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师已杀入敌纵深12公里,118师还未渡过临津江,出了什么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1950年12月31日17点整,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开始打响

第39军116师一马当先,仅用了11分钟就在正面突破了临津江南朝鲜军的阵地,并向纵深发展。

第40军119师也不甘示弱,前锋356团也仅用了13分钟就在峨眉里一线突破了南朝鲜军的临津江滩头阵地,打开了向纵深发展的通道。

就在116师和119师进展神速的时候,40军118师的突破却很不顺利。

作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战告捷的一支精锐部队,118师一向以擅打硬仗、恶仗出名,还从来没有出现在大战中拖后腿的事情。

在40军中,有句顺口溜:“118打,119看,120围着团团看”。可这一次,在119师高歌猛进的时候,118师却在临津江遇到了“滑铁卢”,攻击受阻。

如果118师没有按照战前规定的时间,按时插到当面的南朝鲜军第6师侧后,将会严重影响战役的进程和歼敌数量。

118师师长邓岳不是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可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让118师突破不顺利呢?

李奇微来了

二次战役中,美第8 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因车祸丧生,美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在1950年的圣诞夜被派到了朝鲜战场。

1950年12月26日,李奇微来到朝鲜。不久,志愿军参谋就向彭德怀报告:李奇微今天到达朝鲜。

同时,参谋们还给彭德怀介绍了这位新上任的美第8 集团军司令官的作战原则:一旦实力允许,立即恢复进攻。

听完参谋对李奇微的介绍后,彭德怀不由得心里一惊。看来,李奇微来者不善啊!

二次战役,“联合国军”遭到惨败,仓皇撤退。

以当时的战场形势分析,“联合国军”迫切需要的是撤退,然后再选择一条能够防御的战线,以防备志愿军可能发起的进攻。

而就是在这不利的局势下,李奇微竟然提出进攻,究竟是他在狂言乱语还是真的会这么做呢?

李奇微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次战役究竟该不该打?

彭德怀很清楚志愿军此时的情况。

自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一次战役以来,两次战役虽然都打赢了,也歼灭了大量的“联合国军”,但志愿军自身伤亡也不小。

更让彭德怀忧虑的是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问题。

志愿军出国作战后,竟然连自己的后勤部都没有,一切后勤都由东北来负责。

东北后勤部一共往朝鲜派了10几名后勤干部,这10几名后勤干部又分成了若干小组,成立了若干后勤分部,在人数上远远满足不了前线的需要。

当时,“联合国军”的后勤补给是13个人为一名士兵服务,而志愿军是一名后勤人员为几百名战士服务。

如果战线在鸭绿江一线还好说,由于距离国内比较近,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还不是大问题。即使遇到困难,志愿军还可以采用在国内的办法,花钱向朝鲜民众购买或者暂借。

可随着战线不断地东移,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就出现大问题了。

由于“联合国军”对朝鲜北部得狂轰滥炸,道路根本无法通行,造成运力大为下降,志愿军粮食短缺,只得向朝鲜民众购买。

可惨烈的战争已经使得朝鲜北部出现了大量的跨度在百里以上的“无人区”,根本就看不见人,到哪里去购买粮食?

况且,越往东行,这种现象越严重。当地的民众要么跟着李承晚跑了,要么受到一些反宣传,对志愿军抱有敌意,不肯卖粮。

即使志愿军购买到一部分,也远远满足不了几十万大军的消耗。

志愿军的作战行动基本上靠步行。每当击溃“联合国军”的时候,还需要长途奔袭抓住敌人,这对严重缺乏粮食的志愿军的体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联合国军”空军为了掩护战败的部队逃跑,又对公路进行了全覆盖式的轰炸。志愿军战士为了躲避飞机,只能在山里行军。

朝鲜北部山高林密,道路险峻,在防御作战时,这是个有利条件;可在进攻作战时,对战士们的体力又是个严峻的考验。

二次战役后,志愿军在西线的六个军已经非常疲劳了,东线的第9兵团困难更大。兼之粮弹得不到及时补充,从国内抽调的老兵也未能赶到朝鲜战场,志愿军战斗力开始下降。

二次战役后期,“联合国军”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其有生力量保留下来的很多。只要调整好战术,还是具有一战之力的。

况且,在“三八线”以南地区,“联合国军”早就修建了既设阵地,他们之所以要快速脱离与志愿军的接触,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依托阵地进行抵抗,然后再补充兵力,准备卷土重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志愿军贸然进攻,会有诸多不利。

为此,彭德怀决定,在二次战役结束后,部队进行休整,补充粮弹和兵员,以备再战。

而就在此时,发生了“十三国提案”事件。

二次战役前期的失利,让“联合国军”主要参战国心态开始失衡。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联合国军”会被志愿军击败。恼羞成怒的杜鲁门开始威胁使用“蘑菇弹”。

杜鲁门的威胁吓坏了一些亚非国家。他们基于自身的考虑,就在联合国大会上搞了一个“十三国提案”,核心内容是“提倡和平”。

和平,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这份“十三国提案”却不是一份真正的和平提案。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份提案中,提出了一个“先停火后谈判”的论调。即只要志愿军停止进攻,宣布志愿军不越过三八线,就可以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和道义上的支持。

也可能这些提案的国家的动机是善良的,但这个提案却在客观上给了“联合国军”喘息的机会,自然不会被中国接受。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当年,在抗战胜利后,马歇尔就明面上打着“调停”和“停火”的幌子,暗地里却派飞机和军舰帮蒋氏运送部队到内战前线。

如今,他们还要故技重施,我们岂会再次上当?

