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不可思议的计划,二战末期,丘吉尔竟然想要联合德国进攻苏联

冷战结束后,两份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二战时期的军事计划,被先后公诸于世。

第一份军事计划是“大雷雨计划”。这个计划是苏德战争开始前,苏联提出的进攻德国的计划。但很遗憾,这份计划只是一份草草完成的军事参谋计划,根本没有付诸于行动。但现在来看,这份计划,也不是多么的难以置信。

但接下来的这一份计划可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大雷雨计划

这份计划是二战末期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参与拟定的一份进攻防御方案,名为“不可思议行动”。

的确,就像这份计划的名字一样,让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首先,这份计划不像大雷雨计划一样,只是一份停留在桌案上的潦草的计划。“不可思议行动”,非常的详细,并且还得到了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的认真研究与讨论,进行过仔细筹备,只差一点就要真的付诸于实际行动了。

丘吉尔

其次,“不可思议行动”是一起针对苏联的军事行动。但是,当年这份计划出来的时候,二战还没有结束,英国为什么这个时候,就想要拉着美国一起对盟友苏联进行背刺了呢?

最后,计划还说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起纳粹德军,一起展开对苏联的进攻。很不可思议,毕竟那个时候,苏联才是英国的盟友,德国是他们的敌人才对。英国和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

苏德战争

大家好,这里是扇中历史,欢迎观看本期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丘吉尔亲自拟定的,这份“不可思议行动”计划的前因后果。喜欢的朋友不妨点个赞,和我一起看下去。

“不可思议行动”计划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英美盟军对苏联的进攻计划,简单来说,就是盟军突袭苏联,将深入到中欧的苏联势力彻底赶出去,将欧洲从共产主义手中“解救出来”,建造一个“自由民主的世界”,而且英国不仅可以联合美国,甚至于,还可以联合德国

二战苏联

1945年7月1日,英美盟军开始对苏联发动进攻。总共出动四十七个师,装甲师部队配合着空军和海军一起行动,超过百万兵力,从北方的斯德丁和南方的波茨南两个方向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此时的苏联有极大的可能会因为盟军的突然袭击,而措手不及,在他们看来,这份计划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另外,计划里面还提到了,苏联也有极大的可能对伊朗、印度等地发动攻击,他们也可以联合这些地方的武装力量

苏联

总之,就是说,英美两国可以联合这些势力,或者德军,一起对苏联发动进攻。

不过,计划失败,被苏联反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因此,丘吉尔和支持他的政客与将领又写了一份防御计划,打算利用英国皇家海军和英吉利海峡来阻挡苏联的进攻。

但是,如果真的要按照丘吉尔的计划来行动,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要掀起来了。

二战英军

因为,首先是反法西斯联盟一定会破裂,国际局势将会瞬间被打乱。而一旦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展开军事进攻,就代表着战争不是在短时间里就可以结束的了。

而且,当时日本还没投降,在英国的设想中,苏联在这种打击下,极有可能会和日本组成联盟,用日本来牵制其他支持英美行动的国家。

最后,这场军事行动又会演变为一场世界大战。

二战

庆幸的是,194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这也就意味着,丘吉尔拟定的这份计划没有实施。在冷战时期,这份资料被列为绝密档案直到1998年,苏联都已经解体七年了,英国政府才对外公布了出来。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看看,丘吉尔为什么会拟定这个“不可思议行动”?它的背后又有什么原因?

