嫉妒,它是常态嫉妒恶性发展的产物,是由于此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而导致的内心伤害,它会使人的心境陷于灰暗和迷茫,会扭曲人正常的人际交往。



两者区分很明显,常态的嫉妒是可以让孩子向好发展的,也是我们大家所期望的。

比如,我们常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别人家孩子”拿出来对比,想以此激励孩子向优秀看齐。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稍微把握不好,常态的嫉妒就有可能变为变态的嫉妒。


02变态的嫉妒会带来什么后果?


“山东淄博雪宫中学杀人案”中的凶手正读初三,年仅14岁,调查自己的同班同学的家庭住址、埋伏在对方家楼下、朝对方胸前背后连捅十数刀……案发前,凶手秦同学曾狠狠地“警告”被害人马同学:会考你必须考个B,如果你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考试成绩发布后,马同学依然排在秦同学的前面,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一桩骇人听闻的凶杀案。

变态的嫉妒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它是对别人在物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不满和怨恨,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


这种扭曲的情感会影响到他的情绪和人际关系,有人就会把这种隐藏在心底的不满情绪化为行动,对嫉妒对象产生攻击性行为。




这种因嫉妒而引发的伤害事件不仅可能发生在普通伙伴之间,也有可能发生在手足之间。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一名11岁的女孩因为嫉妒母亲更关注刚出生的弟弟,开始出现一些退化行为——用奶瓶喝奶,让父母喂饭,当这类行为遭到母亲斥责以后,她又开始出现呕吐、厌食的症状。医生后来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这位年仅11岁的女孩说:我当时想把自己饿死,看见她那么着急,我心里特别高兴。

这是典型的大宝因为小宝“夺走”父母的爱,而出现种种退行性行为。


在刚刚开放二胎政策的那两年,媒体报道的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03面对嫉妒心,我们该怎么办?


这里要提醒家长朋友们的是:

婴幼儿的嫉妒心是正常的发展现象,要重视,但也不必太过紧张。



幼儿的嫉妒是他们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比如,那些争论谁家里玩具汽车更多的孩子们。


婴幼儿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反应强烈,不会理性思考,更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总是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考虑后果。



01倒退行为

当父母表示出对别的孩子亲近疼爱时,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不满、哭闹、反叛等情绪,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倒退行为,比如故意尿湿裤子,其实他们是希望用这些行为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02大人表扬别人时,出现敌对情绪

当家长、老师等对其他孩子进行表扬时,有的孩子会表现得不高兴、不服气,认为自己不比受表扬的孩子差,有的还会当面揭发受表扬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之处。这是对其他伙伴产生了敌对情绪。


03做出故意伤害别人的事情

对拥有比自己的玩具、用品、零食多而又不和自己共享的伙伴进行排斥或孤立,或者做出损坏对方的物品的行为。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在炫耀自己的时候就像孔雀一样,因为孔雀一向觉得自己是最美丽的,总是向他人极尽展示自己,容不得他人的惊艳。


如果孩子过度陷入这样的心理中,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疯狂地与别人进行消极比较,导致孩子总是见不得他人好。




“攀比”属于典型的孔雀心理,反映了一个人总是过度追求完美而不断地与他人进行比较,但是,在比较中却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这种嫉妒不属于常态嫉妒,孩子不会因为嫉妒而产生进取心,反而会以一种错误的方式试图阻挠别人的成功,以此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04嫉妒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有的家庭中,父母相互猜疑、看不起,或者在孩子面前议论贬低他人,又或者对他人取得的优异成绩加以讽刺,甚至家庭成员中本身就有嫉妒行为。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晋朝大始年间,有个叫刘伯玉的人,他的妻子段光明生性好妒。刘伯玉喜欢看书,有一天读到三国大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书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洛神宓妃,貌美如花风姿绰约。读到这里时,刘伯玉赞不绝口,忍不住说:要是能娶到她,这辈子都没有遗憾了。妻子段光明听到可就不高兴了,她说:你觉得水神宓妃那么美,如此无视我!那我这就去死,我也做一个水神!当天晚上,段光明就投河自尽了。七天后,刘伯玉梦到妻子跟他说:你喜欢水神,现在我已经成为水神了!刘伯玉醒来之后,心有余悸惊魂不定,此后一直到死,都不敢渡河。这条河也被后人称为“妒妇津”。

成年人的嫉妒带来的伤害往往比孩子的“嫉妒”要可怕得多。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讨论别人,怎样欢乐与发愁,怎样读书、看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的意义。


年幼的孩子受认知水平发展的限制,无法真正辨别他人的行为哪些该学习,哪些该拒绝,他们对身边人的所有行为都加以模仿,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嫉妒行为。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和自我缺乏足够的认识,要么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这两种教养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情孤僻。


孩子想要获得父母的爱和关注,就会采取过度行为,这也会产生嫉妒心理。


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不服气,成天埋怨,经常对孩子批评打骂,态度粗暴,或者老拿他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孩子也会感到自卑、苦恼,缺乏自信,进而产生嫉妒心理。



前面也说了,以自我为中心,直接的思维方式,是他们的年龄特征。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给外界事物分类,并做出直接的情绪反应,他们总是希望父母、老师只对自己好、只表扬自己,一旦这种希望落空,他们就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自我调节,便对超过自己的那个人进行攻击,嫉妒因此产生。


05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嫉妒行为?


0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很重,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行为,只有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谅、关爱,形成融洽的关系,真心为别人的进步、成功感到高兴,孩子才能够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着在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进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02坚持正面教育

哪怕发现孩子出现非常态嫉妒行为,也要相信他是可以纠正的。这种相信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和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孩子才会受到我们的影响,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03正确评价孩子的对错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许,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激发他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要一味地对他进行批评指责,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04帮助孩子调节伤害性情感

当孩子出现激烈情绪反应时,千万不要火上浇油,骂他或者指责他这样不对,相反,要对他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


比如,用鼓励的目光进行情感暗示,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离开现场等,帮助他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



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就尽量去贬低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好使之与他本人相齐平。


孩子有“嫉妒”心理很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他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评价更为敏感。


嫉妒是一把双刃剑。

适度的嫉妒可以引发自我进步,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化嫉妒为进取心,避免任由嫉妒发展为伤人又伤己的“孔雀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孔雀   孩子   心理   水神   常态   情绪   家长   父母   同学   儿童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