就此,总理连提四个尖锐的问题予以还击:

为什么十三国不反对美国对朝鲜、中国的侵略?

为什么十三国不宣布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部队?

为什么十三国中还有一个菲律宾?(菲律宾是“联合国军”的一员)

为什么美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十三国不讲话?

面对总理的尖锐还击,十三国代表无言以对。

至于志愿军是否越过“三八线”,总理的回答令人振聋发聩:

“美军既已越过了“三八线”,因此“三八线”已被麦克阿瑟破坏而不复存在。”

总理的表态非常明确,志愿军一定要越过“三八线”,哪怕是仅越过去一步,也要越过去。

抗美援朝战争打到此时,早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仗了,而是一个政/治仗了。

第三次战役由此爆发。

临津江突击战

要想越过“三八线”,拦在志愿军面前的是“联合国军”的临津江防线。只要越过了临津江防线,距离南朝鲜首都汉城仅有75公里了。

经过反复斟酌,彭德怀拿出了第三次战役的作战部署:

志愿军6个军和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分为左右两翼,先粉碎“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上的防御阵地,歼灭部署在临津江以及北汉江地区的南朝鲜军四个师,然后再相机占领汉城。

为了保证此次攻击胜利,紧急从国内抽调而来的8万老兵在开战前已经充实到各军。6个炮兵团也紧急向前线运动,为突击部队提供火力保障。

40军被部署在右翼,负责由峨眉里至高滩地段突破临津江、汉滩川,然后配合38军和39军歼灭南朝鲜军第6师。

可就在即将发起攻击前夕,118师师长邓岳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配署118师作战的炮兵团在往前线运动时,不慎暴露了目标,遭到了“联合国军”空军地袭击,损失巨大,仅有一个连的炮兵赶到前线。

图片来自网络

邓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118师需要付出更大的伤亡才能突破临津江防线。

可事已至此,临时请求志愿军总部再抽调炮兵来支援也不现实。邓岳只得通知一梯队的352团和354团:

“别指望炮兵了,要靠自己的努力发起进攻。”

1950年12月31日17点整,志愿军炮兵发起了20分钟的火力急袭。

20分钟后,火力急袭结束。志愿军各部发起进攻。

缺少炮兵火力开路的118师只得依靠手中的步兵装备与“联合国军”在临津江防线进行艰苦战斗。

354团还好,负责突击的江面已经被冻实,部队在越过江面的过程中伤亡不大。

而352团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在渡江的时候才发现,原定渡江的江面并没有被完全封冻,战士们只能在冰水中徒涉过江。

冰冷的江让战士们举步维艰,在江对岸敌军的远程炮火的火力打击下损失不小。

幸好是冬季枯水期,临津江水深在1米左右。不然,118师的损失将会更大。

352团好不容易冲到江南岸,却又遇到了一个意外。

原来,352团突击正面的南朝鲜军步兵阵地竟然是个假阵地,而且还是一个雷场。

志愿军其他各部突击时,由于有炮兵开路,敌军布置的雷场已经遭到破坏。可118师没有炮兵火力支持,只能派步兵蹚雷,因此伤亡巨大,进攻受阻。

幸亏352团警卫连从侧翼攻进了敌军的战壕,连续炸毁了3个碉堡,减轻了352团遭到敌军侧射火力的压力,才使得352团在临津江南岸站稳了脚跟,并掩护主力突破了临津江防线。

可战机稍纵即逝,在118师突破临津江防线的时候,119师已经向敌军纵深突破了12公里,插到了南朝鲜第6师的侧后。

由于118师没有及时突破临津江防线和南朝鲜第6师逃跑得太快,没有实现围歼敌人的目的。

此役,118师在出击时,连续遇到了3个意外。

先是配署炮兵被“联合国军”空军发现,遭到重创;接着,352团突进正面的江面并没有封冻,部队在徒涉过江时遭到敌军远程炮火打击,损失不小;后是过江后又遇到了假阵地和雷场,在通过雷场和敌人侧射火力的打击下损失很大。

但一个局部的战斗并没有改变第三次战役的结局。

1950年1月3日,“联合国军”被迫撤离汉城。1月4日,第39、第50军及人民军1军团各一部进占汉城。

1950年1月8日,“联合国军”撤至北纬37°线附近。

“联合国军”之所以一触即溃,有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驻守在一线阵地的南朝鲜军战斗力太差,遭遇攻击一触即溃,让驻守在二线阵地的“联合国军”根本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其二、李奇微之所以让南朝鲜军驻守在一线,“联合国军”驻守在二线阵地,其实早就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其三、“联合国军”的后撤是有计划进行的,李奇微的企图是,诱使志愿军和人民军深入后实施反击。

因此,彭德怀果断决定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遂告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南朝鲜   江防   朝鲜   志愿军   国军   炮兵   纵深   火力   阵地   后勤   战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