第一点,意识形态。丘吉尔对布尔什维克的政治纲领,没有一丝好感。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就曾说过,苏维埃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面目全非的幽灵。

甚至早在1917年年底,苏俄才成立一个多月的时候,英国人就带头组织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不仅侵占了当时苏俄的巴库、南高加索、西伯利亚等地区,还援助了苏俄的敌人白军大量的武器装备。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之后,在苏联的鼓舞之下,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越来越多,比如说是,意大利,1943年底的时候,意大利的共产党还只有五千多人,等到两年后,意大利共产党的人数就达到了170万人。还有法国,二战时期,法国共产党在解放法国的行动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在苏联的支持下,东欧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

基于这样的原因,丘吉尔会提防苏联,不信任斯大林也是不难理解的。

第二点,英国和苏联的争端与冲突

斯大林

很早之前,苏联还没有成立以前,英国就和俄国在中亚、地中海地区有着冲突和争端,十九世纪的时候,英国和俄国还爆发过战争。

或许,从这方面来看,英国和俄国的恩怨,甚至可能比英国和德国之间的恩怨还要大,毕竟,为了对付苏联,英国连纳粹德国都没有那么介意了。甚至于,如果不是希特勒太过分,到了英国接受不了的程度,他们还不愿意和德国撕破脸。

法西斯德国

如今,战争已经就快要结束了。法西斯德国带来的威胁即将消失,这时候,苏联带给英国的威胁就凸显了出来。

1944年的时候,丘吉尔还和斯大林达成了一个划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的协定,其中规定了双方应互不越过自己的势力范围。

比如,苏联要督促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等国的共产党武装力量,主动放下武器,受英国扶持的希腊流亡政府的领导。与此同时,英国也要尊重苏联的地位。

左丘吉尔,右斯大林

但是,这只是关于巴尔干半岛的协定,而且,协定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本不能让丘吉尔放下心来。在丘吉尔看来,无论是苏联,还是斯大林,都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存在。

第三点,战后利益的划分。

雅尔塔会议,一次关于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首脑会议,主要人员为美苏英当时的首脑。

雅尔塔会议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雅尔塔协定》中,关于中国的条款,是那些大国背着中国人民做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

说回英国,在英国人眼中,这次会议达成的共识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二战后,英国得到的利益远远不如一战时期英国得到的利益。这也不难理解,一战时期,英国是老牌殖民国家,还是日不落帝国,二战后,苏联异军突起,英国不管怎么说,衰落了也是事实,甚至开始不得不依靠美国。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利益是基于实力的划分,所以丘吉尔没有任何办法,但要是这样宣布,他根本无法向英国民众交代,要想提高地位,他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削弱美苏的实力。

但由于美英之间长期以来的合作,英国已经对美国有了极大的依赖,这也不是轻易就能摆脱的,既然不能削弱美国,那就只能联合美国去削弱苏联了。

毕竟相较于苏联来说,虽然英国和美国当年也发生过战争,但总的来说,那毕竟也就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对当时英国的伤害也不是非常大。显然,苏联给英国的威胁要大得多。

美国独立战争

另外就是,英国民众将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的原因归咎到了丘吉尔的身上,当然,我们也知道,这和丘吉尔的原因不大,换了另外一个人,可能还不如丘吉尔,但人们不管这些,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

可能,丘吉尔感觉到了英国国内,这种情绪的出现,他也迫切需要找一个替罪羊出来,之前也说过了,将矛头指向美国肯定是不行,所以就只有苏联可供选择了。结合来看,只有削弱苏联,才符合英国和丘吉尔的诉求。

上世纪的苏联

第四点,为了维护英国的殖民地利益。

简单来说,因为苏联的存在,殖民地的独立浪潮越闹越凶,英国已经快控制不住了。

但殖民地要是独立了的话,英国怎么办?

英国此前的经济体系基本都是依靠着它的殖民体系,战争时,英国受到的损失很大,战后,英国想要经济迅速复苏,就只能依靠从殖民地剥削和吸血。

英国殖民者

以前的话,虽然也有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却不成规模,不成气候。现在有了苏联,甚至于苏联什么都不做,只要它还在,就是一种象征,让殖民地受压迫的人们备受鼓舞。

这样一来,英国和苏联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大。英国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苏联就是拦路虎的存在。当然,某种程度上,美国也是拦路虎,一会我们再说这件事。

