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劲敌,中统掌门,面对蒋介石和陈立夫,看毛主席如何破局?

幽默风趣是一种交际能力,幽默风趣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是一种无形力量的象征。它能彰显一个人的见识与胸襟、气度与才华,更能展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恰当的时机、相应的场合,巧妙地擅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既能化解气氛的尴尬,活跃气氛,给对方以台阶下,增进双方的心理距离,更能对刻意为难之人以无懈可击的有力回击。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主动造访陈立夫。众所周知,陈立夫、陈果夫是反共势力的首席代表,他们所牵头成立的中统、军统,是全国性的特务组织,他们俩当之无愧是CC系的控制者。他们的作战对象主要是中共,把中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八年抗战期间,中共地下党员约2000人惨遭中统的迫害。八年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毛主席应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谈判。一天,毛主席主动登门造访陈立夫府上,陈立夫却避而不见。于是,毛主席又去了第二次,这次,陈立夫不好不见了。


落座后,主人上茶,毛主席品了一口茶,对陈立夫说:“前次造访尊府,我是不遇而返,今天先生若不在,我准备三顾茅庐了。”

听毛主席这么一说,陈立夫很尴尬地笑了笑,自己怎么能和诸葛孔明相提并论呢?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实在很抱歉,前次先生大驾屈尊寒舍,恰巧我不在。我是万万没想到,毛先生居然会光临舍下啊!”

听此一说,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怎么会万万想不到呢?”

陈立夫认真地说:“你们中共诸公,对我们CC派是恨之入骨髓的。”此言一出,大家都尴尬地笑了笑。

陈立夫的话,一方面似乎承认曾经对中共的迫害,一方面又解释了前次不想见毛主席的原因。瞬间,场面气氛似乎陷入了某种尴尬与紧张。

毛主席微微一笑,深情地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本是同胞兄弟,没有什么沟通不了的。”毛主席巧用鲁迅先生的诗,瞬间化解了尴尬的氛围,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也让陈立夫放下了心理防备。历经苦难、甚至仇恨,兄弟之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陈立夫被毛主席的气度所折服,他点点头说:“毛先生说得对,我们都是孔孟的传人。孔孟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国共合作的基础。”

毛主席很赞同陈立夫所说的话,他深情地说:“我与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一同北伐打倒军阀,第二次合作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这两次合作,陈先生都是起了重要作用。今天陈先生念念不忘‘铁肩担道义’,我深深地佩服。今天的道义,便是和平、民主和国家的昌盛。陈先生是蒋委员长的辅弼之臣,对他是有影响力的。”

毛主席的这番话,肯定了陈立夫传统的中国文化站位,肯定了在他在曾经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作用,感化了他。陈立夫说:“毛先生,讲心里话,我本来是不相信国共双方能冰炭同炉的,现在看来,只要双方都坦荡无私,便有希望。我懂得毛先生的良苦用心,兄弟手足之情,不能再诉诸武力了,我陈某人愿为和平尽一份力量。”

陈立夫都这样表态了,无疑为和谈的天平,增添了一份筹码。殊不知此时,蒋介石也径直朝陈立夫府上走来。

蒋介石怒火中烧,边走边想,“这毛泽东的统战,居然统到我宅院里来了?”之前,当他得知毛主席到了陈立夫处,于是决定前来搅局。

“刚才看见你的车,我不敢相信,毛先生居然会造访陈立夫。”蒋介石一进门,开门见山想给毛泽东难堪,同时,他也想警醒陈立夫,他指了指陈立夫继续对毛泽东说“他可是CC派的头子,是你们中共的头号敌人,死对头啊!”

毛主席微微一笑,说:“拿破仑不是有句名言吗?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毛主席的言外之意,即使是敌人,只要为了和平与民主,只要为了国家的昌盛,我们大家都可以冰释前嫌,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成为朋友。

毛主席轻松化解了蒋介石的挑拨,最后尴尬的,只能是蒋介石了!(造访陈立夫——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的语言魅力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中统   蒋介石   中共   国共合作   前次   府上   不敢当   劲敌   重庆   风趣   掌门   尴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