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无出路,后有追兵,他们果断跳下悬崖,解放后成开国将军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很多中国人小学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革命先辈们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宁死不降、宁死不辱、宁死不屈,从悬崖上一跃而下,留下一曲慷慨激昂、悲痛壮哉的战歌。

这样的故事,其实在人民军队战史里并不少见,宁肯跳崖自杀、也不愿被敌人侮辱的故事,比比皆是。有一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也有着这样的神奇经历。准确地说,应该是九死一生的经历。跳崖不等于死,但绝对是好受不到哪去的绝境逢生。

韩伟中将,是1906年出生的湖北黄陂县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国民大革命时期,他曾在叶挺独立团中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毛主席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的秋收起义,韩伟也参与其中。他是名副其实的老革命、老红军。

长征开始时,韩伟是红34师第100团团长,中央红军主力强渡湘江时,包括韩伟在内的红34师全体战士,肩负着阻击后方追击的敌军,为红军主力争取渡江时间的重担。韩伟的100团,是红34师的主力团,任务更重。当完成掩护任务后,部队伤亡惨重,开始各自突围;左冲右突,战至最后,战士们的子弹全打光了,枪成烧火棍了。

韩伟下令上刺刀,开始白刃战。韩伟等战士虽然勇猛不怕死,但敌人实在太多了,源源不断,最后他们被逼到宝界岭的悬崖峭壁。经过短暂的思考过后,韩伟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跳,宁死不当反动派的俘虏!”说完,韩伟一马当先,从将近2000米高的悬崖上跳下。其他战士们见状,高喊着革命胜利的口号,没有任何犹豫,一起跳下去。

十分幸运的是,红100团的团长韩伟,及一个营长和一个司号长,全部身受重伤,都活了下来;后被上山采药的乡亲们发现,冒着被国民党军发现的生命危险,带回家好生照应。韩伟伤好后,立即带着同样伤愈的营长,去追赶长征的红军部队;而那名司号长,因伤势过重,难以痊愈,被留了下来,以编筐为生。

50年后,这名被留下来的司号长,在报纸上看到韩伟中将,便写去了一封信。韩伟看过信后,激动地拍着大腿,对旁人说道:“没错没错,他就是我红100团时的司号长老罗,他还活着,他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当时韩伟率领的红100团,几乎全是福建子弟,他们都在那场掩护任务中死伤殆尽,这让他时常想起,难过得流泪,觉得对不起他们。1992年4月,韩伟将军病逝前,嘱咐家人:“我活了下来,我是开国中将,我是替他们而活的,这份荣誉是我代表他们拿的。我死后,你们要把我和那些闽西子弟埋在一起,生不能在一块,死了就在一起吧。”

韩伟中将离世后,火化后的骨灰,被放置到闽西革命公墓。

王道邦中将也有类似的经历,被一队日军逼到悬崖边上,果断跳了下去;崖边有很多大树,他被挂住,捡回一条命。傅崇碧少将也是,但他比前两位中将更幸运,跳崖求生的经历没那么凶险。

1933年,傅崇碧被一伙民团逼到悬崖边,他纵身跳下悬崖;本该必死的,在快落地时被树藤接住,这才保住一条命。挣扎跳下时,脸先着地,被一块尖利的石头划伤脸,破了相。因此得了个“刀疤将军”的绰号。干革命,不丢性命就很好,破相倒是没关系。

活到建国后的革命元勋和开国将帅们,都是福大命大之辈啊,韩伟中将、王道邦中将和傅崇碧少将更是如此,跳崖都没有牺牲,妥妥的故事主角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北伐战争   司号   悬崖   将军   营长   解放后   少将   红军   中将   果断   出路   主力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