总之,在以上四点原因之下,丘吉尔,乃至于一部分英国政客和将领支持进攻苏联的计划,也就不难理解了。

殖民地独立

当然,这个计划有没有实施我们之前也说过了。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份计划被束之高阁的原因

首先,美国的反对

这份“不可思议行动”的计划,是要英美两国一起出兵,这下,问题就来了,美国不愿意出兵,对这份计划也毫无兴趣。

美国独立

世界大战好不容易就要结束了,美国也实在没有精力,紧接着就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再说了,美国已经得到了它想得到的东西。

随着第二次大战的进行,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本土没有遭受过破坏的大国,还占据着世界工厂的经济优势。当时的美国不仅技术领先,工业体系完善,而且还靠着二战,发了不小的战争财,积累下来的财富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二战后的美国

再说了,和苏联这种大国开战,就不是那么一次两次军事冲突就可以结束了的,其中耗费的财富与资源更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实在是看不到有和苏联开战的必要。

另外,当时虽然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但是英国毕竟也是老牌殖民帝国,影响力也不小,美国已经定了他们未来的着重点,就是欧洲,显然,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就有些碍眼了。美国在另一种程度上,不仅不会帮助英国,甚至还会想尽办法,削弱英国的实力。就像是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不仅是苏联愿意看到的,甚至还是美国愿意看到的。也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为什么在某一种程度上,美国也是拦路虎的存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

总之,美国不愿意。因为这份计划中,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失去了美国,英国就失去了倚仗,这份计划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即便是英国联合德国一起对苏联发动进攻。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份计划还没有正式实施,就泄密了。

1945年6月,正当英国还在为这份计划绞尽脑汁时,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知道了这份计划。

据资料显示,有极大的可能是苏联潜藏在英国的特工,剑桥五杰,得到消息,将英国的行动计划传回了莫斯科。

剑桥五杰

也因为如此,斯大林可以从容不迫地采取行动。

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苏联元帅朱可夫再次调集了集团军,来到前线,而且还加固了阵地防御工事,一幅就等着英国开战的姿态,基本上就是在光明正大地告诉英国,英国接下来有什么行动,苏联都知道了。

突袭都不一定打得赢,更何况苏联已经有了准备,就等着英国上门了。

朱可夫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个计划没有实施的最后一个原因,1945年7月的大选中,丘吉尔败给了工党的艾德礼,丢掉了首相的职务。

丘吉尔败选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英国利益受损,人们需要一个宣泄口。这里就不细说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英国不想要一个对苏联态度强硬的首相。多年的战争下来,人们无比地希望和平能够早日来到,并且一直持续下去。

艾德礼

当时的英国人不希望英国继续和苏联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不想再看到三战了,但是,丘吉尔的举动要让英国人失望了,显然,丘吉尔已经不符合英国民众的诉求了。

第三个原因,丘吉尔想依靠他在二战时的威望连任首相,却连英国民众最普通的诉求都看不到,没有说出任何实质性的政治纲领。

而当时参与大选的艾德礼却不一样,他提出了一系列现实的执政纲领,而且还愿意和苏联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符合英国民众的诉求。

艾德礼宣布赢得大选.

在丘吉尔担任首相时期,艾德礼就是英国的副首相,丘吉尔外出访问时,也是艾德礼负责执政,所以,他的执政经验也并不少。而且,相较于丘吉尔,艾德礼在内政方面做得更好,尤其是在照顾资本家方面。自然,艾德礼也就赢得了资本家的青睐。所以,艾德礼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丘吉尔在报纸上指责艾德礼会建立英国的盖世太保

总之,对于英国民众来说,二战胜利就是眼前的事情了,英国民众已经不想知道二战的事情了,他们想知道的是,二战后,英国民众会怎么样,比如关于医疗、教育等和他们生活贴合的生活保障和福利。但是,丘吉尔既无法满足英国民众的诉求,也没有进行经济改革,满足资本家的利益需求。于是,丘吉尔就只能黯然离开政治舞台了。

好了,我们来看,英国没有实施这份“不可思议行动”计划的最后一个原因

丘吉尔大选落败

其实,对比双方实力,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英国为什么没有实施这个计划。

很多英国政客和将领都心知肚明,如果英国和苏联开战,基本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像是英国政要艾伦·布鲁克就曾说过,“不可思议行动”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

而在英国军方将领看来,当年的希特勒几乎横扫欧洲,都败在了苏联的手上,现在的英国又有什么实力呢?

