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公下令裁军百万,许多部队高层不服,邓公直接用七字回复

中国能有今天如此强大的实力,离不开邓公30年前一个伟大的决策。

随着邓公一锤定音下的百万裁军,中国交付的答卷不仅震惊了世界,也让许多部队司令产生了不解,那么 世界各国都在忙着招兵买马之际,而我国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得知我国要裁军一百万人时,外国媒体纷纷认为这简直是白日做梦,不过是中国的夸大其词 空喊口号罢了,但谁能想到 邓公的决心是如此的坚定,面对来自将帅们的疑惑,邓公直接用七个字做出了回复,那么邓小平为何要提出百万裁军计划呢?

“百万裁军”不得不为。

30多年前邓公在谋划百万裁军时,他内心的复杂心情和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却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位老人对人民对祖国,充满了深情的赤子之心,裁军不是儿戏,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起不满甚至混乱,这一点邓公比谁都要清楚,但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局面,却让邓公不得不这样做。

自建国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都是世界上拥有军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最高的时候,甚至都突破了600万大关,庞大的军队人口,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军费开支,最高的时候,甚至占到了国家总支出的百分之15以上。

以当时和平的国际环境来看,这是相当不合理的数据,再加上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高额的部队支出,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而且臃肿的部队,也会导致协调效率降低,所以对军队的精简整编尤为重要,用邓公的话来说那就是势在必行。

其实我们的邓公,早在1975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军队精简化,而且这个建议当时也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同意,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国内因素,军队精简化的实施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虽然曾经事实了四次裁军计划,但是一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直到1985年,邓公下定最后的决心,不管有再大的阻力,军队囊肿的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

决定裁军后,邓公立即就针对具体裁军的数额,与中央高层展开了会议讨论,有的长官建议裁军50万,有的却说20万比较合理,但是邓公却说出了一个,在场所有人都不敢想的数字,当邓公提出裁军的人数时,在场的军队高层纷纷震惊不已,因为裁军的人数,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之外,虽然之前坊间有流出过裁军的消息,但是任谁都没有想到 ,邓公直接将裁军的人数划定到了100万,而不是坊间流传的50万。

本来裁军一事就颇为敏感,这一下居然要裁军100万,且不说这在事实过程中难度有多大,如果真裁下来,如果庞大的人群又要如何安排?

邓公意在“现代化”高效的科技部对

而且按照当时的解放军体量,相当于直接撤销了四分之一的有生力量,对内对外产生的影响都不可估量。对于军队高层的反应,我们的邓公早有预料,面对众人的不解,邓公直接用七个字做出了坚定的回复。

1985年11月1日,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邓公做出了一份长达90分钟的报告,在此次报告中,邓公最终定下了裁军100万的决议,而参与座谈会的各高级将领,也都深刻的体会到了邓公的良苦用心。

邓公语气心肠地说道:“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危机,一个真正的危机,虽然我们曾经有过四次裁军,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我知道裁军是个苦差事,那这个罪人的事 就让我来做吧”。

这次会议结束后,军队上下立即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行动,这次涉及百万人的大裁军,对于那些走过了近60年,满载着光荣和使命的庞大军队而言,无疑是一场艰难又痛苦的革命,但是邓公又何尝不知此中苦,可是当时的新中国如果不涅槃重生,就像邓公而言这是一次真正的危机。

直到现在 我还依稀记得,邓公在南巡讲话时说道,中国必须搞改革开放 发展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 增强国力。

当初节省军费发展经济,是实施百万裁军的一项重要原因,而经过漫长的裁军过程后,中国经济果然迎来的新的天地,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邓公曾经做出的百万裁军政策不可或缺。

而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百万裁军政策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家也许会有些许的好奇,裁军是减法,减去了解放军的人数,不应该是减少了国防力量吗,怎么就对国防建设有好处了呢?

其实这也正是邓公的高明之处,作为曾指挥过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军事专家,邓公甚至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是一个庞大且臃肿的部队,绝不是所邓公希望看到的,他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建设成一只,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这样才能更加有力的保证国家的安全。

1981年的802华北大演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最高,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的一次实兵演习,可是对于邓公来说,总体程度仍然不容乐观,而接下来英国发起的马岛战争,更是给我国来了一个狠狠的震撼。

马岛战争是自美苏冷战以来,发生的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且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高技术水平的对抗,而且还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战争的全新模式。

就连1982年向中国访华的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与邓公谈判的时候,都带着一股属于胜利者的姿态,不过经历了数次战争洗礼的邓公,可不会因为你三言两语就此妥协,香港如期回归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我国最不能触碰的底线所在。

不过时刻关注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邓公,也开始思考起了中国军队的未来,三年后邓公交付的答卷,一举震惊了世界各国,不过也有很多人产生了质疑,那么百万裁军又是如何实施的呢?裁下来的军人又是如何安置的?

“百万裁军”过程

当百万裁军战略开始实施,党中央经过慎重地考虑过后,邓公直接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副总参谋长何正文,其实这样得罪人的活,给谁干谁都难受,可是何正文却并没有抱怨,而是根据党中央高层的规划,邓公给出的指示,开始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

不过由于此次行动涉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 说是困难重重也不为过,但是咱们的邓公,对于任何可能遇到的阻力其实早有准备,然后邓公就对何正文说了这样一句话,“头头不通换头头”。

邓公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如果连部队的领导,头脑都不够清晰 清醒,那么就直接把这个领导的头头调走,这样一切不就顺利地都解决了。听了邓公的这七个字,何正文再也没有任何顾忌,按照党中央的思路和建议立即执行了起来。

而且何正文对于这七个字,心理也十分的清楚,那就是邓公对于裁军的决心,无论如何都是没办法动摇的,于是他就带着这七个字,夜以继日地奔走了下去,不论对方说着多么尖刻的语言,多么冷漠的态度,他都积极耐心地去做工作。

从1985年开始,按照先机关后部队,先院校后保障单位的顺序,人民解放军自上而下的,开始了百万大裁军计划,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总部机关的人员编制,精简到了一半左右,而中国11个大军区,也精简合并成了七个,全军减掉军级以上的单位31个,撤销团级单位更是又4054个。

对于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可以说是中国军民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点,它是一次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新时代精兵道路,举世瞩目,意义深远,不仅开启了现代化革新之路,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直到1987年年底,裁军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不过,被裁掉的军人并没有被置之不顾,在各地政府的积极运作下,大量的军人转岗培训机构拔地而起,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为国家发展上提供了不少的精英人才,那么裁军百万剩下来的钱干嘛了呢?

没错,就是放到了研究高科技,发展新兴作战力量上面去了,我们就拿现代化战争而言,电子对抗就是极其重要的一支作战力量,不仅能有效的保护我方通讯设备,指挥作战能力,还能打击、削弱敌方侦查能力和电子设备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军能成功破坏敌方的指挥和雷达系统,那么敌方的飞机导弹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无法瞄准我方军队,而我方的飞机、导弹等,可以在敌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对地方作战目标进行精准的打击。

多亏了邓公的先见之明,提前让我国步入了高科技作战能力,现在的中国不管是从经济军事还是外交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弱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如有他国来犯,我国一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中国的所有导弹都可随时发射,并且机动发射车也会开到预定位置随时待命,只要上级命令到达,我国的4000多枚导弹,就能随时倾巢而出,给敌人直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中国现在的实力。

而如今我们能有如此强盛的国力,百万大裁军的决策功不可没,当然拥有14亿人民的我们,也愿意并且用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我们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中央军委   党中央   部队   作战   敌方   导弹   中国   军队   高层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