苏德战争

首先从双方实力上来看。

不谈海军,我们先来看陆军,据统计,就算美国参与进来,当时英美盟军在西欧部署的兵力也就80个步兵师、23个坦克师。而苏联呢?兵力是盟军的二倍还多

空军的话,盟军的飞机只有苏联的三分之二。

而从士兵的战斗力来看,苏联和德国四年的战争才刚刚结束,苏联红军是一支从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军队,战斗力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1945年苏联旗帜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的顶端

至于军心民心

一旦英国开战,自己就会变得非常尴尬。

因为,英国要是对苏联宣战,这和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背叛也几乎没什么区别,战争还没结束,就要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这在道义层面就是站不住脚的。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还有就是,当时的反法西斯同盟还在庆祝战争的胜利,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一战、二战给人们带来了大多的伤痛,他们真的不想要再进行一次三战了。这里面也包括了英国民众和英国士兵,没人愿意再次发起一次战争。

除非苏联对英国突然发起进攻,否则,英国上下根本就不愿意再次卷入战争。

但苏联会对英国突然发动战争吗?

庆祝二战胜利的士兵

答案是,不可能。

诚然,过去的俄国无时无刻不在扩张领土,苏联也对领土的扩张有着渴望,但斯大林却绝对不疯,要让斯大林像希特勒那样,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以说,斯大林很现实。他要去扩张领土,也是在权衡过利弊,并考虑了自己与对方的实力之后,才会采取行动的。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当年苏联时期的一份关于势力范围划分的报告。

斯大林

据资料显示,苏联划分出了,哪里是苏联的安全范围,哪里是中立区域,哪里又是英国的安全范围。

在苏联看来,无论是谁都不应该越界,双方都应该保持和平,互相尊重各自的势力范围。

照后来斯大林的做法,他也的确没有越界。

比如,希腊的共产党。

要知道,当初希腊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掌握在希腊共产党的手上。但是,在英美等国对反对派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援下,希腊共产党逐渐势弱。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严格按照规定,不参与进去,没有对希腊共产党伸之以援手,任由希腊共产党人被反对派一点点消灭。

说这些,其实也是想说,世界的确没有再爆发全球大战,尤其是因为原子弹等核武器的制约,美苏冷战了四十多年,也有冲突发生,却始终没有真正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

原子弹

只是,斯大林可能也想不到,他去世还不到四十年,苏联就不复存在了。

说回丘吉尔拟定的这份“不可思议计划”,艾德礼接任首相后,他就将这份对苏联的进攻计划束之高阁了。

随着二战结束,冷战的开始,西方阵营当时还研究过,如果苏联突然要向西欧发动进攻,他们要怎么办。后来,北约又制定了大量如何防范苏联的作战计划,丘吉尔当时制定的这个计划又得到了北约一些高层的重视,然后还成为了北约对华约作战的应急方案。

北约

当然了,后来也是没用上。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北约才仿佛松了一口气。

七年后,也就是1998年,英国政府将这份计划公诸于世,“不可思议行动”才重见天日。

苏联解体

好了,到这里,这期内容也就结束了。那么,大家对于这期内容,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踊跃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成长,如果喜欢的话,扇中历史也希望您能动动发财的小手给本期内容点个小小的赞,同时关注我以便观看更多更优质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丘吉尔   苏联   德国   斯大林   俄国   计划   希腊   英国   美国   不可思议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